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整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显著,当地生产销售型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动资本品等的出口;总体看,2005-2009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和模型设置以及控制加工贸易等情形下,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为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宏观决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3.
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更好选择是当前颇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一个话题。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倾向评分匹配对该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解答,以期为中国企业走出价值洼地,进而实现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供微观经验指导。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确会使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生溢价,并且,该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延续性,在程度上具有渐进性,但这种提升作用很有可能仅是企业通过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管理模式等非技术性创新因素简单改进劳动生产效率而非以技术性创新因素实质提升资本生产效率以及深化资本的结果;不同嵌入路径下企业生产率的获得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先出口然后再以中间品进口进一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所获得的生产率收益最大;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单单局限于事后,亦同样存在于事前,这可能与其在嵌入之前所做的筹备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问题》2021,(2):80-95
本文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劳动力工资技能溢价(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之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总体来看,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技能溢价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较低时,企业提高价值链参与度将提升技能溢价;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较高时,则将缩小技能溢价。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引起的技能结构(技能劳动占比)与利润率变化呈倒U型;异质性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因企业所在区域和所有制类型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通过考察市场特征对技能溢价的调节作用,本文发现地区市场一体化会弱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效应,而最低工资制度则会强化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FDI流入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制度和制度因素中的政府效率方面,而对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的作用还少有涉及。本文利用省级地方官员(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数据,采用倍差法定量考察了省级地方官员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长(省委书记)交流会对FDI的区位选择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使辖区FDI流入量提高20%左右。这种官员交流效应在弱内生性以及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显著。本文研究将为中央完善官员交流机制、吸引FDI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进口角度重新审视国际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合并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占优理论和倍差匹配方法,就中国企业进口行为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以及"进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进口同时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进口中学"效应。(2)进口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差异是决定两种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3)无论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进口中学"效应,在资本品进口样本中体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为理解进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判断进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衡量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全球价值链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利用OECD-Ti VA提供的数据,系统描述了1995-2011年56个国家18个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重新考察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OLS、截面、面板和GMM的回归皆发现,相对于技术进步,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是显著影响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且参与度越高、参与位置越是处于下游,其工资差距越大。在控制了工资差距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价值链参与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子样本回归进一步揭示,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影响大于服务业;而价值链位置指数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负,对服务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8.
迮建军 《商业时代》2012,(32):54-55
大多数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厂商仍处在"微笑曲线"中低端位置,并且与链主的地位存在不对称性。链主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挤压低端嵌入厂商的利润空间,迫使其长期锁定在经济租的低端状态。本文从嵌入全球价值链竞争性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位势出发,分析他们的市场控制力状态。嵌入厂商在水平方向"面对面"的有效竞争和垂直方向带有纵向组织职能的垂直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强化被"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服装全球价值链中福绵企业只获得微薄的加工利润。福绵企业升级需要采取有保留的进攻战略、功能升级的升级方式,采用技术努力与从事非生产性环节活动两条升级路径。政府应着力打造有利升级的销售环境、创新环境与集群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进口角度重新审视国际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合并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占优理论和倍差匹配方法,就中国企业进口行为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以及"进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进口同时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进口中学"效应。(2)进口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差异是决定两种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3)无论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进口中学"效应,在资本品进口样本中体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为理解进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判断进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理论自产生以来,中外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大量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不多,尚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在综述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摆脱被俘获等问题的探索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衡量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全球价值链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利用OECD-Ti VA提供的数据,系统描述了1995-2011年56个国家18个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重新考察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OLS、截面、面板和GMM的回归皆发现,相对于技术进步,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是显著影响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且参与度越高、参与位置越是处于下游,其工资差距越大。在控制了工资差距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价值链参与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子样本回归进一步揭示,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影响大于服务业;而价值链位置指数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负,对服务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14.
区域贸易协定主要有GATS和NAFTA两大基本类型。虽然GATS类型的协定并没有减少,但是NAFTA类型的协定发展更快。这主要是因为负面清单"不列入即开放"的性质决定了NAFTA类型协定的自由化程度更高。区域贸易协定特别是NAFTA类型的协定,将议题延伸至与国内监管制度密切相关的"21世纪新议题",表明发达经济体关注的焦点已经由寻求市场开放转向协调监管制度,即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监管制度,以此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0-2007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倍差法考察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显著降低,并且出口依赖度越高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加成率的负面影响越大;从加成率分布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分散度,从而有益于优化资源配置。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汇率冲击背景下出口企业的价格加成策略提供一个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地区差距问题必须考虑价值链分工这一国际分工新格局。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层面的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中国目前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国内价值链并没有成功对接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地,不论是从行业来看、时间来看,还是从地区来看,随着切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上升,全球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都会上升;而国内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则会下降。利用大国优势和在位优势延长全球价值链在国内的环节,培育其与国内价值链之间的关联对接,构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可能为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分工基础。  相似文献   

18.
蔡婷婷 《中国市场》2011,(18):64-65
本文采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企业大样本数据,以大企业为控制组,中小企业为处理组,来考察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本文以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额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企业类型和企业属性为解释变量,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我们用地理位置来识别非正规金融差异,进而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估计非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吕越  吕云龙 《财贸经济》2016,(3):109-122
世界经济已全面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时代,探讨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整合的更细致的微观数据,基于双重稳健—倾向得分加权估计,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否会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研究发现:(1)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在价值链嵌入度较高和新嵌入全球价值链1~2年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2)外资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后获得更大幅度的生产率改善,而国有企业则面临突出的生产率下降问题;(3)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显著促进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效率改善,但这一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