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农部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中机械对劳动力的持续替代,然而这种机械化在中国区域的发展中并不平衡。本文使用修正的要素替代弹性公式,首先测度了中国粮食生产中机械—劳动替代弹性,然后实证分析了地形条件约束下的要素替代难度对粮食机械—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粮食生产中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并表现出与耕地坡度紧密相关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亩劳均机械水平存量之后,耕地中坡耕地比例对机械—劳动替代弹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受到地形地貌约束下的要素替代难度的限制,这成为中国机械化进程呈现地区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首先测算了28个省份制造业资本、劳动和能源的替代关系,随后结合VAR模型,研究了28个省份的石油、电力和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就总体来看,制造业对资本依赖程度明显提高,且资本对劳动力和资本对能源都存在明显替代关系;虽然制造业的劳动力自价格弹性绝对值不断增大,但能源自价格弹性较低,甚至最近几年为正值;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可以替代煤炭,但替代能力都较弱。从区域角度看,各地区制造业能源替代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生产与要素投入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选择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七个投入要素,建立OLS估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把握各种投入要素动态变化规律,旨在找出目前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显著的投入要素.  相似文献   

4.
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2):148-155
耕地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可为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思路。文章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理论论述了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耕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探讨了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关系。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是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过程中,乡村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年龄结构变化引发的种植结构、经营方式、固有投入和耕地产出能力等耕地利用形态的变化,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动态过程与微观个体体能效应、劳动替代效应、土地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助推耕地利用转型的动力。研究认为,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关键在于通过耕地利用形态的刻画,剖析劳动力结构变动与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关系。在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背景下,面向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利用转型调控需要全面把握劳动力要素的新发展趋势,逐渐强化土地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相似文献   

5.
刘嘉莉 《经贸实践》2016,(18):183-186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对劳动力需求日益迫切,农村移民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替代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依据人力资本禀赋和工作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将劳动力进行分组,并且构建Nested CES生产模型,利用CHIP数据测算城市中移民与非移民之间的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移民与非移民的替代弹性为负,即二者不可替代而存在互补关系.在正式部门、短期雇佣关系以及低学历条件下,二者的替代弹性绝对值更大,互补关系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制造业的能源替代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1978-2005年制造业中的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能源与资本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能源与劳动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这种性质的替代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在保持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政府可以选择提高能源税收水平的政策,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资本对能源替代,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互联网平台主体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探究了数据要素变革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机理,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成本、数字化技术创新与数据要素质量影响就业、投资和资本装备率的真实效应。研究表明:数据要素成本降低使得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价格走低,价格效应短期挤出劳动,长期挤入资本,提升资本装备率;数字化技术创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重组升级引致效率变革,通过替代效应促进就业、降低投资,降低资本装备率;数据质量改进通过协同效应稳定和扩大就业,阻止资本无边界的扩张,降低资本装备率。本文厘清了数据要素对劳动和资本单个要素及其比例关系的配置效应和作用机理,为制定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就业与投资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京津冀609户粮农的调研数据,构建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意愿、农户经营特征对农户粮食生产投资调整行为的影响,发现灌溉成本、机械成本、务农人数、农地流转意愿、农户经营规模和种粮收入比例等因素对农户种粮投资调整意愿影响显著。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有粮食生产投资调整意愿的农户,在短期内只有少数实际进行了调整。从微观适应性预期和宏观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互竞双视角对农户种粮投资调整意愿与行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微观上农户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都需要一定时间,不是马上就可以实施的;宏观上物质资本的短期产出弹性小于长期产出弹性,使大部分有调整投资意愿的农户实际上短期内没有落实调整行为。因此,应完善粮食生产可变要素的成本控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大数据技术研究,合理引导农户粮食生产投资调整预期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投入要素影响粮食生产利润水平除了价格外,还包括凝结在要素上、反映技术水平的成本效应。从1994~2003年的样本看,中国13个主产区粮食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呈恶化趋势,投入要素呈现成本负效应,资本、劳动力分别为11.01和0.051,由此引发的成本增加分别达到210.2元/亩和1.54元/亩,超过同期粮食生产平均利润水平(154.7元/亩)。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应从田间进一步走向市场,在土地之外寻求发展支撑。降低粮食生产机会成本,适度推进规模经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以存贷差占比为主要指标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属地贷款责任,并通过粮价保护、扶持农用工业的发展优化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价格此,提高要素的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了1985年与2004年中国各省(市、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然后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两个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入,土地与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资本的投入比例日益上升。就产出弹性而言,2004年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次之,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小。但与1985年相比,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资本与土地的产出弹性呈现幅度不等的下降,而劳动的产出弹性则是上升的。研究同时表明中国农业产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近期内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对农业的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