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社会矛盾突现,新型犯罪形态不断出现,银行案件呈多发态势,内外勾结,授信诈骗、盗窃ATM库款、存款、结算等一线业务环节仍是案件风险的高发部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也是银行案件的主要风险隐患.本文从银行业机构发案的主要特点、案件防控的成因及难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加强基层银行业机构案件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银行业属高风险行业,从一定意义上说,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管理。银行风险案件表面上看主要反映为资金损失,更严重地是损害银行信誉,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支付结算和管理清算的中介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管理支付结算,保障支付结算活动的正常运行,银行会计结算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联系资金和经济的纽带,它按照经济往来合理组织,准确及时、安全办理结算事项,结算工作是银行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窗口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始终是银行经营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重点,当前,金融诈骗案件和金融部门工作人员内部做案时有发生,银行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笔者对近期发生在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诈骗案件分析后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案件是利用银行结算工具来达到目的的,因此,为使农业发展银行的会计结算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防范金融诈骗案件的发生,会计结算管理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金融系统通过加强会计结算基础工作,会计结算管理和执行纪律方面有了明显好转,结算纠纷和案件不断下降。但去年以来,一些行对会计结算管理工作有所放松,纪律松懈现象时有发生,大案要案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去年金融系统立案查处的经济案件中,诈骗案件占15%,涉及金额巨大,不仅给国家资财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损害了银行的信誉。诈骗、盗窃银行资金,是当前金融系统经济犯罪活动的一个新的动向和苗头。盗窃、诈骗银行资金案件发案的部位,会计结算部门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通过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件在我国各商业银行时有发生,且有增长趋势.这些案件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诈骗分子手法隐蔽,或与银行内部人员相互勾结等因素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内部管理薄弱,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对近几年审计发现的金融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初步发现,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金融诈骗的特征与对策黄造坤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对国家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已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综合分析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和作案方法,研究案件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以攫取银行资金为目标的盗窃、诈骗、抢劫案件屡屡发生,致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一些金融部门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教训极为惨痛.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金融案件,化解金融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是当前银行安全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自助设备的普及和推广,其自身的安全防范薄弱环节日趋显现,安全防范措施和手段与专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防范形势,农信社要冷静分析在自助银行建设和日常管理中的风险点,认真剖析国内银行业ATM区域的案发特点,以强化“物防”、“技防”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大案件防控力度、完善日常管理措施,切实消除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农信社ATM的案件防控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遏制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针对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电信诈骗犯罪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全链条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并进一步健全了责任制度。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施行将对银行收单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银行有必要加强研判,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为做好银行的案件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它不但有利于科学地理清银行案件防控工作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准确地探寻案防规律,增强对案件的防控能力。因此,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运用到银行案件防控工作当中去,使银行的案件防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银行经营工作的稳健运行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银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深入,利用高科技进行金融犯罪日趋严重,特别是银行卡业务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重视。近年来,有关银行卡诈骗的案件急剧上升,占金融案件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第一,银行卡交易系  相似文献   

12.
防范案件风险是商业银行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前货币政策从紧,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利用票据或内外勾结作案,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件不断出现,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严格执行制度,提高防控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是防范案件风险的主要途径。从银行内部管理看,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应重点抓好以机制、联动、人员履职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金融》2014,(9):41-43
信用风险是银行承担的最主要风险,信贷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着银行的经营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生存问题。当前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些年高增长下隐藏的企业信用风险正逐步暴露,对金融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加强企业信用风险防控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印章是一个单位合法性、权威性的标志,直接代表着其权力、凭信和责任.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高风险企业,由于其联系面广且多有资金业务往来,机构众多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普遍实行统一法人体制,因此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的使用频率和所蕴含的风险较之一般单位自然就大得多.如果制度严密,操作规范,会对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预防各种金融诈骗案件起到可靠的屏障作用;反之,如果制度不完善或疏于管理,则会对银行管理形成莫大的风险隐患.在最近一个时期发生的多起金融票据诈骗案件中,行政印章管理不严、乱用乱盖是造成案件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深入分析银行行政印章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行政印章管理的有效措施,笔者对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加强管理,防控风险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月,银监会针对银行业案件高发给银行带来的巨额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果断开展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几年来,银监会高压态势狠抓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实践中也发现基层部分银行业机构作为案件防控的责任主体,尚存在诸多误区亟待根治。  相似文献   

16.
近期银行基层网点大案要案频发,其主要原因是内控机制不健全,有章可循,违规操作,对高管人员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内部控制、稽核流于形式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抓好内控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案件防控能力。大多数金融违法案件暴露出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内部管理存在漏洞,这同时也是许多案件长期潜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的核心,银行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在监管当局“严控高压”的态势之下,我国银行业依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导致银行案件频发的原因则不得不令人深思。本文以“内蒙古中行非法集资案”为例,重点分析了该案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之策,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案件防控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资金短缺,通过正常渠道不能获得,于是就有人采取各种非法手段获取资金,导致各种金融案件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们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浅析如何提高银行业金融安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保卫部门应加强对技防工作的指导中国人民银行保卫处杨自亮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中,犯罪分子正把侵害目标对准了银行。1985年以来,盗窃银行库款、抢劫运钞车、营业网点、诈骗资金的各类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资财、银行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扰乱了金融...  相似文献   

20.
卜祥瑞  于春露 《银行家》2011,(11):114-117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金融机构对单位定期存款实行账户管理,"存款证实书"作为一种银行的业务凭证,对规范、明晰金融机构与存款单位存取款业务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存款证实书"又不同于一般银行业务凭证,作为特殊业务凭证,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觊觎银行资金和盗用银行信用的重要工具,齐鲁银行巨额金融票证诈骗案件再次为银行业敲起"存款证实"的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