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肥西县是中国农村改革重要的先行县,其相关实践在中国农村改革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2月,安徽省委就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试验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即以肥西为例,肯定农村政策放宽“效果很好”。迄今为止,对肥西县委有关包产到户的态度和行动尚无较详细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材料梳理分析发现:省委许可包产到户试验前,肥西县委于1978年底决定包产到户只搞一季。省委在山南公社开展试验后,包产到户在全县迅速发展,肥西县委尝试“重新组织起来”,推广“三定一奖”。1979年8月,肥西县委又希望以“大包干”代替包产到户。1979年12月,肥西县委放宽政策。1980年1月,全县约九成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肥西县委的政策选择,是农村改革在破冰时期砥砺前行的经典例证。  相似文献   

2.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提出的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及为此所遭受的错误批判,早已家喻户晓。可马先生1962年支持农村“包产到户”,并与被毛泽东批判的一位“单干理论家”之间,有着一段堪称佳话的情缘,可能就鲜有人知了。我是在浙江的一次调研中偶然得知的。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之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公社化的整个集体化过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的这三十来年的时间里.“包产到户”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集体化脱离合作制的正道.出现严重危机时.人们寄希望于“包产到户“:而真正全面实行,则在经历了一场伟大的体制变革之后。  相似文献   

4.
张泽林 《发展》2009,(4):5-8,13
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了能够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摆脱贫困,中共甘肃省陇西县委在张自强同志的带领下,顺应民意,于1978年秋季在碧岩公社红崖湾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最早揭开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谱写出了一曲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心系群众、解困求存、促进发展的历史壮歌。在全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刊发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张泽林同志撰写的《为民敢闻阳关道——甘肃省陇西县“包产到户”首开农村改革之先河》一文,让读者了解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真实背景、历史渊源和艰辛道路,让读者进一步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怎样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怎样正确对待群众、怎样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从而唤起大家的奋发激情,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5.
读张木生     
岳峙 《上海国资》2011,(7):104-104
1968年秋天,一个在内蒙古农村插队的20岁的年轻人写了一篇5万字的文章《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这篇文章批判了斯大林体制,批判了学大寨的偏颇,并对当时中国的体制问题提出了质疑,虽然有些含蓄。还得出一个结论——“包产到户确实可以增产”。  相似文献   

6.
彭赟 《珠江经济》2008,(11):83-89
本文在反思“包产到户”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农村土地“国有私营”的改革思路,并探讨了以此激活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若干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7.
小井庄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是中国包产到户发源地,距省城50km,因庄前有一口始建于清光绪二年间的水井而得名。1978年,肥西大地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安徽省委特地颁布了“六条”决定,允许借地给农民种“保命麦”。由此,山南镇小井庄人于当年9月23日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从而影响和推动了当时  相似文献   

8.
卢林仁 《老区建设》2009,(17):64-64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9.
窦述 《发展》2009,(3):28-29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农村拉开大幕。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农村改革是非常成功并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1.
1961年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实行名曰“责任田”实为“包产到户”的行动,这是中国农业合作化、公社化过程中.规模、声势最大的一次体制变革探索。其目的不仅是要解救“大跃进”之后陷入“大饥荒”的安徽农民,更试图探索在集体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责任制的形式,克服劳动“大帮哄”、分配“大锅饭”等严重弊端.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走出危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将近30年,但是,这个拥有1300多人的村子却顶住压力,一直将集体生产坚持了下来。他们为什么没有包产到户?坚持集体经济模式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即将启动之时,这个已显危机苗头的“农业社”能否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13.
“在当年‘一大二公’的环境下,你们敢于包干到户,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你们靠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靠的是改革的勇气,靠的是团结的力量,靠的是穷则思变的精神,说明路是人闯出来的。”——这是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9月22日下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对当年发起包产到户的严俊昌、严宏昌等农民的高度赞赏(见《人民日报》1998年9月28日四版)。 历史将永远记载着20年前小岗村农民所发起的那场动人心魄而又意义重大的壮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人民公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时期,由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区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我们看到,这十五年是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积极探索的十五年。十五年来,《中国老区建设》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一步步走向成熟,已经成为特点鲜明,格调高雅,内容丰富,融可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一体,深受老区干部群众欢迎的全国性刊物,被老区人民誉为“老区喉舌”、“老区知音”、“精神食粮”、“良师益友”、“必读刊物”,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非常来之不易。《中国老区建设》的成绩,非常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15.
巧合与必然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在一份“包产到户”的文书上按下手印,由此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4月20日,本刊2009年第15期出版。其中《京城“中药贩子”调查》、《“封口费”事件频发山西缘何成新闻是非之地粼提速上海》、《“慈善标本”曹德旺》、《国外机构称中国可能再现“三角债”》、《荣智健,黯然挥别》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众多读者向本刊发来或在网上发布对相关报道的感受、体会和评论,特在此选登。  相似文献   

17.
上期回声     
《中国经济周刊》2010,(21):64-64
5月24日,本刊2010年第20期出版。其中《北海传销调查》、《“大蒜之乡”官员释疑蒜价暴涨》、《外资银行的“抱怨”背后》、《翟崇碧和他的高福利“中国镇”样本》等多篇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  相似文献   

18.
上期回声     
《中国经济快讯》2010,(21):64-64
5月24日,本刊2010年第20期出版。其中《北海传销调查》、《“大蒜之乡”官员释疑蒜价暴涨》、《外资银行的“抱怨”背后》、《翟崇碧和他的高福利“中国镇”样本》等多篇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  相似文献   

19.
序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20年之际,7月28日,浙江温州永嘉宾馆里高朋满座,来自京沪浙的领导干部、学者、记者和当地同仁一起,为永嘉县于42年前敢为大下先,实施包产到户的改革,举行纪念会和学术研讨会。不料,就在这个系列活动将要揭幕之时,当年在这里首倡包产到户,后来为之吃尽苦头的原中共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却溘然去世。为此,专程赶来与会的原中顾委委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沉痛地说:“我本想在这里会见李云河同志,谁知竟不能如愿……我对这位包产到户先驱者的逝世表示惋惜和哀悼。为了中国农业制度的改革,有…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4月20日,本刊2009年第15期出版。其中《京城“中药贩子”调查》、《“封口费”事件频发山西缘何成新闻是非之地粼提速上海》、《“慈善标本”曹德旺》、《国外机构称中国可能再现“三角债”》、《荣智健,黯然挥别》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众多读者向本刊发来或在网上发布对相关报道的感受、体会和评论,特在此选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