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森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不仅是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还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其发展在全国林业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向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新体制的转变,需要根据资源性资产管理特点,对现有森工企业制度进行再造,否则对企业而言仍然是换汤不换药,体制改革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建设需要耗费巨大的林业资源,同时生态平衡也离不开森林资源的支持.面对我国比较严重的森林资源破坏现状,国家和社会都已经意识到了营林造林工作的重大意义.我国必须加强对造林整地和相关的营林技术的研制与运用,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实现林业资源应有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围绕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的要求。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资产,其平衡表的编制对于实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参考国际上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来探讨我国森林资源平衡表的编制思路。文章首先梳理了澳大利亚环境会计报表以及联合国发布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中森林资源平衡表的设置结构;继而又分析了我国目前已公开的森林资源统计表格的特点;在此后,文章将我国森林资源核算表格的现状与澳大利亚及SEEA的表格进行对比,并总结出我国森林资源表格存在的不足;最后,据此提出结论“我国应该借鉴SEEA的思路和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特点,编制既与国际趋同又符合本国国情的森林资源平衡表体系”。  相似文献   

4.
孔祥海 《科技与企业》2014,(11):298-298
森林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必须在林木生长期间做好全面且有效的培育与管护。本文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利用措施作详细分析,探讨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及环境保障,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且是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促进林业工作更好的发展.我国原有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在长期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森林规模以及相关营林工作的变革,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原有的森林管护机制进行创新及优化,从而更好的完成森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主要针对在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创新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力求为营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琨 《民营科技》2014,(2):232-232
我国虽然在保护森林方面作了许多的工作,便是我国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并未能因此而完全恢复,我国的森林保有量仍在持续下降。为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后劲十足必须加强人工幼林的抚育与管护,以促进我国的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日益的增加,林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的角色也更重,它不仅平衡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着必要的原材料以及较好的环境,因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及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并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在森林建设中,林地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做好林地的规划和使用工作以及合理的整地建设,可以使营林建设工作更好的得以展开,尤其是造林地的高效利用,可以加大林木的种植面积,使森林资源的整体数量得到保障,使林业生产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生活及经济建设服务.首先针对造林地整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的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我国森林资源的调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状况进行研究,并明确其在森林资源调查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经过的迅猛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只有通过科技进步及创新,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发展,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在促进创新、稳定就业方面的起到重要作用,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展现的创新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保证真实、完整、及时的反映其经济活动情况,才能使其生存、壮大。  相似文献   

10.
项目管理制是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且项目管理制有其自身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进行六个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不仅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物质资源,同时林业做为一种经济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长期的林木开采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都是进行盲目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乱砍滥伐,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要想保持林业经济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就需要对森林资源实现相应的生态采运,使得对森林的开采更加的科学合理,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森林生态采用技术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吕美涛 《民营科技》2014,(7):220-2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能源消耗量巨大,致使我国的现有资源非常贫乏,森林资源也在日益减少,为了有效节约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通过对木材检验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列举出我国当前木材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具有改善林区居民生活水平,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的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合理调整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针对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进一步分析解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伟强 《民营科技》2014,(1):242-242
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背后,却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营林工程的工作是势在必行的。由于营林工程工作的反复性特点,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现将剖析下我国营林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析出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林业承担着建设家园与发展绿色产业的双重任务,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的双重使命,可以说始终处于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基于以上认识,探讨如何正确地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高速成长之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这种成长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高速成长,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要提高效率,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本文在对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优劣势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周洪山 《民营科技》2014,(1):249-249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由于森林功能的多样性,所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在不断的加重,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保护与采伐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当前导致森林资源乱砍滥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使森林资源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人们俗称森林是地球之肺,且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这也充分印证了森林在地球中的重要性.森林资源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其存在为整个生物链的循环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盐碱地等作用.及时对森林资源的养护管理可扩大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并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客观性需求.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近几年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展快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不受影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整理。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含义,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20.
陈佳乐 《活力》2022,(4):43-45
为了我国的长治久安,必须做好政治建设。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出中国范式是政治建设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在进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早就以党建为核心。党的建设在中国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政治建设相结合,也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政治建设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性,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