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到2000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国企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确三年来,国企在总利润方面有许多的可喜变化,尤其是原先亏损企业大部分实现扭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已基本如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制改革全面展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中,有的地方和企业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尤其突出的有以下三种:一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简单演绎为“国退民进”,有的地方甚至下指标、定任务、定时限,要求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二是在职工全员持股的幌子下,主张把国有企业“一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企改革与三年脱困目标已如期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制改革全面展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中,有的地方和企业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尤其突出的有以下三种:一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简单演绎为“国退民进”,有的地方甚至下指标、定任务、定时限,要求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二是在职工全员持股的幌子下,主张把国有企业“一卖…  相似文献   

4.
国企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国企改革脱困三年目标顺利实现后,如何总结实现三年目标的巨大成就,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陈清泰副主任首先表示,实现国企改革脱困三年目标,成绩显著,意义深远,它不仅促使中国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强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坚定了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陈清泰副主任接着强调指出,实现国企改革脱困三年目标,最具本质意义的是在培育和建立新机制方面实现了…  相似文献   

5.
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一九九九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决定性意度。去年底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明确脱困责任,国家经贸委最近提出,今年要建立国企改革脱困目标责任制,把脱困的任务、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企业、行业及各级政府。不能如期实现扭亏的企业,要坚决撤换领导人;不能如期实现企业扭亏、减亏的地方和部门,将受到通报批评。据悉,今年中国将在国企改革脱…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内部管理水平并未获得根本性提高。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相当数量已经脱困的企业又出现返亏现象(据报载某市到2001年底国企亏损面超过60%)。究其原因有多种,属于社会系统工程。而其中管理干部的素质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大问题。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如果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国企实现了“三年脱困” ,但“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是阶段性的小胜利 ,要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国有经济 ,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第一 ,国企退出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第二 ,企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 ,普通产品大量过剩 ,高档、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普遍依赖进口。第三 ,国企社会负担重。第四 ,“三年脱困”主要是工业企业 ,非工业领域的国企改革还没有起步。债转股等许多政策都是扶持工业企业的 ,而且主要是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商业企业、中小企业怎么办 ?确实…  相似文献   

8.
对于国企改革而言,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前的国企改革,从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逐步把国企引入市场;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脱困三年攻坚实现国企整体扭亏为盈;再到针对长期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最令政府挠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国有资本顺利退出。而改革是否顺利,社会是否稳定,生产力是否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归结到改革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成本,就不可能用有限的付出取得更大的收益。没有一笔额外的支付成本,国企改革的收益是难以取得的。笔者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控制国企改革成本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财政今年将集中财力从四个方面加大对国企脱困的支持力度.对特困企业,财政要兜底;对应由财政负担的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在预算中足额安排。不留缺口。 财政部经贸司司长虞列贵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国有企业脱困的支持力度、确保国企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如期实现。 虞列贵说,今年是国企脱困的决战之年、国家财政今年将集中财力从四个方面加大对国企脱困的支持力度: 第一个方面.从预算上足额安排资金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国家财政将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按照“三三制”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参考消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五”期间我国将集中精力解决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争取再用4到5年的时间,使那些丧失竞争能力、应该退出市场的企业基本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1999年,进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在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方面任务更加紧迫,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农业省份,吃饭问题解决之后,工业与财政的矛盾十分突出;国有工业比重大,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占到53%。尤其是国有老企业比重很大,“三线建设”时期迁建、新建、扩建的大中型企业就占到了全省大中型企业的1/3。本文拟就甘肃省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新形势下国企改革所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就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进行一些理…  相似文献   

13.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上海市围绕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经过三年产业结构大调整、三年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框架、三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等的努力,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有资产总量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内部管理水平并未获得根本性提高。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相当数量已经脱困的企业又出现返亏现象(据报载某市到2001年底国企亏损面超过60%)。究其原因有多种,属于社会系统工程。而其中管理干部的素质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大问题。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如果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发展,必须解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起步年,我国经济发展进行入到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结构调整的新阶段,随着国企改革脱困三年目标的如期完成,专门为国企密集出台政策,集中力量攻坚已成为历史,国企改革和发展将继续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平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买方市场业已形成,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的经济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把转机建制,加强管理,提高竞争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特别是面对入世在即的新形势,国有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还应加快创新,才能适应更加激烈,更为广泛的竞争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国有企业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虽然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但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还远远没有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放权让利制度下的“放乱治死”困境、承包制中的短期行为和国有资产流失、股份制试点变味等等,不能不让人再一次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之一,在于委托人激励机制的失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就国企改革的有关问题,对全国1235位国有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7.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深化改革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目标.如何正确估价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进展情况,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体制创新,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把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国家财政收入60%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是因为国有企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国家采取了深化国企改革与脱困等一系列措施,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环境有了好转.但大部分、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经营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经营观念陈旧已成为困扰和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死穴".追溯其原因无非两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艰苦努力,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己基本实现,为国有经济的运行提供了重要转机.但是,这仅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解决国有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20.
资讯平台     
国企改革脱困出现重大转机 我国国企改革脱困出现重大转机。据最新统计,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中,目前已有3463户实现脱困,占52·5%。 从地区看,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盈利,净亏损省份减少到8个,绝大多数地区减亏。分行业看,14个重点工业行业中,除煤炭、军工外,其他行业都实现盈利。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说,两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国有企业和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取得新的进展,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正在陆续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