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乡村财务大检查开始了。 乡检查组到李村查帐,村民反映会计老李有经济问题。经查证核实发现有笔400元的销贷款未入帐,但老李认为自己是清白的,并且态度十分强硬。于是,县里检查组进村,经过走访村民,到有关往来单位取证,结果发现老李侵吞公款达2800多元。在证据和事实面前,老李终于认罪退赔,并受到纪律处分。 乡检查来到张村查帐,发现帐面上有500元的款项不知去向,会计小张当即表示:  相似文献   

2.
背时     
李老热爱业余写作。要论写作水平,老李属科班出身,人称单位“第一支笔”。他能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曾荣获过本系统全国优秀通讯员称号。更难得的是老李的为人,乍一看,是张死板的脸,心地却是极善良。  相似文献   

3.
从雅加达乘坐飞机20多分钟就可到达隔海相望的楠榜省的省府班达楠榜市,但从市里到布阿巴胡嘎村却要坐6个小时的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这么偏远的小地方,中学里的学生们不仅能使用电脑,而且能享受到每秒7001KB的高速网上冲浪的乐趣,真正的无线世界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从雅加达乘坐飞机20多分钟就可到达隔海相望的楠榜省的省府班达楠榜市,但从市里到布阿巴胡嘎村却要坐6个小时的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这么偏远的小地方,中学里的学生们不仅能使用电脑,而且能享受到每秒700KB的高速网上冲浪的乐趣,真正的无线世界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5.
老李     
老李,真实姓名李广,现为河北省康保县农工委农经科长,年龄不到四十,但头发稀少,所以人们戏称他为老李。老李在农经战线上已工作了十五六年,用他的话说,是他与农经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辈子于农经工怍他认了。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到农村搞调查,发现一些乡镇存在大量黑网吧。据了解,黑网吧在农村地区的聚集主要是因为现在城市打击黑网吧的力度越来越大,而农村在这方面的打击力度要薄弱得多。乡镇黑网吧一般都开在隐蔽不易发现的地方,有的还直接开在村子里,更难发现。这些黑网吧一般都有这样四个特点:一是无证无照、纯粹非法经营;二是设施  相似文献   

7.
笔者家乡的一个村子人均收入还不足1000元,但村民们办起婚丧嫁娶的事来,却大吃大喝,毫不含糊。在这个不到30户人家的村子里,不论是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邻居,都要到场,都得送礼,少则30、50元,多则100、200元。办酒席的农户虽然可以收进一大笔礼金,但是,一场酒席办下来,不但没有进项,反而要贴进去3000~4000元。那么,钱到底哪里去了呢?答案明摆着:全部吃掉了。  相似文献   

8.
口头禅     
老李的口头禅是五个字:“咱可是党员。”老李22岁入党,30岁当上供销科长,组织考察时的评语是:正派、肯干、工作能力强、大公无私。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科长是个肥差,许多人眼红,不少人剜门捣洞送礼,老李没当回事。陈经理当时就像老李家的门房一样,天天蹲在门口等着,老李不理不睬,昂首阔步,边走边说:“有工作明天厂里谈,厂里谈。”陈经理跟进屋,不尴不尬地闲聊,半天,站起来掏出一个信封,放在桌子上。老了腾地站起来:“拿回去,拿回去。听见没有,有事儿明天  相似文献   

9.
笔者家乡的一个村子人均收入还不足1000元 ,可就在各级各部门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 ,刚刚帮助他们解决温饱时 ,村民们却大办婚丧嫁娶 ,大吃大喝毫不含糊 ,出手大方。在这个不到30来户的村子里 ,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 ,无论是亲戚朋友 ,还是街坊邻居 ,都得送礼 ,少则30、50 ,多则100、200元。办酒席的农户虽然可以收进一大笔礼金 ,但是 ,一场酒席办下来 ,不但没有进项 ,反而要贴进去三四千元。那么 ,钱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明摆着 :全部吃掉了。据笔者调查 ,大多数农户一年中用于礼金的支出不下1000元 ,使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迎来虎年,迎来春天。在山东省夏津县田庄乡一个名叫谷庄的村子里,这天云集了2600多名男女老少,听说要选举村会计,这村远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等地经商的村民,都携家带口纷纷往家赶,他们要把这一票投给自己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条新修的省级公路穿过原本偏僻闭塞的杨木村,不到两年就繁荣了。公路两旁平地拔起一座座楼房:商店、饭馆、村办工厂、邮局……小村子竟然成了热闹的大集镇。杨木村本来就人多地少,形成集镇后,地皮更加金贵了。然而,在村子中心的路边,偏偏有一块一亩多的荒地。原来,这是村子里有名的“犟老汉”胡富贵的自留地。胡老汉解放前被地主打伤,不能生育,  相似文献   

12.
穷根     
老李爱喝酒,高兴了才喝。去年,自打他的果园里的果树开始结果,他就没断了喝酒。特别是果子采摘出售以后,老李喝得是那么畅快,一高兴,还把镇上派下来当技术员的"小白脸"留下,着实敬了他几杯。"小白脸"是几年前分到镇上的大学生,又被镇上分下来协助老李所在的这个果树专业村种果树。开始人们信不过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可最后终被他折服。去年果园的收成好,还多亏了"小白脸"。去年果树连病带虫地闹了好几次,可每次这"小白脸"走走看看随口说出一种"药方",果然就给治了下去,比二黑他爷给人下针治病都灵验。那天晚上,老李左敬右敬地就把个"小白脸"给敬醉了,他也人模人样地叼上了烟,说:"李大叔,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成都.记者对调节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瓜农老李正在用膨大剂给西瓜点花坐果,老李告诉记者,自己是从这几年开始使用植物调节剂,最开始发现大棚温度不适合蜜蜂生存,没法自然授粉。假设外面超过30℃时,大棚里面大约40℃,太热了点花也不起作用,一般都要在25-28℃之间:有时候大棚温度虽然合适,但也不能保证有花粉可以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甘肃人,2003年到了西藏,在西藏大学上的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西藏当村官。我所在的村子叫克松村,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也就是第一次把党支部建在了西藏——海拔最高的地方。作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诞生地村里具有非常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村子。到了村里以后,我是2009年3月份被村党支部选为党支部副书记,2011年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满以后,被村民留下来继续在村里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12,(11):10-10
粮食也能存银行?是的。在黑龙江,农民到粮食银行存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只不过,这里说的银行已变成粮仓。老李就是东北大地上那些开办粮食银行的人之一。“别小看我这银行,这两年到这存粮的人可不少呢!”眼看着东北秋粮集中上市期即将到来,刚刚给自己放过长假的他又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每年的营业旺季要来了。老李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在当地靠粮食贸易起家。他介绍说,东北农民售粮以往都是根据价格高低、距离远近选择收购点。从定价方式看,以往买卖双方多采用“一口价”方式成交,即农户和收购商之间直接讨价还价,直至双方达成妥协。然而,随着交通日趋便利和信息共享程度不断提升,近两年市场定价模式已发生重大改变,“延期点价”成为粮食贸易更多采用的模式。“别人坐等收粮,我却坐等价格。”老李说起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来滔滔不绝,嘴里不时蹦出一些浅显而又颇具含义的词语,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延期点价”,就是农民在粮食运到收购点后并不立即结算,而是将其放至收购点的仓储中。此后,农民可根据市场行情波动选择一个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时点和价格结算,具体参照的可以是周边现货行情,也可以是期货价格。显然,粮食银行的出现,让农民售粮风险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经济》1985,(11):19-21
我国是个人多耕地少的国家,不少地区人均耕地还不足1亩,珍惜每一寸土地尤为重要。湖南省石门县十家坪是个不大的村子,仅仅花了几年时间,就新开出耕地180亩,平均每人增加0.16亩。这种做法,各地如能根据自己的条件,使自己村子的农民每人也增加1分耕地,全国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相似文献   

17.
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原来只是个有10多户人家的小寨子,现在是个有26户的小村。村子座落在闻名的雷公山海拔1358米的陡山坡上,孤独的寨子距离雷山县城有25公里,即使是赶场买点油盐酱醋也须顺着羊肠小道走五个小时。西江镇虽然通车了,但村子远离公路10公里,交售农副产品和购买农用物资仍然是肩挑背驮。189亩耕地分布在海拔1500米的地方,农业生  相似文献   

18.
<正>山高、林深、雨多、人烟稀少,可谓是对马路村最简洁的概括。这是日本高之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子96%为山林,国有林的面积占75%以上。据说在很久以前,这个村落曾经依靠卖树富得流油,一棵树可以卖100万日元,但是1979年开始,政府立法保护生态,村民也被断了财路,村里的人也从原来的3000多人骤减为不满1000人。砍伐树木的方式行不通,村子又偏僻得无人问津,马路村的生存之路该如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作通讯》2007,(6):61-61
河北省巨鹿县地处风沙盐碱的黑港流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吃水难是农村生活中最突击的问题,全县有72%的村子靠水窖储水,14%的村子吃露天池水,还有6%的村子从外村买水吃。而且不少地方的水质高氟苦咸,不卫生、不安全。有一些村子的群众苦不堪言、怨声不断。吃水问题成了群众生活中的第一难。  相似文献   

20.
鲁先圣 《农家之友》2010,(15):35-35
我的故乡是鲁西南深处一个叫鲁店的村子。村子因为这些年来每年都有不少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没有不知道鲁店的,一提起来都会说,哦,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们不把村子叫鲁店了,“大学村”成了我们村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