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已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如今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为此,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分析,简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国际经济视角,给出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产业内贸易理论还在突破发展中,尚未成熟。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给予介绍与评论,以促进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平 《时代经贸》2007,5(1X):65-6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界开始了一场悄悄的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二战以后,我们发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总贸易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简要介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它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启示和影响,在此基础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薛田 《经济论坛》2008,(6):65-66
一、新贸易理论的出现 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他们的贸易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各国之间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行业间贸易),但是战后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这些难以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以及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导致了人们对传统贸易的反思.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而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更接近于贸易现实。在产业内贸易视角下分析美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为如何解读电影产业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然后对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介绍,着重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启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了一场悄悄的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  相似文献   

8.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以及战略性贸易理论进行分析,对这些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阐述,指出不能偏重某一理论而忽视其他理论的适用性,要综合运用好这些理论,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际分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并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并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但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对贸易分工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评述,对于纠正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某些“误读”,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业已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贸易保护与政治利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一直存在着贸易保护与政治利益的复杂关系,无论从重商主义时期贸易保护的观点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还是今天发展中国家对幼稚工业的保护和发达国家对衰退产业的保护,无不体现了政治利益在贸易政策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自由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但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制定贸易政策的底线,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自由贸易并存.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逐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要方式的今天,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正呈现下降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方式占据主导地位,阻碍中美产业内贸易向高层次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政府、企业等各个层面尽快来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根源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的见解认为,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应当由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新贸易理论来解释。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的回顾说明:第一,从纯理论来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之外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第二,经验研究显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结合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来看,探讨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的内在联系是产业内贸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俞珞 《经济论坛》2007,(11):51-52,58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的交易行为.由于对"产业"的界定会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理论研究中一般是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归属于同一个产业.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许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情况、国内产值的增长等等,都会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经济理论是解释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工具.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行业内贸易的趋势,贸易国在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比较差异越来越小,企业依托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加差异化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的解释力度进一步降低.本文将探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和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问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静 《经济师》2005,(3):34-35
文章通过追溯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提出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已不适合经济发展 ,应逐渐转向实行以竞争优势为指导的产业内贸易 ,来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并结合我国情况 ,就这种转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部门内贸易的日益发展引人注目。部门内贸易是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在当今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部门内贸易的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规划中国外贸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影响和作用于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和核心理论。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内贸易的深化以及技术创新对一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很多发展中国家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模式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贫困化增长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比较优势陷阱。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调整贸易政策,把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