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莲是将莲藕种子放进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到太空敖游,利用太空环境中存在的高能离子、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等特殊条件,诱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获得的莲藕新品种。太空莲具有花多、花期长、花色艳、莲米结实率高、颗粒大、产量高特点。一般亩产莲籽80-120公斤、莲藕750-1000公斤。  相似文献   

2.
太空莲是将莲藕种子放进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到太空敖游,利用太空环境中存在的高能离子、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等特殊条件,诱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获得的莲藕新品种。太空莲具有花多、花期长、花色艳、莲米结实率高、颗粒大、产量高特点。一般亩产莲籽80—120公斤、莲藕750—1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剖析了我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的走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了20年来我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我国食用豆贸易目前还保持着净出口的格局,但是国际竞争力优势在弱化;短期内我国食用豆还将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但是出口商的价格风险在增加。为确保我国食用豆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制定和采取主动、积极、扩张性的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构建食用豆现代产业体系,完善食用豆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1,(4):43-43
2011年食用豆产业发展趋势:影响2011年食用豆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刺激农民种豆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绿豆、小豆;二是自然灾害将对食用豆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如主产区早春低温、干旱等都会减少食用豆的种植面积.而中后期干旱、多雨病虫害加重会降低食用豆产量和品质:三是市场不稳和某些惠农政策也将对食用豆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航天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闵行区马桥镇政府合作组建的集科研、生产、科普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的农业研究机构。未来5年内,“中心”将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大豆、蔬菜、花卉等多种植物种子和食用菌种,选育“太空蔬菜、水果、花卉、水稻、食用菌”,最终组建以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太空品种制种基地、太空品种展示中心以及太空产品加工中心为核心的航天育种及产业化园区,构建以太空果品、蔬菜、食用菌、花卉及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了8月份月度报告,但未能给大豆市场带采明显的利多支持,在天气因素打压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回落,国内豆价也随之下行。伴随着近期国内豆价的持续下跌,国内豆粕价格目前跌破了2600元/吨,甚至有油厂报出了2400元/的低价,市场上看空心理日趋增强。对于大豆价格行情走势,分析认为当前的下跌属于整理性下跌,后期下调幅度已非常有限,后市不宜过分看空。  相似文献   

7.
太空甜椒T100是郑州市太空种苗开发部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由神舟三号宇宙飞船搭载,经过7天的轨道运行。受太空环境诱变而发生基因变异的甜椒新品种。这是目前我国利用宇宙飞船搭载技术培育成功的第一个甜椒品种。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四代培育,结果表明.太空甜椒T100具有抗热耐寒、丰产潜力大、坐果多、特抗病、耐贮运的突出特性.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最佳换代甜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宗粮豆包括绿豆、红小豆、荞麦、芝麻、粘高梁、黑大豆、青皮大豆、糜子、谷子等。辽宁省曾享有盛产“三小作物”之乡的美誉。目前 ,小宗粮豆已由过去的节日品尝性食品 ,成为寻常百姓家日常餐桌的常见食品 ;小宗杂粮生产、加工、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大 ;同时在农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就我省小宗粮豆的生产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 ,谈谈小宗粮豆生产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小宗粮豆生产历史及现状   (一 )小宗粮豆生产历史   2 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我省小宗粮豆的播种面积占粮豆播种面积的 1 0 %左右 ,…  相似文献   

9.
正太空农业(Space Agriculture)是继地球农业、海洋农业以后,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是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携带搭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昆虫等样品,在太空宇宙射线、高真空、微重力等特殊条件作用下,诱发染色体畸变,进而导致生物遗传性状的变异,快速有效地选育新品种的空间诱变育种的高新技术。2016年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展示了太空育种新品种,对市民进行了太空农业科普。比如,现场展示  相似文献   

10.
太空种子     
一根藕1.47米,一串西红柿2.6斤,一个青椒重达400克,一株玉米上结7个穗,这些不是天方夜潭,而要归功于——太空种子。空间育种技术说得简单些,就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把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随着卫星或其它飞行物在太空中飞行数天或数十天,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对种子进行诱变,再返回地面试种、筛选、培育,最后得到优质、粒大的精品——太空种子。再由个体繁殖达到群体繁殖,进而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目的。种子为什么在太空中"邀游"一番之后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变异呢?这是因为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1、行 情 回顾 受 天 气 良 好 及 现 货 疲 软 等 利 空 因 素 的压 制 ,近 来 CBO T 大 豆 、豆 粕 价 格 继 续 呈 现下 跌 走 势 , 国 际 市 场 价 格 的 走 低 加 大 了 连豆 ,豆 粕 市 场 的 压 力 。 截 止 8 月 1 日 美 国 农业 部 公 布 的 大 豆 生 长 状 况 仍 然 保 持 良 好 的态 势 ,美 国 大 豆 丰 产 将 是 压 制 CBO T 黄 豆 期价 继 续 走 弱 的 主 要 因 素 。如 果 后 期 天 气 没 有出 现 极 为 恶 劣 的 情 况 ,大 豆 、豆 粕 的 压 力 依然 很 大 。 2、基 本 面分 析 近 期 ,豆 粕 市 场 价 格 总 体 平 稳 ,…  相似文献   

12.
黑魔豆是由北京润地物华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野生中药植物与黑大豆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纯植物黑豆。该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奇特的医药疗效,因而被称为“魔豆”。该豆极品“润地”黑魔豆,乌黑发亮,豆脐为白色,内仁碧绿,晶莹剔透。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比其它的豆类营养丰富,还具有抗衰老、明目乌发、补肾健脾、滋阴壮阳等药疗功效,且对人体无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各地人群皆有绰号,时称“地讳”。盐豆则本指炒熟后用盐水浸泡入味的黄豆。最晚在明前期“,盐豆”已成为苏浙人群的地讳。及至明末清初,盐豆亦指称徽州人群,因此成为苏浙与徽州人群共享的群体标签。苏浙的“盐豆”地讳起初源于饮食,再又关乎民风;徽州的“盐豆”地讳则源于饮食与民风“。盐豆”地讳的成立,关键又在苏浙、徽州的移民群体。作为“地讳”的“盐豆”,不仅折射了明代苏浙与徽州人群的社会形象,而且体现了时人的地域偏见、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李龙 《致富之友》2003,(5):37-37
黑风魔豆,又名凤凰魔豆,是山东省菏泽市农业技术专家1999年从地方魔豆品种中选育出的高产、优质黑大豆新品种。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国内有“药豆”之称,据专家测定:魔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达到国家优质大豆品质标准,并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5种矿物质元素,其中硒、锌、锰、钙、磷含量特别  相似文献   

15.
“太空辣椒”引种试验最近在安徽省铜陵县新建乡获得成功。“太空辣椒”是一项将常规辣椒种子由人造卫星或飞船送上300公里以上的高空 ,实施辐射处理 ,然后再带回地面播种、繁殖的高科技生物工程。经过去年冬天以来的大棚培植 ,首批“太空辣椒”已于5月上旬采摘 ,比当地常规品种提早成熟近30天。单果重量最大的达到200克 ,平均重量达150克左右。据测算 ,“太空辣椒”亩产量可达到3000公斤左右 ,经济效益可观。安徽引种太空辣椒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之友》2007,(7S):27-27
黑魔豆是由北京润地物华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野生中药植物与黑大豆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纯植物黑豆。该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奇特的医药疗效,因而被称为“魔豆”。该豆极品“润地”黑魔豆,乌黑发亮,豆脐为白色,内仁碧绿,晶莹剔透。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比其它的豆类营养丰富,还具有抗衰老、明目乌发、补肾健睥、滋阴壮阳等药疗功效,且对人体无副作用,被国内外大豆专家称为大豆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7.
张树莲 《农家之友》2009,(20):23-23,18
甜脆豆白粉病近年来有频繁发生的趋势.本文从甜脆豆白粉病的田闻症状、发病规律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提出了甜脆豆病毒病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三位一体”赢得农村的大市场2008年9月17日,浙江省瑞安市荆谷白银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庆贤带着瑞安农信担保公司的担保证书来到瑞安农合行马屿支行办理贷款手续。瑞安市荆谷白银豆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本30万元,现共有股东120户171股。以种植与销售白银豆、蔬菜为主要经营业务。该合作社创立了“金谷山”白银豆品牌,涉及白银豆种植面积5500亩,农户2800户,主要分布于荆谷、梅屿、顺泰等3个乡22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9.
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首个用于科研的小型“空间微重力实验系统”计划于明年发射升空,以实现在太空种蔬菜。目前,“太空蔬菜”还局限在地球种植,只是它们的种子上过太空。未来,人类会在太空建温室,种植真正的太空蔬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国科学家已经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  相似文献   

20.
据《石家庄日报》报道,太空小麦是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培育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育种材料,经太空辐射突变后连续多年选育而成。2002年4月,第一批太空小麦种子在栾城县“安家落户”开始试种繁育。 栾城县农业开发中心负责人安世禄说,他们共引进“神舟一号”和“太空十七”两个太空小麦品种,经过两年的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