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生优先视角下审视宁波社会管理,目前尚存在投入水平有待提升、法治化水平不高、利益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及公众参与和表达渠道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亟待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优化社会管理财政支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是:环境权益立法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程度较低;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弱,规模小,影响力有限。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为环保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李荣华 《特区经济》2012,(8):282-285
非政府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重要力量,具有沟通协调、拾遗补缺、促进社会和谐等独特功能。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法律不完善、行政化倾向、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有效参与。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社会监督等途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开创社会管理新格局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才能做好创新社会管理这篇大文章,各地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推动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公众参与是上下互动的时代发展需求。一方面,社会分化造就的多元化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民主的政治发展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依托和参与空间。中国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经验的同时,应根据中国的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保障"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宁波市是"全国从整体上创新社会管理的典型样板城市",以法治化保障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对于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化、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是我国宪法赋予的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普遍性的权利,更是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现代社会的政府,在城市管理中越来越重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但就完善城市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工作而言,仍大有可为。本文谨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同。目前,社区治理中存在公民参与意愿与动力不足、搭便车思想、参与途径单一、信息不通畅、权力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应当通过创造良好的公众参与环境,建立、培育社团组织,拓展参与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制度保障等路径来促进和保障公民参与社区治理,从而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管理需要公众参与,公众有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城市社区组织公众参与既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城管水平的提高。提高公众参与要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同时让公众在参与中得到信心和实惠。要研究公众参与的特点、设计载体,巩固成果,不断创造条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围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坚持以"情暖万家,幸福中城"为主线,从"管理为民、取信于民、服务便民、稳定安民、保障惠民、文化乐民"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不断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统单位体制下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单位体制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国家调控城市社会最基本的制度方式。传统单位体制对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心理和行为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立足揭示传统单位体制下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特点,以便为传统单位体制日渐消解的今天实现公众有序参与城市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邦辉  李丹姣  蒋杰 《改革》2020,(5):139-149
公众需求表达机制解释了需求信息如何从需求方进入供给方进而对公共服务供给产生影响,是实现公众需求充分表达的重要保障机制。从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三方主体”入手,发现在当前三方主体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众需求表达渠道不畅通且话语影响力弱,公众需求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议程;购买服务过程中需求信息难以“上下贯通”,公众需求存在被政府和社会组织偏好替代的可能;服务提供和完成后,缺少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反馈机制。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正确定位“三方主体”为基础、以充分表达需求信息为核心、以随时进入与退出的反馈机制为保障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公众需求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特别是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强化和完善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为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大力推动创新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也同步推动了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转变与执法方式的改革。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当着重于自身职能的行使,进行司法监督和职务犯罪监督,通过办案,纠正违法行为,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实践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从扩大并完善公众参与评价方式、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着力点,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应引入互联网思维,创新治理理念,改革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公众参与,助推决策科学;加强数据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与管理并行,推进安全保障;培育和引进人才,确保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两项重要职能。社会管理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突出政府责任;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突出公民权利。公共服务是基础,社会管理为保障。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相似文献   

18.
安立国 《发展》2011,(6):46-46
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是土地整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众参与能保障农民利益,并且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有序性。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存在诸多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整理公众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0.
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应优先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严峻,许多学者提出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制定专门性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但文章认为,当前更为迫切的应是尽快构建起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原则在国际社会已被公认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公众参与机制具有促进社会正义和推进民主自治进程的内在价值。外来物种入侵的特征决定了优先构建公众参与机制的必要性,而公众的忧患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增强,为构建公众参与机制提供了可能性。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领域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确立公民的环境权、完善有关程序法的规定、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促进环保团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