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方兴未艾,为创业企业提供大量资金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和影响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决策,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同时影响企业的IPO进程。本文以2014—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有风险投资参与的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联合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市场气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联合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显著低于单一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市场气氛加强了联合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限制作用,市场气氛热烈的时候,联合风险投资更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率。进一步分析发现,联合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首日换手率显著低于单一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相较于CVC+IVC以及IVC+IVC的联合风险投资合作模式,CVC+CVC的合作模式更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2.
IPO抑价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讨论从未中断过.但是对该现象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论理认识.众多理论都有颇多争议,本文就目前为止的对IPO抑价的一些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股票IPO抑价现象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认购方式与IPO抑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Chowdhry与Sherman(1996)模型为基础,研究认购方式对IPO抑价的影响。2002年中国IPO认购方式从上网定价转变为向二级市场配售,两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之一是投资者在认购股票时是否需要支付利息。在上网定价方式下,投资者认购股票期间的冻结资金利息为公司所有;在二级市场配售方式下,投资者认购股票不需要承担利息损失,Chowdhry与Sherman(1996)模型认为,二级市场配售的认购方式将显著降低IPO抑价率。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认购方式中隐含的利益分配是影响IPO抑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董鹏  王晓露 《当代经济》2007,(10):24-25
文章从理论研究方面,利用三个模型来总结相关文献;在实证研究方面,着重从四个角度归纳了分析国内A股股票市场IPO抑价问题的有关文献,并简要介绍了IPO抑价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研究方面,利用三个模型来总结相关文献;在实证研究方面,着重从四个角度归纳了分析国内A股股票市场IPO抑价问题的有关文献,并简要介绍了IPO抑价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股改后影响我国IPO抑价程度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出导致我国IPO高抑价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林略  徐毛毛 《技术经济》2011,30(6):60-64,91
基于不同的认购方式和承销方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对中国A股市场的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实行的二级市场配售制度能较大程度地降低IPO的抑价率;2005年到目前采用的二级市场配售与上网定价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方式不仅提高了IPO的抑价率,同时还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效率;包销方式下的新股发行费用大于代销方式,代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青洋 《生产力研究》2011,(12):293-296
IPO抑价现象几乎在每个有股票市场的国家(地区)都存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西方金融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股抑价现象做出了解释,但解释力普遍较弱,并且实证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文章分析了现有IPO抑价假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IPO抑价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IPO抑价的现象,国外理论界通过建立不同的模型和假说试图找出IPO抑价的真正原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没有哪一家理论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些理论颇多争议。文章就到目前为止国外理论界对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IPO抑价现象在中国股票市场非常明显,分析沪市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新股发行情况,发现中国股市抑价率过高是因为投机资金过多集中于股市,缺少其他投资产品和渠道。为了解决抑价问题,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多种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使资金分流,以此减少对股市的过热投机。  相似文献   

11.
熊真凤  周孝华 《技术经济》2011,30(5):115-118
针对IPO抑价中的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问题,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以机构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推导出机构投资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同质和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抑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时,IPO抑价中只有有意抑价,而无无意抑价;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而抑价中的有意抑价不变、无意抑价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市场有限流动性和IPO抑价相关概念简单的阐述,并对市场有限流动性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一直处于高抑价和低长期回报状态,出现了IPO初始报酬率高、上市首日换手率高和超募融资比例高等特征,造成了中国A股市场特有的"圈钱市"、"投机市"的怪象。中国A股市场的IPO高抑价现象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表明中国A股市场新股的抑价程度远远高于国外证券市场。针对IPO抑价现象在国外己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很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基于非对称信息下对IPO抑价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选取从1990年12月到2012年6月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共2032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表明:胜利者诅咒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显著适用,代理委托理论显著不适用,而承销商声誉理论适用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会计稳健性测量模型、IPO抑价测量模型,采用2005年~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539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会计稳健性与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负相关关系;当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时,会计稳健性和IPO抑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3)
在A股市场上,IPO抑价现象屡屡发生,既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投资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监管政策以及A股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IPO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环境。文章根据国外学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着重分析IPO抑价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股票IPO抑价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现有的各种解释IPO抑价的理论和对我国股市IPO抑价的研究两方面对股票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加以评述,并指出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变迁的背景下IPO抑价理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IPO抑价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IPO抑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受实务界的重视,同时作为一种热点课题在理论研究中经久不衰。国外研究认为,IPO抑价受资本市场有效性(如信息传递效率)、监管制度(如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行为(如羊群效应、异质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大致形成市场派、制度派和行为派三个主要研究分支。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的现实背景,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市场结构、制度变革等因素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文章首先对IPO抑价理论含义进行了深入辨析,然后对既有文献进行了综合梳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其结果不仅有助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而且有助于在揭示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合我国发行市场现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现象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以及西方金融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观点纷呈.在我国,上市公司抑价现象更加严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的非对称信息、新股发行定价的相关制度、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等方面入手,对中外上市公司IPO抑价理论进行对比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柏骥  周孝华 《技术经济》2010,29(8):82-87
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市场IPO抑价率显著上升,这与大家的预期相违背,而目前的文献很少对这个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将IPO抑价分为市场抑价和规则抑价两部分,基于机会成本建立理论模型,试图解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对IPO抑价率的影响。同时选取2001年至2009年9月IPO上市的616只A股股票检验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经验数据测算,规则抑价部分大约占总体抑价的74%,而市场抑价部分仅占26%。研究表明,股改后IPO抑价率的上升是暂时的现象,全流通后规则抑价应降为0。  相似文献   

20.
降低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存在的我国创业板IP0超高抑价不利于创业板市场的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两方面入手:在一级市场上促进信息流通,在二级市场上丰富投资产品的种类,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创新现有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