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推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中。强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3.
一、作业成本法定义作业成本法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所创建的。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企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的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相似文献   

4.
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  相似文献   

5.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具有成本管理方法的一般特性,即需要以成本数据的采集为基础,要遵循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同之处在于在核算成本时增加了"作业"这一中间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法又名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对成本对象进行成本追踪来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一种成本核算、管理和分析的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要的全部作业成本总和,实质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和组合费用,最后形成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8.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再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作业成本法把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都作为消耗作业的成本,使得产品成本计算范围更广、更精确,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因此被很多发达国家企业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一、作业成本法与高新技术企业概述(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耗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当今风靡全世界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特征与遵循规则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作业成本管理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中存在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费用的总和。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计算的作业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作业对象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作业成本法简介作业成本法亦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成本法、作业成本系统,以作业作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与管理,需要分析成本动因。本方法的核心是作业,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确认、计量耗用资源的全部作业,对于已消耗资源的成本采用准确的方法分配到具体的作业,分析并选择正确的成本动因,最后各成本计算对象均接  相似文献   

15.
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将之作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和计量,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归集到作业上,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ABC法是作业成本法的简称,即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ABC法是针对传统成本计算而衍生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  相似文献   

17.
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中心.把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及耗费的资源情况.将资源成本与作业量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我国的大多数纺织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必须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入,问接成本比例高.需要经常进行计划、管理和调整。因此.本文提出纺织企业应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有效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丽 《中外企业家》2014,(2):84-84,86
在日益进步的会计技术改革这个大环境之下,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相比之下有很多优点,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首先将企业耗费的资源分配到作业上,再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上。由于引入了“作业”这一载体进行成本的分配,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更客观地描述了资源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使成本核算的结果更加准确。本文主要对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  相似文献   

20.
一、作业成本法(ABC法)的"二维"成本观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二维"成本观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成本面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面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动因是指导致对于资源消耗变化、影响质量和周期时间的任何事件和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