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才资源是黑龙江新工业化能否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黑龙江人才资源的质量不高,数量不多是其主要特点,通过政策和其他措施来提高和增加黑龙江人才资源是新工业化道路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走之路,是各类企业生产、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市化和现代化。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实施“融入长三角”等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突破制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六大”瓶颈。一、制约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1、瓶颈之一:人才资源匮乏。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需有高尚之人才,更需有高上能力之人才。人才…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分析广西信息化现状,提出广西要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必须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路子.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大财政金融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开发利用信息化人才资源,强化对信息化的领导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为全国输送机械、电力设备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初,在国家重点投资以及苏联等国的援助下,黑龙江机械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期间,黑龙江形成了以"三大动力"为骨干企业的机电、冶金、矿山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青年技能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是否重视青年的培养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命运与走向.  相似文献   

6.
搞好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开发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结合高校老干部工作在如何正确开发、管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高校和当地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其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也不再是只追求工业化而是追求新工业化。尽管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革了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北方经济》2007,(5):49-51
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阶段提出的新战略方针,是更好地实现工业化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解决我国资源替代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也为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但对不同省区,因各地区的工业基础条件和信息化程度不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不可能采取同样的发展模式,齐头并进。如何把握政策机遇.根据具体情况.研究探索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存在着人才过剩与短缺的矛盾。人才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人才流动是社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才资源流动的规律性,并采取合理人才流动的对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满足破解“三农”问题的需要,两者应和谐一致。农业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三农”问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和归宿。新型工业化要新在为“三农”问题服务上,即:新在资源节约上,少占农田,多招民工;新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及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2.0软件对黑龙江省1995-2003年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与措施如下: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东北地区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结构方面.从1993年到2002年黑龙江省工业结构的演变中可以发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有所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有所下降;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应制定适合省情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扶持重点产业;加强与扶持制造业的发展;加强与辽宁、吉林的合作,搞好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人力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人才环境进一步开发安徽省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稻生产主产区,在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显著。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调整水稻种植区域布局;合理利用小资源;稳定收购政策;强化科技创新;拓宽销售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人才环境进一步开发安徽省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贾磊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51-154
人力资本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根本驱动力。本文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并对福建省经济总体情况、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人力资本结构、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环境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这有利于加快转变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准确评价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优化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利用生态位模型,构建了城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了江苏省13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并对城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城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值和综合评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城市聚类现象非常明显。苏州与南京为第一类城市,生态位值和综合评价值最高,有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第二类城市显现出“势”因子较强的牵引作用,尤其是在教育科技方面优势明显;第三类城市在经济发展指数、交通运输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城市竞争力较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人性的准确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文化的转型正当时,人性也随之变迁,要依据文化转型特点科学把握现代人的人性质态特征,才能实施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章创新性设计了人性质态模式和人性质态测评量表,并基于对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西省随机调查获取的98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现代人人性诉求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且社会人、责任人、经济人的测评值两两差异显著,经济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测评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带为国家级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是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促进皖江城市带的迅速发展动力。通过与国内其它经济区相比,从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密度、结构、质量四个方面,分析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找出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扩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提高其创新能力、改善其人才发展环境而应该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