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6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定中国企业生产的无汞碱性电池侵犯了劲量公司有效和可执行的709号专利。6月9日,中国电池协会组织各电池生产企业再次联合上诉,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初裁结果进行全面复审。10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劲量公司709号专利因不具备确定性而无效,从而终止了对中国电池的337调查。10月10日,美国劲量公司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申诉。2006年1月25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美国劲量公司败诉。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关于无汞碱锰电池专利侵权调查正式公布了最终裁定,认定原告劲量公司的美国5464709号专利,因不具备确定性而无效,从而终止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337”电池调查案的调查,变更了2004年6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布洛克行政法官的初裁。初裁中判定包括中国在内的电池生产商侵犯了原告劲量公司有效和可执行的5464709专利,并做出对包括中国和中国香港在内的企业的普遍排除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池行业是以出口为主的行业,该案的胜败将严重影响我国电池产品的出口和行业的发展。2008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对美国劲量控股有限公司(劲量公司)诉中国电池企业碱锰电池专利侵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裁定,劲量公司的“709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全部无效。这意味着持续5年之久的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联合应诉的美国“337电池调查案”,以我方彻底胜诉而结束!  相似文献   

4.
成磊 《大经贸》2008,(6):32-34
今年4月22日,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对美国劲量控股有限公司诉中国电池企业碱锰电池专利侵权一案做出了终审判决:维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裁定,劲量公司的“709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全部无效。  相似文献   

5.
美国劲量电池公司声称中国多家电池企业出口的无汞碱锰电池侵犯其"709专利",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337条款"调查。中国企业以其专利不具有确定性进行了抗辩。在上诉阶段,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维持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认为美国劲量公司的"709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因缺乏确定性而无效。该案是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的多项337调查案中中国企业胜诉的少数案例之一。本文在概述案情的基础上,归纳了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判案的思路,并就中国企业今后如何应对美国337条款诉讼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6.
案情介绍2003年4月28日,美国劲量控股和其下属的永备(EVEREADY)电池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中  相似文献   

7.
倪丽娟 《新商务》2003,(6):35-37
贸易壁垒 再起波澜 来自浙江省公平贸易局的消息:前不久,美国劲量公司和EVEREADY电池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申请,要求对侵犯其专利权的多家公司启动337调查。该调查涉及到浙江的38家电池生产企业,其中宁波17家。新一轮的贸易战硝烟又起,而这离刚刚结束的温州低压电器初胜美国337调查案才42天。  相似文献   

8.
智慧的较量     
《WTO经济导刊》2004,(12):8-8
10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宣布了对中国电池337调查案的终裁认定:原告美国劲量控股公司(简称美国劲量)拥有的专利属无效专利,包括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在内的中国7家电池企业不构成专利侵权--这意味着,中国此类电池今后进入美国市场将不会再遭遇专利侵权诉讼。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面临"337"调查案惟一终裁获胜的案件。本刊派出记者兵分六路采访了此案的"利害关系人"--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被诉企业、代理律师和相关专家,解析在这场智慧战役中险胜的内在缘由。在WTO大背景下,贸易摩擦将会是中国企业不得不迈的门槛.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何研究对手的杀伤力,都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大舞台上必练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9.
夏廷  陈茹 《大经贸》2003,(9):90-92
中国企业屡屡遭遇"337调查" 4月28日,美国劲量控股集团及其下属的EVEREADY电池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提交申请,指控中国内地、香港、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4家企业侵害其无汞碱性电池的知识产权.5月28日,ITC发表公告,对此事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10.
连续3年的车主投诉,为何迟迟没有解决?谁该为DSG事件担责?在应对DSG投诉的策略上,存在着大众总部、大众中国、合资公司的多重博弈和分歧。高昂头颅可以眺望远方,但也可能掉进沟里。3月14日,德国狼堡,大众汽车总部举行了一场庆功宴,庆祝全球营业利润和交付量双双创下新高,庆祝中国市场1/3的利润贡献率,以及高达40%的增幅。  相似文献   

11.
《环球供应链》2006,(3):134-134
随着国内零售商的规模不断壮大,供应商的系统不断成熟,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增多,三者对零售管理的需求正促使品类管理逐渐成为供求关系中的显学。宝洁之于洗发水、可口可乐之于碳酸饮料、箭牌之于口香糖、劲量之于电池,耳熟能详的全球品牌利用他们的专业及资源与零售商通力合作,在其所属品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5,(3):156-157
忙碌了一年的广告人们。在新年年关时,也可以轻松一把了。在中国这个传统的节日到来之时,很多公司都会以各种方式卸下员工这一年的辛劳。而在各广告公司的年会上.广告人把创意带上了秀场,平时用来“娱乐”客户的聪明劲,现在也好自娱一下了。  相似文献   

13.
案情要点2003年5月10日,陈某在重庆市劲隆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隆公司)担任海外市场部经理。当时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2003年9月,劲隆公司将陈某送往意大利培训,培训差旅费等共计3万元2007年2月18日,陈某因家庭原因书面提出辞职,于2007年2月18日正式应聘  相似文献   

14.
品牌新闻     
摩托罗拉:到底谁最牛? 8月1日,郑洲市消协通过新闻界宣布,他们一个月内受理了9起消费者对摩托罗拉产品的投诉,而摩托罗拉公司漠然视之,并以“公司规定为由”拒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以上投诉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应慎重选择购买摩托罗拉产品。这9起投诉中,V998系列占3起,分别出现不送话、自动关机、不开机现象;L2000型占2起,主要是信号接收不好、通信质量差、自动关机;M2688、MV2088、CD928各1起,也分别存在着通信噪音、电池  相似文献   

15.
一、案情 本案因江苏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于2011年7月向武进工商投诉,称该公司原大客户经理孙某、原办公室主任马某在公司任职期间投资设立了常州某机械公司(以下简称机械公司),从事与原公司相同的旋转接头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涉嫌侵犯其商业秘密而案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2004,(11):24-25
10月14日,北京,三元金安大酒店。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的电池行业会议在此举行。 趁着中午短暂的休会,我们走访了此次中国电池获胜美国337调查官司的企业代表之一--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武军杰先生。Foreign Trade:据本刊了解,早在2004年6月2日,USITC布洛克行政法官就判定包  相似文献   

17.
倪轶容 《浙商》2010,(18):42-43
孙妙川的办公室颇有些中西结合的味道:一幅道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为民置业”特别引人注目,而古色古香的琉璃、木雕装饰品也印证了孙妙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一叠楼盘设计方案中,孙妙川拿出了两张写满英文的效果图:“这是我儿子在英国办的房地产公司,这个是在伦敦的精品商务楼盘,他打算用五年的时间来打造。”  相似文献   

18.
《广告大观》2005,(11):127-128
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历经艰辛,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逐步走上了企业腾飞发展的道路,目前是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设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同时也是“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碱性电池生产企业。南孚电池巳连续十三年碱性电池产销量全国第一,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5%,而且远销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孚之所以能在十年间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归功于两大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一、案情 2010年8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工商局根据A公司投诉,对来宾市兴宾区某超市涉嫌销售仿冒A公司生产销售的7°听装“漓泉”牌啤酒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5,(11):185-186
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历经艰辛.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逐步走上了企业腾飞发展的道路.目前是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设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同时也是“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碱性电池生产企业。南孚电池已连续13年碱性电池产销量全国第一,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5%.而且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孚之所以能在10年间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归功于两大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