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开展OFDI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文章从微观和宏观视角,以2005-2019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直接投资的178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小和营业收入越大越偏好以绿地投资模式进入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东道国制度质量越高且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企业以跨国并购模式对东道国资源型行业投资几率越大。东道国经济水平与OFDI模式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模式,政府要加强引导,建立OFDI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更好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在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检验该鼓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考察该鼓励政策对OFDI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其生产率效应后发现:(1)运用断点回归方法降低了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该政策对企业OFDI决策行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同时,考察政策是否带来OFDI企业生产率提升,为此,基于全样本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发现政策驱动型OFDI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低于非政策驱动型OFDI企业;(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技术寻求型OFDI,该政策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对于市场需求型OFDI,鼓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根据以上分析,可为新的产业导向目录的制定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据库以及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变权估计方法系统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即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会带来出口产品的升级。此外,本文依据OFDI的东道国与投资动机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类型OFDI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客观评估OFDI的"产品升级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出口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利用OFDI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2015年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外贸大省之一,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居全国地方排名第三位,而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推动本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成为江苏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OFDI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反过来可以推动OFDI发展,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更明显。因此,江苏省政府应高度重视省内企业的OFDI活动,继续加强"走出去"政策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OFDI的资金压力和提高企业境外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政府需指引企业OFDI的产业方向,使境外投资资金流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现代服务业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行业。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纷纷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走出国门对外投资以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因此,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现状的总结与分析,找出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并实事求是结合具体情况与国情来探讨解决方案,进行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有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把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作为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项艰难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需要我国各类企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我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股权结构和组织资源在OFDI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用2005—2016年"走出去"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OFDI的面板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系,检验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显著地负向调节股权集中度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倒"U"型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不同于以往宏观层面的研究,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基于微观视角,创新性地将公司治理、组织冗余问题纳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研究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国内企业逐渐在海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而国内的学者也将研究目光集中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上,意图探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本文将从OFDI逆向技术溢出机理、实证分析结果和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对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体系,开展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造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到更高层次。然而,实施"走出去"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走出去"的促进和鼓励政策措施,支持外经贸企业"走出去"。本文就外经贸企业"走出去"财税金融促进政策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逐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好大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对外直接投资首先面临的就是区位选择问题。因此,找出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回顾了近年来跨国公司理论的最新进展;然后,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定量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企业的OFDI并没有显著地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最后,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理论模型的预测,提出了旨在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海军 《财贸研究》2012,23(1):110-116
利用中国大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数据和两类政治风险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来自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OFDI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本土的政治风险对于OFDI也有实质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对OFDI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已有多年,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以后,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浙江省企业在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主动走出去,境外投资进一步发展。近两年浙江省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2年底,浙江省境外投资项目数已经达到1081个,总投资额为50259万美元。本文着重调查并研究了2001-2002两年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新情况以及境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浙江省企业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指数,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侧技术效率损失与消费侧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现象在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两个因素导致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比重、创新投入比重的提升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现象;而地方保护导致的市场分割、过度投资将恶化产能过剩现象。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将会弱化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因此治理产能过剩需要弱化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消除市场分割,加速建立中国统一的消费市场,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中国工业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和对外开放稳步发展的典型事实,考察不断增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要素错配。从减少过剩产能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效应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要素错配的机制,采用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并借助PSM-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错配,在替换要素错配衡量指标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投向高收入水平东道国以及贸易销售型、多样化型企业对外投资对要素错配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在当前国际市场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对中国如何借助对外开放政策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投资成为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从国内充足的储蓄及外汇储备、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拓宽外部市场提高盈利能力、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等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如何正确的对外投资,从政府提供金融支持、合理的区位选择、利用跨国并购和支持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使更多的企业通过个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壮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开放新阶段,浙江新型国际化进入战略提升期,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战略导向更加明确,以“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外需、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缓解省内产能过剩和资源短缺矛盾,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与单个企业“走出去”相比,集群式“走出去”更体现了政府的引导或参与,这也在逻辑上使得企业的选择和政府战略导向趋于一致,也使得通过集群式“走出去”来实现产能过剩行业转移、减少贸易摩擦、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有了现实意义.同时,基于中小企业居多,产业集聚发展的浙江特色,谋划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新方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浙江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在"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推动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果显著。比较而言,尽管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仍处于显著的主导地位,但其投资存量的年增长率已明显低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存量的增速在不断提高,而且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者数量已远远超过国有企业。近年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绩效存在着显著差异,民营企业的绩效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跻身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能否促进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分析发现:无论在行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均促进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即OFDI可能成为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较为显著,但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并不显著.基于此,在当前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下,如何推动企业有重点地“走出去”,与发达国家建立深入的技术战略联盟,进而促进国内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OFDI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和经济后果。文章利用国脉网提供的电子政务数据衡量政府的数字化水平,并使用该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OFDI。作用渠道检验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创新能力、改善政企关系影响企业OFDI。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存在企业、行业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真实促进企业OFDI,提高OFDI深度;经济后果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促进企业OFDI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生产率,提高企业所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文章为真实促进企业OFDI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