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理财》2012,(10):48-60
笔者从亲历者的角度,对产业投资实战中的问题提出"十二条军规"。  相似文献   

2.
《新理财》2009,(12):52-56
年终盘点,概末免俗。本期封面专题,邀请来自制造业,高科技及投资行业的CFO进行一个“年终总结”,希望这一CFO年度实战“备忘录”,能成为一份特殊而又有价值的“公司理财年报”。  相似文献   

3.
在百度上键入"财务总监培训"的几个关键字之后进行搜索,仅仅需要0.001秒的用时,就可以得到4.99万个搜索纪录,里面包括从北大、清华等全国顶尖学府开设的各类财务总监班到各种形形色色的财务总监认证,甚至国际认证的研修中心等等。如果考虑到全国1200万财务从业人员的总基数,我们可以说,眼下针对本土CFO持续充电的产业周期仅仅处于刚刚形成的导入期。根据经典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本土CFO持续充电产业目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导入期特征:由于本土CFO阶层本身还处于形成和崛起的初期,导致大多数针对本土CFO推出的持续充电的各类课程和研修计划普遍存在着前瞻性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质量不够稳定、实战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整个产业的规模偏小,参与竞争的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与起步时间接近但已经相对发展成熟的、同属专业技能培训的IT培训产业相差极大;客户需求不明确;尚未建立起全国性的品牌,市场推广方式陈旧,还处于"靠类系,拉人头"的低级阶段。当然,《首席财务官》杂志一直是从客户端,即本土CFO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本土CFO持续充电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拜访了十余家国内较万活跃的培训和认证机构之后,在本刊CFO研究院的专业支持下,《首席财务官》杂志独家报出不"本土CFO完整充电计划",其主旨在于帮助本土CFO梳理国内纷繁的各类CFO培训和认证机构的良莠,找出最适合现阶段本土CFO综合能力进阶的优化路径,为CFO在职场上不断攀登高峰时的加油和充电之需施以援手。  相似文献   

4.
转型大考     
《新理财》2008,(4)
2008年中国"两会",对中国企业和CFO、CEO意味着什么?《新理财》记者带着中国企业和CFO、CEO的需求,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代表和委员的房间,走进中国企业和CFO、CEO所关注的答案中。中国经济2008年正悄然转型: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型和质变为今后长时期内的"科学发展"模式;从第一阶段重点由"出口"拉动和第二阶段重点由"投资"拉动调整和质变为第三阶段重点由"消费"拉动,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8日,由《新理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CFO年会在宁夏召开。许多企业的CFO共聚一堂,讨论当前的热点话题。在为此次盛会庆贺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到,另一种"CFO",即政府理财官们的境遇。与企业CFO不同,财政人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失衡的世界。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理念,以"自由,开放,共享"为核心及特征,让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6.
CEO→CFO     
《新理财》2008,(Z1)
成为CEO,不少CFO可能都有这样的职业目标。但中间决不是一个英文字母的简单区别。首先要当一个优秀的CFO卫哲,从百安居(中国区)CFO荣升为CEO,现在又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CEO。他说,从CFO到CEO,首先要当一个优秀的CFO。"我这里提出一个好的CFO、一个优秀的CFO,在正常的工作基础上,要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袁国辉 《新理财》2011,(7):81-82
"做好了进医院,做不好进法院","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这类浅白却富有辩证色彩的语言道尽了职场中CFO的尴尬处境。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企业CEO与CFO的矛盾境地。  相似文献   

8.
《新理财》2012,(5):52-53
"这是新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一家在香港和国内两地上市的集团CFO说,"这其中大有文章可为"。他指的问题,就是指无形资产(IA)财务处理,看似"无形"的资产却给CFO们带来巨大"有形"的压力,上述CFO指出,为了解决集团  相似文献   

9.
转型基石     
《新理财》2011,(11):54-55
从CFO到CEO,还需改善CFO制度环境和职业规划定位的动力牵引。从CFO到CEO,CFO提升自身素质是重要的。每一个角色履行其职责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要求,角色职责决定角色能力,战略财务管理的职责要求CFO必须具有现代公司高管共性的、基本的能力和素质,还特别强调"专业技能"、"领导力"和"国际视野","通才"与"专才"并举。一  相似文献   

10.
《首席财务官》2012,(12):28+8
从"金装CFO"(从投资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转型的CFO)、"快餐式"CFO到"米卢式CFO"再到标准式CFO,在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催生之下,国内CFO们也面临着职场进化的十字路口,是向上走晋升CEO,还是不断接受新挑战继续CFO的航程,抑或在CFO利益圈中做甲方乙方的乾坤大挪移?《首席财务官》杂志选取了三个不同路径的CFO,来分享其职场进化路线和管理心得,为广大读者做一个以点  相似文献   

11.
于跃 《新理财》2013,(8):62-63
弱周期之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CFO实现价值创造和战略落地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如今对掌握企业的全局发展和大量数据的CFO而言,要想提高财务的战略观和领导力,既需要"位置"来"发言"、也需要"作为"来"发力",同时更需要"方法"来"实干",而这三者缺一不可。有"位"就在CFO们已逐步认识到要在企业战略落地和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之时,实际中,他们却更多的因  相似文献   

12.
从制造业CFO到"捕鱼达人",在PME这样一家每天都需要"深海长线"作业的龙头远洋捕捞企业里,于洋的财务长线经验也在日益精进。"于洋"这个名字对于一家捕捞企业的CFO而言真是再恰巧不过了。这个名字似乎真的暗示着某种命运契机。"加入现在的公司之前,我正心情低落地想放弃CFO职业。"平潭海洋企业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代码:PME)首席财务官于洋很感慨  相似文献   

13.
于跃 《新理财》2015,(1):87-89,86
你不要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你只有改变了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才能成功。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CFO陆玟妤是一个典型的马来西亚华人,她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种族多元化的环境里,形成了对不同环境很强的适应性。而这种特性也表现在了她日后的职业发展上,无论是早期在财务上的打磨,还是后期成为CFO,她都表现出如同"水"一样的韧性与灵活,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面对环境的改变,先改变自己。陆玟妤非常喜欢"水",主要原因在于她体内的本真。"上善若水"是她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这样一个恬淡的女子,在实际中也一直秉承着谦卑、与人无争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
"熊市理财"是一个值得CFO反思和讨论的问题。追求长期效益的专户理财或许可以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理财思路,尽管眼下正经历挫折,但仍拥有可预见的未来。2008年1月1日正式开闸的基金专户理财多少有点生不逢时的意味。"现在谈这个问题有点不合时宜,"某CFO坦言,"资本市场形势很糟糕,我绝不会考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或许还是实业投资适合如今的形势。另外,理财机  相似文献   

15.
01内蒙古企业精益财务转型案例一从定位、战略、执行到资本运作,在CFO出身的圣牧高科创始人姚同山,将诸多精益财务的基因注入到这家高速成长的"慢公司"里。在《首席财务官》杂志过去8年多的CFO访谈历程中,担任过10年蒙牛集团CFO的姚同山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采访对象。这位在当时的蒙牛内部被称为"泼冷水的老姚",总是以审慎的目光看待当时超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怯于拿起手术刀的医科学生到懂得"以人为本"的微软大中华区CFO,从马来西亚到北京,荣膺微软全球2008年度优秀CFO的李永良围绕着"Operation"一词演绎出一段精彩的职场人生。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08,(11)
9月27日,CFO们紧急围聚在由本刊主办的"2008中国CFO年会暨投资理财洽谈会"上,就"风险、机遇、发展"的主题闭门交流,共商特定时期的应对大计。  相似文献   

18.
贾雪菲 《新理财》2013,(6):64-65
在管理会计实战中,"四两拨千斤"的施展要诀,在于三方面的配合:找到支点、运用杠杆、集中意念。其中,"支点"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战略目标,寻找到企业所需财务助力的环节;"杠杆"即管理会计;"意念"则是一种坚持、专注的信仰和执着。"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的精髓,将其"移植"到财务管理领域,则可以理解为"运用简单可行的财务管理方法为企业谋求巨大的利润",这也可以作为检验企业CFO价值贡献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CFO驭变     
《新理财》2012,(6):44-45,10
从低调潜行到"首席忽悠",2012,看知名CFO如何演绎变"化"财道。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对公司理财而言,为企业创造价值,已成CFO共识,但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唯有拥有应对变化的快速反映能力,才能真正赢。任何武功,都有自己的不足,防守的再好,也有破解方法,只要意识、攻、守、应机变化等速度远远高于对方,势必游刃有余。公司理财也是如此,现实工作中面临的种种困惑不仅仅要求CFO"武功"高强,要想轻松驾驭变"化",必须具有快速化解困惑的能力,才能发挥"武功"的威力。  相似文献   

20.
孔洁珉 《首席财务官》2011,(11):44-48,10
在规模快速成长的同时,如何持续提升本土软件公司的盈利能力?"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管理价值",这就是中软CFO方军坚信的CFO价值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