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要强 《全国商情》2011,(10):73-74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先后颁布了三次土地改革措施。第一次改革即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改革,使全国农民梦圆"耕者有其田"。第二次改革即1979年-200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由农户家庭经营的土地改革。这次改革既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又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三次改革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这次土地制度改革,是还富于民、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体现,是农民奔向小康生活的又一接力棒。这三次土地改革,诠释了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农民产业分化趋势与我国城市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对农民基本上实行的是产业封锁,农民所从事的产业只是单一的农业,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土地;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农民从农村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进城务工和从事服务业,实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特别是十六大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更加强化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和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自1950年春开始,西北地区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西北农民的第一次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从而揭开了西北农民第二次解放的新篇章.两次解放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而后者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晶.当代西北农民两次解放的历史进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生产关系的改变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这是西北农民解放的客观经济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大变革。第一次是从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 ;第二次是从土地的束缚下 (指剩余农业劳动力 )解放出来 ;第三次是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前两者发生在农村领域 ,后者则超出农村领域。我国农村只有经历这三次大变革 ,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考察,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道路探索的结晶;是中国发生第三次历史巨变的根本所在;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百年梦想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西部大开发的难点又在农村.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失衡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阻碍.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及时出台,为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也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好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尽可能地解决好农民增收特别是西部农民增收这一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已成为金融部门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农民低价收入的问题影响到农村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影响到农业的投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业发展后劲。它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对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集中发展粮食产业;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民市民化和农业产业化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旨在于使农民收入有一个稳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价值的评判是其支点;把农民的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是其突出特点;理顺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核心;从政策上保护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农民利益观,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构建城乡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部署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要取得成功,其中的融资问题无疑是问题的核心。本通过对几种融资渠道、方式各自的特点和利弊的比较与分析,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这一全局而非仅限于西部地区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多头融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十五大国民素质的郑重提出,人的素质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及21世纪中国的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社会难题。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提出人的素质的概念和现状;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农民素质偏低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面临的实质问题就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短缺问题,国家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出新的投融资政策,使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当好领导角色,设立西部开发银行,建立资金集中体系,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使西部区域政策法律化.只有采取相应的投融资政策,才能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来源问题,最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农民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必要性,批驳了"永包制"理论的谬误;考虑到农民在离开土地的过程中缺乏现实可靠的保障,参照股份制经济理论,基于土地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分解,提出了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权这种权益形式。这一权益形式使得农民在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的意义上拥有土地权益。构造这一权益形式,可以形成农民的经济保障,还可以使得土地资源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权益流转,从而为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法权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部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五”时期是西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三线”建设是西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是西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西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人口素质低;教育结构不合理;市场化水平低、分工单一;农民组织程度低等,这些都是社会发育程度低的重要表现。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西部农村要提高社会发育程度,保证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就应在西部推行素质教育,完善教育体制;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农业生产能力与就业能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应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深层原因。农民增收要减轻财税政策对农民税收的不公平性负担;农民增收要改革土地承包政策对农民自主权的局限性,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流转经营;农民就业要有政策扶持,取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入世的背景下,物流日益得到了全社会和各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不仅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领域。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及企业的积极实践和不断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其重要的规划、引导、协调作用,使西部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使西部物流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邓小平从对农民价值评判出发,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关系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他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农民利益的重要,进而提出通过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保证农民的利益获得最大的实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依靠科技支持农民获利;理顺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给农民以最大的实惠,来保证农民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钟宜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7-15
国际国内经验表明,政府在农民市民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研究和遵从农民市民化规律,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探寻符合实际的农民市民化道路及其模式,尤其要注意对我国落后地区农民市民化道路特点的研究和把握。西部地区农民市民化包括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民的异地市民化和城郊型衣民市民化三种类型,应建立相应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和履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李克强总理在一次考察时强调,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以来,经过13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