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依据该理论,中国政府选择了“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故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是,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刘柏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3):153-155
宏观经济框架下不同经济指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颇受关注.本文通过离散选择模型,分析检验了利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状态的概率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根据现实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内生属性.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货币供给量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和完善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调节机制才是实施有效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09年初,面对金融危机在全球继续蔓延的严峻形势,全球联合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救助计划和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国家开始率先踏上复苏之路,并刺激全球各类虚拟市场连续反弹.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把经济带入滞胀的泥沼,虚拟经济的快速反弹能否带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调整"成为全球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全球经济失衡需要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需要升级,美国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更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9年初,面对金融危机在全球继续蔓延的严峻形势,全球联合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救助计划和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国家开始率先踏上复苏之路,并刺激全球各类虚拟市场连续反弹.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把经济带入滞胀的泥沼,虚拟经济的快速反弹能否带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调整"成为全球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全球经济失衡需要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需要升级,美国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更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2015,(4):15
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今年的货币政策表态依然含糊不清,但对于"审计美联储"这一议案,耶伦直接明确地表达了否定意见,在这一点上她无疑是正确的。耶伦表示,美联储目前已经审计过度。来自共和党参议院兰德?保罗的提案还要求赋予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不加限制的审计权,督查美联储所有货币政策。她说,"如果从20世纪70年代起过会就过度介入,那么前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抗击通货膨胀。"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最终会伤害到全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提振经济,刺激出口,一些国家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释放货币流动性.近期,主要发达国家更是加速了央行的印钞机,加大了货币供应量,加快本币贬值的速度,"货币战争"一触即发.那么,在全球"流动性"泛滥,货币供应量不断堆积的情况下,对纺织行业将会受到哪些影响,行业又将如何应对? 一、货币超发现象严重 从2009年起,美国接连推出了4轮定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美联储购买债券的方式持续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而日本则是在去年底,提出了"效仿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采取无限额货币宽松政策,力争使日本通胀率达到2%~3%,以击退通缩和提振经济."日本的举动让不少经济学家怀疑世界可能陷入货币战争的境况.  相似文献   

7.
2001年的形势和行业工作重点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2001年的工作意义非常大.从当前国际经济的形势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上看,有利条件很多,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和贸易仍呈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运行势头良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是可能的.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进一步拉动相关行业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九五"计划和2000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将为新世纪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防欧债危机再次发酵,欧元区各国主要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搭配来刺激经济以及改善财政状况。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的风险一再加大,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则让萎靡不振的欧元区经济雪上加霜.两者的叠加很可能导致欧元区在未来陷入滞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危机,欧元区亟须对当前的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政策进行反思。另外,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需求管理的缺陷,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只有更好的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起来.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高速增长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间的双向协调、利率市场化、国债买卖和一揽子汇率制度等政策的变化来调控宏观经济,进而达到稳定增长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武 《中国纺织》2005,(3):62-64
年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明确提出: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以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已经结束历史使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稳中求进",正式转向"进中求稳".  相似文献   

11.
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特色与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协调经济发展新阶段.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在政策和效果上都具有了新的特征,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这个巨大的无形资产推进战略的实施,通过"开发"构建区域经济吸引力,然后通过"开放"集聚外部资源,闯出一条内外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2011~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经济增长率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中期趋势。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这两大最终需求仍然不足,同时,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才刚刚开始。经济增长调整的压力仍然很大,不大可能出现"持续回升"的趋势。预计2013年GDP增长7.5%左右,物价增幅继续放慢,但结构调整过程将有所加快,即呈现"增长放慢、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型发展特征。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相对于2012年三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放松,2013年货币政策应有所收紧,宏观经济政策将更加突岀财政政策的作用。我们建议应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戴相龙说,中国已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扩大金融开放。   为此,戴相龙表示,今后将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要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及时调节货币供应量,积极引导信贷投向,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防范…  相似文献   

14.
正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相比,政府其实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中国的诸多事情,都很拧巴。比如,大量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高端却严重不足;比如,明明货币非常充裕,但是很多实体经济部门缺钱,但是,一放水呢,房价先涨,实体经济连汤也喝不到。近期,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遇到了相似的"结构性"拧巴问题:一方面,中国现在货币面根本不紧张。根据本周央行发布的报告,预计全年M2的增速依然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从低谷中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又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经济、政治与自然方面的大事件,包括美国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突尼斯、埃及政局动荡,日本大地震与海啸等。世界经济未来的不可知与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版图中位置甚微的亚麻,却是我国纺织系统中国际化色彩最浓的纺织品原料:美国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亚麻纤维与纱布的价格走向,突尼斯代表的北非地区  相似文献   

16.
央行前期出台的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六大措施,避免中国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并指出: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但要防止急刹车.  相似文献   

17.
"需求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需求侧管理"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需求侧管理是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多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均主要在投资与出口两个方向上用力.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政府利用需求侧管理先后克服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其已成为过去一个时期我...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武汉调研时表示,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现在,温总理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显然与当前经济形势呈现下滑趋势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中国2005年一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最新数据,结合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新动向,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 )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型和价格型)对中国不同区域(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使用可能带来的差异进行了经验检验与测度。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带产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响应的敏感度按东中西递减;中部经济带价格相对东西部经济带对价格型工具利率更为敏感,三大经济带价格对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冲击的响应的差异不明显;汇率工具在各经济带间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敏感度和强度随东中西递减。最后文章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5能源趋势     
2014年12月25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会上作题为"适应新常态落实新举措努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宏观经济层面,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有关分析预计,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体制改革为主,全年GDP增长可能为7.2%左右。在此背景下,能源行业改革和发展的走向吸引着多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