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经历了资本市场建立前后两个时期,主要围绕会计专业立法、涉及会计的专业立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建立与完善而逐步展开。经过三十年的积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仍然存在部门立法、缺乏相应的配合协调机制、法律制度环境与资本市场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立法环境和执法环境决定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方向,无论从法律体系的构建看,还是从法律实践看,法务会计都需要有明确的执业规范和依据。法务会计得以在我国出现和发展的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市场经济新环境、诉讼制度变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建立四个方面,若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务会计法律环境,还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公司法第27条改变了我国旧公司法列举方式的出资制度,规定了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这是新公司法资本制度的改革。本文比较分析了新旧公司法出资制度的立法模式,解构了新公司法在出资制度上建立的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完善与出资制度相配套的其它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修订和完善我国《会计法》,顺应现实发展需要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下主要国家会计法律制度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完善修订我国《会计法》提供经验借鉴。一、英美法系下主要国家的会计法律制度的体系特征(一)会计法律的立法目的单一与我国"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张辉 《交通审计》2001,(2):39-40
新《会计法》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治理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工作进入了法制阶段。新《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笔就新《会计法》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三大基本环境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立足于三大基本环境,能够有效保护产权和投资者利益;会计法律制度应系统、完整,以适应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特征要求;借鉴普通法系国家建立的会计执业准则应能与我国大陆法系特征的会计法律有机配合。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刚 《西部财会》2006,(10):18-20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用于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来确认和保障的。我国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对财政转移支付只是通过一些政府规章进行规定,还没有权成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财政转移支付缺乏规范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为此,我们要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依法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原有的高消耗、 高投入、 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大气、 饮用水安全、 土壤、 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市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规范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虽然我国有对防治环境污染有相关的措施,但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完善法律的立法制度、 采取经济刺激手段来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分析我国立法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和治理经验,完善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从对造成大气污染的成因入手,概括总结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减缓大气污染形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晶 《国土经济》2007,(4X):21-22
1矿区环境保护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20多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四级环境和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但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我们的制度建设和法治效率还远远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普遍存在制度虚设和有法不依的情况。良好的法律制度只是环境治理的前提,但我国大量环境问题与地方、部门政府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有的地方、部门的保护主义精于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捉迷藏,掩护环境违法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环保部门却经常是行政权力中的最“弱”者。这是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反而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矿产资源法》的立法宗旨就是为了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矿区生态环境,同时对矿产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不过总体上,监督管理制度仍是粗线型的,有待今后立法进行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企业中建立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王长滨崔怡平(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实施“两个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国家予以多维度的法律保护。即从宏观上通过加强经济立法,以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11.
杨晚香 《会计之友》2008,(32):109-110
我国加入WTO,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推进会计的国际协调应当是进行会计法律制度改革的主旋律。而加强会计法律制度及其体系建设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必须借鉴西方国家会计法律制度,从而确定我国会计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对会计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美国、法国、日本的会计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旨在为我国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总量以及分配结构上存在缺口,长期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导致上述经费投入问题的原因并不单一,涉及到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各方主体的责任不明确以及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体系等因素。故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尤为迫切和重要,加快关于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及经费管理的立法步伐。义务教育法律制度作为政府意志的体现,通过立法来保证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经济》2014,(11):189-192
我国现行物流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系统性、协调性不够,效力较低,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展,物流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应借鉴美国的立法经验,加强国家对物流产业的宏观调控,完善物流行业协会和组织的监管,营造适合本国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整合现有物流法律规范、实现现代物流技术标准法律化、对物流活动进行统一立法等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玉霞 《物流技术》2010,29(13):203-205,208
介绍了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特点、发展阶段及内容,以及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特点、发展阶段及内容,以及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存在着深刻的法律制度方面原因,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完善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法律体系。本文认为应积极完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和多方式融资信贷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国有企业投融资相同的法律环境,构建和规范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完善金融部门风险投融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证券私募发行是指"针对特定对象、采用特定方式、接受特定规范的证券发行方式"。目前我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建立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和国外的有关立法,从证券私募发行的审核制度、主体资格的确定、发行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的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期货市场是伴随期货交易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为标的的市场交易,具有风险大、技术性专业性强等特点,自期货交易在我国产生以来,有关期货的法规和司法解释已经初步形成法律规则群,然而完善的期货法律制度体系要随期货市场的成熟而不断建立,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的《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我国期货立法之新举,我们可以从中一窥期货法律制度的渐进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破产法则是调整优胜劣汰的重要法律机制或手段,目前我国破产法未确立个人破产制度。世界银行2000年对中国破产制度提出29条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新破产法一开始就应覆盖自然人破  相似文献   

20.
英国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方面都有可供我国借鉴的地方。我国现有市场主体法律体系在立法上不够有机统一,导致市场主体的待遇不平等。为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和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市场主体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