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产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优化。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及就业弹性角度分析,我国应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服务业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服务出口和服务业FDI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服务进出口和服务业FDI对我国男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大于女性;服务进口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而服务出口对其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服务业FDI有助于我国中低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却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南京三产就业比重演变情况和就业弹性,预测了2010年服务业就业吸纳规模。服务业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南京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要加快南京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保南京经济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4.
赵红梅 《经济师》1998,(4):58-59
关于我国就业结构合理优化的思考●赵红梅在我国,就业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等多种矛盾的焦点。在促进就业的问题上,注意力多集中在劳动力的供求总量平衡上,集中在如何安置新增的劳动力上。毫无疑问,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就业的总量调控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业总体水平偏低,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是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产出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和分析发达国家公共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总结发达国家公共服务业的演变规律,进而为我国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并指导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大体可分为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所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增无减,乡村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劳动力转移面临一系列制度障碍等。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优化农村就业结构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南京三产就业比重演变情况和就业弹性,预测了2010年服务业就业吸纳规模.服务业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南京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要加快南京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保南京经济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9.
石玉堂  王晓丹 《经济学家》2023,(10):109-118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变革,致使企业员工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深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对就业规模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对就业结构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型、服务型、高技能、中等技能员工存在就业创造效应,而对生产型、低技能员工则存在就业替代效应。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生产率及扩大经营范围作用路径影响企业劳动力就业。第三,不同所有制、生命周期、科技属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更为明显。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非线性影响,且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劳动力就业的优化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研究主要关注增长效应,还没有研究涉及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本文利用转移份额法和反事实法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985-2004年的就业结构变迁不仅具有β趋同效应,而且具有σ趋同效应,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第二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劳动力日益分化为核心与边缘两个群体,劳动力市场的双元结构特征由于跨国资本的弹性生产措施而深化。中国在融入生产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劳动力双元结构。虽然中国通过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全球劳动力分化的逻辑在中国被复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边缘劳动力群体的不断膨胀将给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由于劳动力的分化只不过是全球生产体系重组的面向之一,因此只有在更广泛的全球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变迁的背景下去寻求一种涵盖宏观制度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综合应对之道,才能扭转中国劳动力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hange in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data of the change in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three major sectors and GNP.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in China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in China and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it.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医疗保险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医疗保险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医疗费用支出增长迅速,对医保基金的平衡产生一定的威胁.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背景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期望能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过度增长的有效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有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明确的监控机制、迅速有力的应急机制、全面配套的法律体系、科学健全的标准体系、严格及时的食品追溯与召回制度和食品安全的责任追究及惩罚制度。在分析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资源消耗不断增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劳动力流动的瓶颈约束作用逐渐凸显,尤其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因此,如何协调省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力承载数量之间的关系,便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我国近年来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就业矛盾的原因在于劳动就业结构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结构性偏差,并且偏差的收敛速度慢于国际经验.分别从三次产业看,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劳动节约型技术,发生资本替代劳动,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基于结构的观点,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西部边疆地区社会资本及其结构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本地化的程度。我们认为,作为就业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是西部边疆农村地区可用社会资本的限制、家庭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与非农之间合理配置的需求及社会资本本地化的程度抑制了社会资本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此外,社会资本结构中存在相反作用的两种力量使其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程鹏 《产经评论》2014,(6):113-126
利用199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差分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各地区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劳动力比例,有利于三次产业增长;(2)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呈现差异性影响;(3)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恰当处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关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中农村就业人员的比例,以配合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呈现多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新的中间阶层不断产生。"阶级消亡论"及"阶级分析失效论"流行于西方学术界。究竟如何看待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分析了在社会结构变化了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性质等问题,并提出了必须根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