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粒粒普普通通的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却被一位叫罗红柱的山区农民通过开发和生产魔术般地变成一幅幅灵动飘逸、具有独特效果的粮食书法艺术作品。仅一斤普通粮食经过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在市场就可卖到成千上万元。其作品不但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就连国外友人也纷纷抢购收藏。面对外国人要出几百万买他的技术,他却毫无保留地把粮食字生产技术传授给中国的贫困人。在他的帮助下,已有十多位学员走上了致富路,有挣几十万的,甚至还有挣上百万者。当他热心扶贫帮困的事迹被几十家报刊媒体作了连篇累牍的专题报道和评论后。罗红柱,这位有着突出贡献的农民艺术家也在三秦大地被人们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风格的背后     
王晓佳 《商》2013,(22):328-328
人们总会去判断和归类艺术家所做的作品的是什么风格的或者有什么倾向性。而艺术家在思考作品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将其作品合理化,只有这样这个作品好像才能让人满意。艺术家用他们了解的手法一直不断练习并用已掌握的熟练手法或思维方式,去做他们的作品。每一个作品好像都是上一张的延续,这也让观看者有能力识别出好像这是谁的作品的一样,作品好像会说话,也许就是这样,产生了“风格”这个词。并且在它的背后好像存在着某种时间或事物的牵连。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性别意识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而对于很多女性艺术家来说虽然作品中呈现出性别的影响,但她们的性别意识其实是"不自觉"的,她们只是在"自觉"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女性意识,这种对待"性别"的"不自觉"态度是健康而又自然的.对女性艺术的评论需要男女评论家的共同参与,以便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荷兰画家梵高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立体画派的创始人,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梵高和毕加索这两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他们每个人都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作品也都售价不菲。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有着鲜明的不同:梵高贫穷而死,他才华横溢,命运却如此悲惨,生前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死后人们却竞相高价拍卖,一幅《加歇医生肖像》竞拍出8250万美元的天价。  相似文献   

5.
音乐具有三度创作的艺术环节.它除了一般艺术所具备的创作和欣赏这两个艺术环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音乐表演。只有通过音乐表演才能更好地将作者的作品展现给听众,让听众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根据自身的修养及见解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这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既影响着听众对作品的理解,也影响着作品的流传。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3,(3):40-43
赵无极这位自上世纪中叶远渡重洋并最终定居法国的艺术家.以其东西合璧、极富国际视野的抽象艺术,享誉世界。赵无极的作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好的流通性.根据Artnet提供的数据,仅在2011年,他的作品成交总额高达113亿美元,继2010年的5,0527万美元后.再度卫冕.成为在世华裔艺术家中的“油画之王”。  相似文献   

7.
王宁  王庆 《商场现代化》2007,(7S):236-236
室内环境设计作品中,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图,红色是许多人钟爱的颜色,也是近年来的流行色。红色运用得当,设计作品会呈现高贵、大气、喜庆的气质,而运用不得当,也会俗艳、甜腻、令人躁动。  相似文献   

8.
小柯 《市场周刊》2011,(4):74-77
1962年,村上隆出生在东京,他是一个数字和商业媒体艺术家。单是他把高艺术和低艺术完美的合并的才华已经征服了成千上万的fans,更别提及他融合了两种艺术后的作品在商业界上有多热销了……  相似文献   

9.
屈佳佩 《商》2013,(9Z):252-252
约翰·契弗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郊外契诃夫”。他的作品主要展现了20世纪中期美国城郊中产阶级的精神与道德。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对约翰·契弗作品的评论文章,但是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并不多见。本文着重分析约翰契弗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分析理解契弗的女性观,旨在为读者提供欣赏契弗短篇小说的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书香萌递     
【导读】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末期富有叛逆精神的天才艺术家。他的创作有戏剧、小说、诗歌、评论、散文及童话等。作为一个惊世骇俗地推崇“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宣称“艺术就是撒谎”的唯美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11.
市场之手是万能的。有了市场.才开始了买卖关系:买卖关系形成之后.才有了城市:唯有城市发展之后.才有了文化:唯有文化得到光扬之后.我们才能够观赏到绘画、雕塑以及所有其他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近几年.多亏了市场,人们才如此关注艺术.媒体报道随处可见.评论文章更是令人称奇。以当代德国莱比锡画派的代表人物马蒂亚斯·魏施尔(MatthiasWeischer)为例.他出名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家艺术馆在大型会展上展示过他的作品.他之所以出名.得益于他的作品在一个拍卖会上以高于  相似文献   

12.
艺术应该如何去展示社会生活,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艺术品和它的消费者之间应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一种艺术手法入手,对此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日伦敦一艺术家的充气雕塑作品在公园展出时,由于受一阵强风的影响,充气雕塑脱离了地面固定的地方,被吹上了天,落地后致两名妇女死亡,一名三岁儿童重伤。根据英国《工作场所健康安全法》,该艺术家被捕入狱。该艺术家名叫MauriceAgis,今年77岁。其雕塑作品名为“梦幻空间”,该雕塑曾在世界巡展,占地相当于美国足球场地的一半,高5米,由塑料制成。当人们置身在雕塑构成的迷宫时,雕塑会随时变换色彩。据悉,在悲剧发生前,近30个参观者都曾置身其中。  相似文献   

14.
《市场周刊》2008,(2):105-105
陈丹青无疑是2007年秋拍中的“SuperStar”,他的两幅作品《国学研究院》以及《西藏组画——一牧羊人》以超高价收场,创下自己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同时使自己荣升为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中价格指数最高的第一人。“寸画寸金”都低估了陈大画家的实力,他的价格指数足足上涨了20倍。在2007年11月29目的北京保利拍卖中,他的《国学研究院》拍出了1344万的高价.仅仅两天之后,  相似文献   

15.
提到吴冠中,上点年纪的人知道他是中国现代绘画界的元老,属于"国宝级"艺术家。而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一定知道他的《交河故城》拍出过4070万元的天价。2008年3月,这位年近九旬的老艺术家以其2007年创作的部分新作品,开始了一位老艺术家与798这个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0)
现在正处在互联网大经济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全民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潮流。在线评论是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兴的评论方式。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很多,本文基于人际吸引理论,从评论者背景相似出发,探讨其对在线评论与顾客购买意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于曹郁,我是先认识了他的书画作品而后才认识了他这个人。听别人说,年轻的曹郁头上有很多职衔,他每天都很忙碌,在各种事务中游走,很是不简单,是个了得的人物。我当然清楚这类评价所包涵的意思,但是站在曹郁的书画作品面前时我却很难先入为主地顺从人们对曹郁已有的判断,而欣慰于结识了一个新的极富才华的艺术家,或许真如人们所说,  相似文献   

18.
袁岳 《商务周刊》2010,(7):22-22
雕塑家任军把水作为城市公共雕塑的主题,开发出“上善若水”系列水形巨幅城市雕塑作品,其中水七号与水十号已经陈列在加拿大冬季奥运会场所。我的视野倒不只关注水雕塑出现在奥运会这样的场合说明中国艺术家作品受到的认可,而更在于以水的造型来作为公共艺术品的意涵。任军说,他的水作品是有哲学意味的。而我则体会的是水的形体作品作为城市雕塑作品在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荣 《中国拍卖》2015,(1):20-23
2014年秋拍北京匡时书画夜场仍是藏家关注的焦点,以3.9亿元领衔拍场;艺术家个人专场连创佳绩,年轻艺术家作品备受追捧,多人作品创下拍卖成交纪录  相似文献   

20.
李毅 《中国市场》2007,(9):108-110
见到时斌,是在他798的画廊里。在这个北京著名的艺术产业集散地,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品得到了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平台。然而纵是一池碧水,也需要一颗滴落的水珠来显示它的活力。在798,时斌和他的画廊就是这些水珠中的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