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临储收购的逐步展开,大豆收购竞争加剧有助于推动价格不断回升。另外,目前国产大豆压榨效益较好,加工企业开机信心有所增强,入市收购积极性也将不断提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可能稳步回升。  相似文献   

2.
数字粮食     
38万吨 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内蒙古、黑龙江等3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万吨。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1,(2):16-16
1.大豆的生产。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2年在东北三省~区实行政策性大豆收购,有力的支撑了大豆市场价格。同时,农业部发布公告称,2011年将稳定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比较收益低于玉米、粳稻作物,主产区农户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  相似文献   

4.
截止2005年4月6日,吉林省累计入库新粮944万吨,同比增加295.1万吨。其中,玉米入库786.1万吨.同比增加201.4万吨:稻谷入库L14.4万吨,同比增加52.5万吨;大豆入库43.6万吨,同比增加了41.2万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578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个人收购153.6万吨,加工转化企业及个人收购212.4万吨。  相似文献   

5.
数字粮食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3月1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11649.1万吨,同比增加97.3万吨。分品种看: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4563.6万吨,同比减少391.1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6770.5万吨。同比增加756.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315万吨,同比减少267.8万吨。  相似文献   

6.
章长青 《农业经济》2003,(12):34-34
大豆是辽宁主要优势产业之一,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在多年生产、加工、消费的链条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产量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济杠杆驱动下,使我省大豆产业自然形成了六大特点:一是大豆加工企业迅猛增长,导致一些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停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其中,美国大豆功不可没。而在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下,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再现停工。  相似文献   

8.
近来,国内大豆市场走势可谓“不尽人意”,不仅在东北国产大豆收购后期价格未发生明显上涨,而且市场价格走势也看似没有规律:5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达到高峰有300多万吨,而且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仅在2400元/吨,但国内大豆价格下跌幅度并不大.而且主产区行情还出现了短暂的启动迹象:6月份.虽然进口大豆订购量和到货量要减少.到港成本也上涨2500元/吨以上,而且.美国大豆播种完成.主产区很可能面临干旱天气的影响,入市基金也几欲炒作,但都未促成强劲的涨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4,(8):35-35
近期,国内大豆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稳定,国产大豆市场交易平淡,贸易商依然保持较高的报价水平,而且部分大户手中仍握有相当大的数量;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略有上升;食用大豆产区和销区价格均维持较高水平。具体分析如下:市场需求表现清淡交易价格低迷依旧前期大豆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禽流感滞后效应导致的豆粕消费不振。由于需求平淡,目前国产大豆市场走势较为平静,贸易商手中仍握有一定数量的大豆,但维持较高的报价水平,坚持收购的贸易商依然不多,各地收购成交量明显偏低,基本处于有价无市或者无价无市状态;食用大豆产区和销…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09,(1):43
从11月份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已经达到5%以上,对于大豆市场而言,政府连续出台国储大豆收购政策已经形成明显的内外价差,如果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等于提高了大豆的进口成本。可能将影响进口成本50~70元/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产大豆产区收购活动已逐渐进入尾声阶段.数周以来.受豆粕需求增加以及产区油厂停工限产的提振.产区各地大豆价格普遍上涨.不过目前各地市场上市数量有所减少.部分收购站点及油厂的收购数量普遍不多.另外一部分豆农惜售心理又开始出现。笔者认为.后期国内大豆市场走势继续看好.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大豆生产、市场和政策回顾及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三年来,随着国内豆油和豆粕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上国内压榨企业迅速扩张所带来的中间需求,我国进口大豆急剧增加。但由于国际供求形势的变化及基金炒作,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国产大豆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生产相对平稳,收益处于较高水平。为了应对入世竞争,我国在2002年实施了大豆发展计划,推广高油大豆,对大豆和豆粕运输免收铁路建设基金,以增强国产大豆竞争力。同时通过转基因政策和质检政策,加强对进口大豆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未来几年内,随着国际大豆市场供求形势的逆转以及国内压榨企业大型化趋势和布局的改变,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造成冲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国政策应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扩大对大豆生产支持政策的投入规模,拓宽支持政策内容,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质量;发展和培育大型购销企业,改善国产大豆购销储运;加大转基因标识管理政策的实施力度,宣传和推广转基因大豆,提高我国大豆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经济》2005,(2):38-38
在新豆的收购市场,由于今年新豆上市时的市场价格显著低于上年同期的市场价格,加上往年农民出售新豆有“越等越贵”的经验,这导致了东北地区的豆农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惜售心理,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支持大豆产业而实施的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大豆种植户享受补贴10元/亩)以及良种补贴(高油大豆良种补贴10元/亩)等措施使得今年的豆农免去了往年的交税、还贷等负担,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全球以及国内大豆市场风云迭起,价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经历了牛市的瘢狂和熊市的轮回。在全球大豆定价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国压榨企业,经受了一场残酷的价格洗礼,一些企业开始尝到了套保的甜头,一些企业也因为规避风险意识的淡薄而落鞍下马。2004年的大豆行情可罔可点的确实太多,本刊特约了渤海期货的李嘉从行情演绎的角度对2004年进行总结,同时对2005年上半年市场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预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豆业洗牌     
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使加工生产国产大豆的企业成本增加。记者从国内最大的内资油脂企业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获悉,该厂目前已全部停产。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内的大中型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几乎都面临同样的处境。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2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10391.9万吨,同比增加248.3万吨。分品种看: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4359.6万吨,同比减少309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5738.7万吨,同比增加717.7万吨;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293.6万吨,同比减少160.4万吨。  相似文献   

17.
外资并购对国内食用油行业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由于食用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国内很多人士都在关注国际资本对国内大豆和食用油市场的争夺。而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海关总署更发出预警,指出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食用油价格在近两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涨跌,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国食用油原材料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我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全球的1/3,而原料进口又被跨国粮商所垄断;其次,跨国粮商控制了我国食用油加工和销售70%的份额。外资食用油企业在我国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在日益增加,我国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纷纷选择合资或被收购。如今,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胡姬花等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06,(7):40-40
日前,国内大豆收购市场行情稳中有升,根据统计。国内部分主产区新大豆收购价格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补贴。与目标价格对应的棉花、大豆市场价格为采价期内全省(区)平均市场价格。1.采价环节。采集到厂(库)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即棉花采集轧花厂收购籽棉的价格,大豆采集粮食收储企业、大豆加工企业收购大豆的价格。之所以不采集地头价格作为市场价格,主要是由于农民在地头直接出售的农产品,水分、杂质含量差异较大,难以找到代表品,所采集的价格悬殊较大,难以保证价格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农民种植效益下滑,一些油脂加工企业倒闭。大豆产业何去何从,关系着这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利益。农民今年的种植意愿如何?油脂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情况如何?大豆产业该如何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