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育谋  CFP 《中关村》2007,(1):62-6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型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4,(8):18-18
中关村管委会传来喜人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创新创业经济”成为北京中关村一张耀眼的名片。技术创业成果填补空白、创新创业生态日臻完善、创新型企业走向国际……这正是中关村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培育创业内生动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明星 《中关村》2013,(9):88-90
"如果我们这600多万学生有20%左右的人能够创业的话,就能带动就业量的增长,今后创新型国家的希望应该在这批人身上。"一直以来,创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之源,是民族富裕之根,是培育新兴产业之路,也是缓解就业困境的可能途径。要想经济活跃,就需要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创业者。而创业者的造就需要创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12,(2):95-95
近日,王炽昌在2011年新浪教育盛典中谈到,我到教育部工作20年,大学生就业不断出现变化,变化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在变。现在的情况是,企业感到招人比较难,但大学生感到找工作比较难。实际上是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现在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现在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要提高各自的就业的能力职业的能力,这个是很主要的。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现在客观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6,(5):34-34
我们每年GDP平均增长94%。这在全球来说是没有的。不仅是这样,而且我们培养了新一代的人才。今天是风云榜,这里老、中、青三代都有,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我们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几大特点。第一,在建设时期什么是重点呢?是科技创新。第二,我们选的人才都是开放式人才,我们要跟国际接轨。第三,我们要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我们就必须有创新型人才;我们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做创新,使国家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因此我们收到这个奖也是应该的。我们不仅在经济上获得很多增长,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媒体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挖掘人才、鼓励人才,这是我们祖国兴旺发达的一个表现。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业绩。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11,(6):12-13
中关村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气势恢宏,目标明确,政策优厚。据悉有6项工程是建设人才特区的重点。一是拔尖领军人才工程。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国内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聚集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二是自主创新平台搭建工程。  相似文献   

7.
程桔华 《中关村》2008,(1):20-29
论坛综述: 技术转移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具体落实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中关村技术转移战略.促进中关村的科技资源优势发展为市场竞争优势,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科院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共同协办,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2007首届技术转移发展论坛”于2007年11月30日上午9:00在北京稻香湖帚酒店牡丹宴会厅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8.
明星  陈一 《中关村》2015,(1):21-23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经过六年的发展,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家专业级别的海外引才机构。2014年一个冬日的午后,德胜国际中心B座6层,记者见到了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官员,袁方的性格,热情、爽朗、直率,又带着几分感性。作为全国首家省市级海外人才服务机构的领导者,他一直奉行一个理念:"首先与人才交朋友,对方才能信任你,你才能熟知对方的需求,才能提供适合的服务。"很多创业者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1,(2):72-72
2011年1月21日,《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等各类人才解决一定时期内的过渡住房问题,多渠道满足人才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11,(10):75-75
8月31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未来科技城建设等事项。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在北京建立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任务艰巨。北京市要主动和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对接,形成合力,努力破解在未来科技城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沙磊 《中关村》2010,(7):56-57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建设"中关村海归人才特区"战略,将在特定区域针对特殊群体制定特别的政策和措施,创造一个特殊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作为中国知识经济的制高点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以盛产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企业家著称,如陈春先、柳传志、段永基、王选、俞敏洪、李彦宏、邓中翰等,这是中关村精神薪火传递的火种。如何将这种中关村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栋梁人才,无疑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海元 《中关村》2009,(9):80-83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008年度引进人员名单揭晓,海淀创业园在园企业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洪流博士、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洪博士、清华科技园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4.
柳进军 《中关村》2014,(11):77-77
近年来,中关村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孵化器,呈现出与美国硅谷同步创新发展的态势。比如,硅谷有Y Combinator,中关村有创新工场;硅谷有I/O venture,中关村有车库、3W等创业咖啡;硅谷有Tech Crunch、Silicon Valley Insider,中关村有36氪等科技博客;硅谷有Angellist,中关村有天使汇、创客空间……类似于硅谷的主体多元化、服务要素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孵化早期化小型化新格局在中关村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7,(4):86-87
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4月4日,北京市政府、科技部、中科院在北京会议中心联合召开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大会,公布了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及试点企业名单。会议由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主持,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09,(2):71-71
在胡锦涛总书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三周年之际,由创新中国论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型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于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源泉。创新,堪称中国高校的集体软肋。体制的壁垒、人才的藩篱、资源的局限,让高校的创新各自为战,难以走出"围城",与世界一流渐行渐远。创新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两会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的代表委员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但高等教育并不天然就是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14,(9):18-18
“创新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一定要插上技术和金融的两只翅膀。”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如是说,道出了科技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科技型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发展到哪一阶段,都改变不了其创新创业的本质属性,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资金补给,让科技金融的力量撬动科技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9.
明星 《中关村》2011,(7):88-90
与邓中翰、李彦宏同列,谷宇当选为首届"腾飞奖"十大杰出人物,这是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创业成就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20.
明星 《中关村》2014,(8):55-57
5年付出,"海聚工程"已认定514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们在京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已达161家。海外学人中心也得到了海外人才的广泛好评。一直以来,北京市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拓展引才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北京创新创业,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