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本文在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以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本文在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以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4.
周雯 《现代商业》2008,(18):172-173
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保障还处于低层次、低覆盖、低功能的水平.在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演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从实施的结果来考察当前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仅有利于保护更多的被覆盖群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该制度的抗风险能力.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分别从社会制度本身、企业和员工个人角度来解释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扩面"难的原因,并从新的角度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扩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变化、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对我国社区社会保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社区社会保障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完善我国社区社会保障建设的目标模式,树立新的保障理念,是构建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论商业人身保险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备受各界关注,保险与社会保障有着密切的渊源,发挥商业人身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的课题.本文结合山西省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商业人身保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就促进两者相结合的途径及措施,以及如何共同发挥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减震器"作用做探讨.  相似文献   

8.
许德专 《中国市场》2007,(40):106-107
经济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对解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政策与技术选择难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从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社会保障和谐论的基本理论及功能作用,提出了为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而应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9.
朱盼 《消费导刊》2009,(4):100-100
而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一张维护社会安全的"防护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提出的对福利国家改革的理念为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以后1995年、1996年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文件中,又重申了这样的观点。但是,1998年开始,官方文献中"社会保障"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代之以"要使社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做好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个迅速膨胀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加之当前征地工作中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邢亚林 《商》2013,(15):208-208,19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议题,并将之放置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文化进步并列的地位。在和谐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非凡意义。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出发,指出了当前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猛 《北方经贸》2006,(12):135-137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经济当前仍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农民、农村、农业以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进一步完善农村相关制度的改善,建立健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谈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结构呈现高收入者少,中间收入者少,低收入者多的"金字塔"结构,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指出,提高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消费、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政治文明和文化进步,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而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在我国"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国当前处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阶层明显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客观上要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构建好社会保障体系,而作为执行能力较强的城区政府在此方面则承担相应较多责任,同时也要以不断创新来迎接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全国范围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苓玲 《商业研究》2006,(17):129-132
社会保障权是一国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保护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公民要充分实现社会保障权,还存在诸多难点,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社会保障权的共识,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经滞后于可持续发展,无法满足目前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观点的分析比较,提出综合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优选择,它将为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秀荣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102-104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该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目标指导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根据我国农村当前的特点,应该注重建立比较完整的、制度协调的农村杜会救助体系,尤其是应该尽快建立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0.
唐月香 《商场现代化》2005,(26):245-2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提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认识的阐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由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