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极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南极渔业资源至关重要。文章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捕捞物种、捕捞能力、磷虾产业等方面对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7-2020年南极海域渔业资源捕捞量持续上升,南极磷虾仍是主要开发利用的南极渔业资源;我国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起步较晚,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与挪威等国家技术差距较大,磷虾产业链亦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对我国参与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吸收借鉴国际优秀实践,坚持南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南极磷虾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三是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南极渔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金德举 《渔政》2007,(1):17-19
一、我国渔政队伍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 自1978年国家恢复设立渔政执法机构以来,我国的渔政执法队伍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29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这支渔政队伍担负着我国渔业资源的保护、渔业生产秩序的维护、渔业船舶许可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渔业无线电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等任务,并依法履行着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的重要职责,是我国渔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渔业资源的养护者、渔业生产秩序的维护者、渔业安全的监管者,为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海带鱼与加拿大银无须鳕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针对加拿大银无须鳕的渔业管理经验对完善我国的渔业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自70年代起,加拿大政府开始对银无须鳕资源进行管理.虽然90年代大西洋的其他底层鱼群已经衰退,但银无须鳕资源的生物量却变动不大.对银无须鳕补充率与可能影响其变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银无须鳕补充率的决定作用不是非常强.加拿大政府在1994年后所实施的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和观察员监控反馈制度对银无须鳕资源的养护是有效的,在生态管理区划、渔业兼捕控制、监控体系完善和适用预防原则等方面对我国的渔业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渔业信息     
渔业信息世界磷虾渔业的潜力据FAO报道,目前磷虾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海洋蛋白质资源,多用于饲料、人类消费,并具有药用价值。随着磷虾需求量的增加,将导致在沿岸和深海水域大规模开发磷虾资源。(唐琳编译)美国解除金枪鱼进口的禁令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解除金枪...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渔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和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为重点,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渔业局根据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要求,投资10万元,为四十里镇渔丰苑渔业合作社、沂水县水产良种场两家企业安装了渔业远程服务终端系统。渔业远程服务终端系统是渔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方式。通过远程网络服务平台,实现渔场标注、远程诊断、信息交流、病害防治、远程监管等功能。技术指导员和养殖户安装应用"渔业通"手机客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7年,我国渔业在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成绩显著.年末岁尾,回顾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落实支渔惠渔政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水产品质量、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渔业科技入户、构建平安渔业、渔业船舶海上抢险救助、渔政执法结构优化、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渔业互助保险,这十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工作的成绩又何止这些昵?!展望2008,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工作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宝贵的生物资源,南极磷虾油富含对人类有益的成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分析了南极磷虾油的结构,总结了现有南极磷虾油质量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综合分析、分类量化评价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以南极磷虾油感官评定、基本指标、化学组成、特殊结构及危害因子为指标的多维量化评价体系。本多维量化评价体系可以更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南极磷虾油的品质,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定南极磷虾油真伪。  相似文献   

9.
我国渔业法是根据当时渔业状况状进行的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海洋渔业捕捞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换代以及渔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对以行政区域界限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渔业制度必须进行适度调整。要从调整和管理人的捕捞活动转换变为针对鱼的生物学特征而进行资源养护。渔业养护的理念与制度应当体现在现代渔业制度当中。以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对跨行政区域的渔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与借鉴,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有效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也取得了实效。资源养护、远洋渔业、渔业设施装备水平、渔业科技支撑能力、渔政执法监管等都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北方部分小麦品质特性与面条品质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籽粒物理性状与出粉率的关系、小麦粉成分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的流变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淀粉特性指标与面条评分的关系4个方面,对影响面条食用品质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和淀粉共同影响面条食用品质,不是其中之一;在14个小麦品种中以郑麦98、济南20、豫农9676、周麦12、白硬冬1号制作面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