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贸易往来愈发密切,导致双方对彼此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2015年开始了全新一轮的加息政策.与此同时,人民币正处于汇率改革和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阶段,联邦基准利率的波动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中国外汇市场之上... 相似文献
4.
薛彦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03,(4):24-25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上有一种舆论,主张中国人民币应当升值,其中,美国舆论的态度格外积极。美方的主要根据是,在过去一段时间,美元对西方货币不断贬值,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自1994年以来就很少变化,而最近两年,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美国一些人由此推断: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和控制,刺激本国出口,这一 相似文献
5.
近期外汇市场伴随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猜测,出现日元价格变化扩大趋势,进而使美元和欧元汇率也有波折。同时国内外金融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掀高潮,尽管我国央行以及决策官员明确表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程与问题,但是市场炒作人民币的势头仍难以抑制。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的背景,似乎与美国官员近期对人民币问题的言论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修正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长期来看,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不是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汇率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是显著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显示,C_CPI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的力度为0.051和方向为正向。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改善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GARCH(1,1)-t模型,以人民币/美元汇率为样本,研究了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波动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和尖峰厚尾性,且比较容易受到过去波动和外界的冲击,表明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子区间的分析表明,随着人民币汇率管制的逐渐放宽和人民币国际化速度的加快,汇率波动所受的外界因素影响越来越多,波动幅度越来越大,但动态参数估计结果显示不能简单得出汇率管制放松和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使得汇率波动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32)
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就是经济,与经济有着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人民币是研究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研究人民币一定要从人民币汇率入手,人民币汇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不仅表现在汇率数字的变化上,更反映了我国相对于境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生产力水平与国内企业的财富创造能力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事实上已经形成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ARCH-t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四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序列波动特征及其相关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5个时期的改革,才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货币国际化程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等.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基础比较稳定,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将保持长期稳定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从短期看,尽管受国际因素干扰,有升值或贬值的压力,但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稳定,可能略有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当前国内若干热点变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点变动的中美利差水平、通货膨胀率差异水平以及外汇储备增长率与人民币升值幅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利差水平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程度较大,而短期内,外汇储备因素和人民币汇率自身变动的前期信息对其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国际贸易问题》2015,(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协同推进,国内经济在受到不同冲击时,产出和通胀的反应。研究发现,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对利率和汇率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外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有利于及时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而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和国外利率的负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不可兼得的情形。因此,为了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应当实时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灵活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问题》2015,(5)
本文在巴萨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分解,发现一价定律偏离因素是2012年以前实际汇率波动的主导诱因;而在进入2012年以后,相对价格波动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随后,本文采用TVP-VAR模型探究二者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间的时变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一价定律偏离与三者间的互动影响机制较为稳定;而相对价格波动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抑制效应在样本末期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可贸易品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导致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持续扩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次产业发展。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降低可贸易品生产者成本,盘活可贸易品存量,缩减国内外相对价格差异,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合理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黑龙江省贸易表现出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完全相符的发展状况,其表现是:人民币升值对黑龙江省出口贸易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进口贸易确实实现了高速增长。目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却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利用外资质量有待提高等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黑龙江省应通过强调进出口并重、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等措施,促进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贸易模式、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运用EGARCH模型求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量度,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并主要运用脉冲响应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主要是通过降低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来抑制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中国并不显著,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效果有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问题》2017,(2)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模型,将进入外汇市场的噪声交易者数量内生化,合理解释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形成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汇率波动既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波动正相关,也与进入外汇市场的噪声交易者数量正相关。在给定宏观经济基本面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取决于噪声交易者对人民币风险溢价的预期。当噪声交易者对人民币风险溢价的预期较高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有效抑制噪声交易者进入外汇市场,有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提升货币政策效果。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采用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的无抛补利率平价进行实证检验,间接测度了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噪声交易者数量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噪声交易者的数量较多,且随着2012年4月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噪声交易者的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较小。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研究基础之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