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产品出口结构看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借鉴已有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贸易分散度指数,从产品出口结构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与欧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而以竞争性为辅;此外,中国与欧盟国家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多样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因此,中国与欧盟的这种贸易关系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出口结构看中国与欧盟家产品贸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已有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贸易分散度指数,从产品出口结构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与欧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而以竞争性为辅;此外,中国与欧盟国家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多样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因此,中国与欧盟的这种贸易关系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1999~2008年间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和在世界市场细分商品上的竞争性,结果表明:虽然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在逐渐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性仍然比较激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和德国在燃料、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成品三类商品上都是竞争程度上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总体以及细分商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已经趋于稳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开始上升,德国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和德国的贸易潜力是巨大的。文章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与德国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澳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也不强,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很难逆转。中国应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汤碧  陈佳 《亚太经济》2012,(5):65-69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并对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然后分别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NTR)和贸易互补性指数(RTA)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根据当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的情况,建议在CAFrA这个框架下给予一定的产业政策支持,在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对东盟市场农产品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使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与西亚的经贸合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基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文章依次测算了中国与西亚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西亚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西亚贸易的竞争性比较弱;两地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产业间贸易特征;中国优势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西亚则拥有能源资源优势,两地优势产品类目没有重叠,各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差距也较大,双方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可充分利用与西亚贸易的互补性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有利因素,加强两地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同为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两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竞争性强,中国竞争力较差;双边农产品贸易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兼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针对中美两国贸易特点,中国应在发展中美间农产品贸易中审慎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政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通过引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亚太各经济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发现发达经济体的比较优势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发展中经济体则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然后文章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亚太各经济体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发现除了各经济体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以外,各经济体出口与其他经济体进口的互补性总体都呈下降趋势。接着以中国为参考标准,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定其他亚太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结构竞争性,发现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北之间的出口竞争性较强,而与文莱、智利、中国香港、柬埔寨、新西兰和俄罗斯的出口竞争性较弱。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在参与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题为《全球的欧洲:在世界中的竞争》报告。该报告阐述了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来实现欧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欧盟确定把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一个战略平台。亚洲将是欧盟选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象的主要地区。欧盟的全球贸易新战略与美国小布什倡导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如出一辙。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在本质上偏离了WTO所倡导的非歧视原则,所以,欧盟与美国的做法将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消极影响。中国面对美国、欧盟甚至是日本展开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应该作出应有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2009,(8):65-66
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下降2.5%,创下自欧元区1999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主要因为投资受信贷紧缩影响持续大幅萎缩。所幸,由于通胀率走低,欧元区个人消费的下滑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而全球贸易开始呈现好转迹象也将让欧元区的出口形势得到改善。在7月8日揭幕的G8峰会上,八国集团领导人也表示,尽管出现令人振奋的迹象,但八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12.
欧洲央行在6月份的经济预测中下调了欧元区2009年和20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预期,央行官员预计,2009年欧元区实际GDP将较去年萎缩4.1-5.1%,2010年实际GDP则可能在下降1.0%至增长0.4%之间.骤降的需求、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难以协调的合作,都使欧盟的复苏之路极为漫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经济》2009,(7):71-72
欧洲央行在6月份的经济预测中下调了欧元区2009年和20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预期,央行官员预计,2009年欧元区实际GDP将较去年萎缩4.1-5.1%,2010年实际GDP则可能在下降1.0%至增长0.4%之间。骤降的需求、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难以协调的合作,都使欧盟的复苏之路极为漫长。  相似文献   

14.
The European Union has not defined its limits in geographical terms. Each enlargement has led and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of the European Union's per capita GDP.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transition countries went through a long and deep recession. However, they have reached a stage of positive growth and their tax levels are approaching the lower limit of the range of tax/GDP ratio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Differences exist in tax capacity and tax effort. In some countries, greater efforts are possible to improve tax revenues.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timing of tax administration reform may shed light on tax effort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effort and corruption. (JEL P27, H20) This research is supported in part by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SJSU) during the author's stay at SJSU as 2003-04 International Tax Policy Research Fellow.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a seminar at SJSU. The author gratefully acknowledges useful comments received from seminar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欧洲货币联盟基础不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货币联盟大厦的基石—《稳定与增长公约》,在2002年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几乎所有欧元区的国家都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德国、葡萄牙两国财政赤字超越3%的红线,法国和意大利也濒临红线。欧元区国家又宣布2004年达成财政平衡的目标已经不能实现,必须要推迟。本文通过对货币联盟运行一年来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欧元区国家财政扩张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的不对称冲击、货币联盟自身的缺陷及政治联合的滞后。如果不加快改革,货币联盟大厦则有倾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欧洲货币联盟设计中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洲货币联盟运作机制的设计缺陷:财政纪律松散、金融监管失当和欧洲央行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危机也为欧元区矫正缺陷提供了改革契机。强化财政纪律有两种思路,制定新的"财政条约"和采取"宪制安排";提高监管效率的改革理念是实施金融监管集中化;欧洲央行应将金融稳定作为主要目标,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文章对上述理念进行了评述,指出除此之外欧盟需要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封莉 《新财经》2008,(2):62-63
AEO是通关优惠待遇,它所考察的是整个货物供应链上的所有合作方。在未来的进出口贸易中,如果没有AEO资格,不仅可能增加通关的时间和花费,还可能会被你的贸易伙伴所抛开  相似文献   

20.
美欧同盟走向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欧同盟关系改变的背景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欧丧失了共同的安全战略,而且各自形成了不能相容的安全观念。“冷战式”的美欧同盟走向衰落。欧洲希望建立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新式美欧同盟,而美国将把欧洲降为美国全球安全网络中“灵活”同盟的一部分,而且可能被分割成许多块加入这个网络。美欧矛盾在冷战后正在发生质变,尽管美欧矛盾尚不是对抗性的,但美欧矛盾将是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伊拉克战争前后跨大西洋矛盾表明,美国试图通过分化欧洲内部关系的手段继续其对欧洲的控制,而欧洲要实现其多边世界主张,必须深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