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财》1994,(5)
日常客套话二十六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勿送说“留步”,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等候客人用“恭候”,客人来到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韩雷关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有许多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通货膨胀无害”,“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发展经济”;有些人说: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通赏膨胀、物价上涨也没有关系;有人说:物价“零增长”不可能。现在我国物价...  相似文献   

3.
张振龙 《青海金融》2007,(B08):58-60
西汉武帝到新莽时期“钱形器”(暂时用此说),在后世屡有出土和在民间传世出现。对于其用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属压胜钱之说;有形制特殊的钱币说;有器物说;有佩饰说;亦有名为“觿”一类的工具说;有属一种货币计数工具和用于钱币数量点标志的一种器物说等等。笔者针对这一困惑,注重了实物和资料的搜集和考释,希图对“钱形器”的认识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十分重要:说“国计”,是因为中小企业牵扯到国家的财税收入,2009年苏州的私营企业创造的税收已经达到苏州总税收量的30%;说“民生”,是因为中小企业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收入,它不仅藏富于民,而且是生产关系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04,(7):18-18
《财经时报》此前载说,当前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大起大落,表面看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增长的两难困境”:在一定收入分配机制下,如果经济不增长,则低收入阶层现有的收入水平难保;如果让经济继续增长,则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好处”都会落到富裕阶层的手中。在这样的困境中,无论增  相似文献   

6.
跨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简单说,当前和今后一定历史时期,我们将面临“纵向”和“横向”两种重要机遇和挑战。“纵”的挑战是指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这一重大事件;“横”的方面是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所谓“纵”、“横”的划分是从大体上说的,其依据是: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我国适应“人世”后的形势也将是一个漫长的、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的渐进过程,因此,它带来的影响将是“纵向”深入的;而西部大  相似文献   

7.
试论产权     
“产权”一词是我国当今经济生活中极为流行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究竟什么是产权,中国的产权说与西方的产权说有什么异同,当今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产权的涵义及其理论,对于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想谈点粗浅看法,供参考。一、产权的经济实质从权能的角度讲“产权”,是一种动态的权利规范。“产权”与“经济”紧密相关,只要有了财产的“个体所有权”,也就是存在着“产权”的因素。一个牧民自养了一群羊,从法律上牧民拥有这群羊的财产所有权(即自物权);一个农夫拥有一块自耕自作的土地,从法律上农夫拥有这块地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由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的“2014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在北京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论坛上做主题演讲,他认为: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向好;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经济将在较为狭窄的经济区间里运行,以期通过速度放缓达到质量优化;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增长.必须深化改革。贾康说  相似文献   

9.
职德建设 “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町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日中的价值和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诚信就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了,而有了它更为广泛的内涵,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自省”、“自律”、“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市场竞争就是诚信的竞争”。诚信不仅是社会伦理学家的道德资源,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的经济资源和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无不把诚信作为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胡月晓 《证券导刊》2014,(18):18-19
年内中国经济“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格局未变,中国经济增长虽不能快速反弹,但也不会持续向下!首先,经济刺激强度被低估;其次,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的放缓作用被高估;第三,误将长期因素当作短期冲击;最后,“市场”出清替代“政府”出清导致市场偏悲观。  相似文献   

11.
宏观     
油“老虎”发威;油价为何“牛市”!;油价牵动全球经济脉博;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2.
政策信息     
《南方金融》2005,(12):71
央行:公布小额支付收费标准;央行:进一步扩大内地和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监管现场检查手册》;周小川:经济预测要反映经济灵活性;刘明康:“六项机制”防范银行“垒大户”风险;  相似文献   

13.
说“一”     
说“一”●沈玉春“一”是汉字里最奥妙的文字之一。它可大,大到万物之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可小,小到一丁一点,一丝一毫……“一”虽小,小中见大;“一”虽大,大中有小。牵一发而动全身,观一斑而见全豹。所以,对于“一”,要“谨...  相似文献   

14.
政经要闻     
地方党代会显示为民创富成新一轮发展亮点;东北三省发展明显提速;中纪委“精确瞄准”新腐败;“最信任中央权力”隐含的民众焦虑;中国经济高增长不会“突然放缓”;逾九成民众认为政府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不经意间,时光在指缝中又溜走了一年。回首逝去的一年,有人说,这是个“奇迹之年”,世界经济给予良多的是惊喜,全球经济增长5%左右,并出现多年罕见的共同繁荣势头;还有人说,2004是颇不宁静的一年,美元跌跌不休,油价节节攀升,金融风险此起彼伏,世界经济这座大厦就在波波震荡中微微颤动。  相似文献   

16.
观点荟萃     
中国经济今年“保八”没问题;中国有望率先走出经济泥潭;中国可进一步出台措施刺激经济;中国经济可能正在见底;全球化趋势倒退影响中国;全球经济可望在18个月内企稳;尚无迹象显示金融体系复苏。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09,(1):94-98
国务院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和“国九条”;深沪股市深幅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两次调整;监管部门规范“大小非”减持;证监会并出历史上最大行政处罚罚单;  相似文献   

18.
要刊文摘     
《武汉金融》2005,(3):F003-F003
温家宝:“中国将逐渐实行人民币弹性汇率机制”;周小川:“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破产法》应保护债权人利益;2005年经济增长多方案测算《2005年中国经济蓝皮书》;人民币升值不会打击出口《摩根大通》;  相似文献   

19.
“模糊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当事双方出于种种原因,无意或故意开出的不能准确说明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原始凭证。其特征是真假难辩,说是合法凭证叉缺少要素;说是假的,又有一定的真实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眼下,银行难搞、经营艰难,究竟难在哪里?仁见仁,智见智。有的说难在经营环境上,银行吃不消一些部门“旁敲侧击”式的“任务摊派”;有的说社会信用差,贷款“难放难收”;有的说难在银行自身,是经营的知识、水平、智慧、决断抑或情感投资等经营、管理素养跟不上形势……总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