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林凤 《财会月刊》2013,(11):60-62
对于法定资产评估业务,企业按规定根据评估价值调账以后,由于税法上一般并不认可评估增值收益或评估减值损失,导致调账后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并因此需要作一系列的纳税调整。本文以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分析评估调账及相关所得税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叶显根 《财会通讯》2005,(10):51-52
改制企业清算审计是指企业在经政府部门批准完成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受托对评估基准日至改制完成日(如改制后新企业设立日或改制批准日等)之间的经营损益和财务变动状况进行的审计。相对于企业年度或中期会计报表审计,因为审计目标、期间、依据不同,改制企业清算审计属于一种专  相似文献   

3.
我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产权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在原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并按政策剥离扣除的基础上增量扩股,增量来源主要依靠引进职工股和其他法人股;第二阶段是2000年以后,按照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思路我市所进行的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做法是将国有或国有法人资本向经营层转让,即由管理层收购,属于存量转让并形成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的股权架构,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具有的不同流动性以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将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分为流动部分和长期部分进行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同其他资产和负债一样也需要进行此项分类。从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对该问题的规定看,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准确理解所得税会计准则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在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及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最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应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列支渠道  相似文献   

6.
要将国有企业重组进入上市公司,首先需对其进行改制,履行相关的资产清查、资产评估、验资确认和工商登记。之后再次对该企业进行评估,确认改制后的公司价值后,以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置换改制企业股权的方式进行重组。但由此也引发出以下问题:第一,同一个企业因为在评估基准日对评估增值未来承担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处理方式不同会带来企业确认价值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评估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及国有企业改制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成为国企改制中的重要工作。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资产评估是国企改制过程中的重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由现在的全民所有制形式,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改变为其他所有制形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其法定程序主要按国家政策并结合地方法规制定,资产评估是一个重要程序。通过资产评估,确定出拟改制的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负债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庆锋 《财会月刊》2007,(12):43-43
国有企业改制根据审计评估报告进行账务调整的事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笔者拟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时点,即评估基准日和单位改制后新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日。在评估基准日母体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改制单位完成了整体资产的评估工作,从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单位完成新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日期间,我们称为持续经营期间。在此期间改制单位的所有收入、成本费用等均属母体企业,企业并未真正完成改制,母体企业须对改制单位进行持续经营效益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完成母体企业与改制单位财务移交清算工作,以清算改制单位的职工改制带资置换股权额,同时核销母体企业对改制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改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目前,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会计处理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定,导致了不同企业会计处理的方式不同.本文结合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就国有企业改制时需进行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企业改制在“十五”期间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加强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可考虑将产权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机制。通过完善上述三个主体机制,来健全甘肃省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实现改制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敏 《会计之友》2007,(4X):38-39
本文以会计和税法规定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为基本点,结合新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王克勤  穆乃利 《铁道财会》2004,(Z2):97-98,81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了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政策,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除军工生产等少  相似文献   

16.
17.
李歆 《天津财会》2003,(3):44-44
2002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与此前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范围上存在不一致。该准则把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纳入了计提折旧的范围。准则第34条规定:“对于本准则施行之日以前取得的固定资产,除减值准备的提取应当追溯外,其余不作追溯调整。”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相似文献   

18.
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企业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观,从利润的本质——所有者权益的净增加额出发,计算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性质分析1.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通过计算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同计税基础的差异,来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得出企业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就已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但土地政策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则是90年代以后的事。以1992年出台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暂行规定》为发端,10多年来,我国针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租赁经营、企业并购、破产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实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土地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国家授权经营和保留划拨等处置政策进行了明确规范,形成了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的政策体系。国有土地出让政策、国有土地租赁政策、国有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政策和国有土地国家授权经营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