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爽舟 《经济师》1997,(2):64-65
<正>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工进入国有企业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过程,因此研究国有企业同农民工的关系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用工吸纳机制是同整个国家的资源分配和社会组织制度相一致的,或者说企业  相似文献   

2.
推行资本委托经营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资本委托经营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平衡各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要确保资本委托经营制度运行绩效的重要前提。本文探讨资本委托经营制度中几种主要的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抓大放小"政策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多年改革实践的产物.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涉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有时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把握方向、加强引导、促进调整是落实企业"抓大放小"政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易石宏 《当代经济》2009,(19):36-37
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必须实现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到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转型,在这一转型时期里,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创新,就是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养老金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养老储蓄计划.  相似文献   

5.
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制度改革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如果改革一方面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另一方面又需要依赖既得利益者自行削减其利益,制度改革就会出现"制度悖论"。我国户籍制度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已跨越"帕累托改进"阶段并进入了"存量利益"调整阶段。目前,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不但诱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博弈困境,而且引致了制度改革的"制度悖论"。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保障农村户籍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镇不合理的户籍利益、引导市场逻辑的差异化利益与规模性(地区性)的户籍利益为思路,全面协调并重组户籍利益;通过构建顶层约束机制、大城市的联动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分摊机制以及其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户籍利益协调与重组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一种较好形式 ,也是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的目标模式。于是 ,人们把解决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都寄希望于现代企业制度。其实 ,现代企业制度也只是一种企业制度 ,并不能解决诸如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国有企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 ,还需要依据法制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绩效的国有企业员工薪酬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薇 《当代经济》2009,(12):62-63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是企业人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国有企业的人事改革过程中,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现有薪酬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员工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关系,探讨三个主体的行为和策略选择特征,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本质上是通过宏观层次的"选择"和微观层次的"突变"而逐步达成进化博弈均衡的动态过程.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兼顾三个主体的利益;保证宏观"选择"机制的健全;鼓励微观层次的"突变".  相似文献   

9.
1引言推行股份制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而股份公司的代理机制则是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公司代理机制是指处理投资者与公司高层经理关系的一整套制度,简单地说,也就是投资者如何有效监督和约束高层经理行为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以及本世纪初的未来十多年里,将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两权分离(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分离)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不断深入的产权改革同时意味着激励制度的改变.另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加入WTO,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产权改革又面临较大困难,国有企业出现了"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新老问题,使得国有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均未得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从而使得企业效率低下,举步维艰.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激励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企业的经营者能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维护所有者的利益,逐步改善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理论中,也就是所有者与管理者、所有权控制权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造成的。为了解决这种代理问题,人们设计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一方面这种监督是要付出成本的,很多情况下,由于监督成本的高昂,委托就会弱化甚至放弃监督,从而导致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一个重要思想是: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并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这是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要决择,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个人体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内部管理并重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企业制度。我国要建立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规范的企业制度。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角度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内部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组织变革是企业组织为了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对自身进行优化和完善的过程。经过近3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经历了由传统的单一国有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企业制度的变迁迫切要求国有企业进行组织变革。论文试图从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并对国有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杨斌 《经济论坛》1995,(16):14-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而产权多元化被认为是公司制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这一设想在改革实践中碰到了许多困难:由于目前国有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不佳,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较重,吸收外来法人投资的条件不成熟;国有企业的资本负债率普遍较高,在自有资金尚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很难有动力将自有资金投入自己难以控制的外部企业;对于效益良好的国有企业来说,操作中则未必愿意将经济利益与他人分享,更何况投资主体多元化还会造成经营中合作与协调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只是政府“附属物”,企业缺乏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放权让利改革是国有企业内在“放活”动力机制下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利益如何在国家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改革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国有企业持续盈利、经营者与员工“创富”动力推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但国有企业“创富”改革过程中重效率轻公平、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改革,以“促和谐”为新的动力,减少深水区改革的阻力与内耗,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使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企业与员工持续全面发展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及制约机制等方面遵循科学规则、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公司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中国发展经济与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具体来说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伴随现代化过程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各种新型企业形式的涌现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不仅需要改革公司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作为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制度也需要做出变革.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当前国有企业必须重点实行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王洪岐  李明 《经济问题》1993,(10):36-39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最近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查来看,普遍侧重经营方式改革,而整个企业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与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追求最大利润目标行为能力、严格约束机制等微观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都在运用MBO这个工具,进行着产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用之解决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而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则是用之解决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即"产权归位"的问题.笔者却认为,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没有推进到一定程度,即不能解决实现MBO的制度障碍问题,则在中国实行MBO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正是基于此来探讨目前在中国实现MBO将面临哪些制度约束,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制度约束,以确保用最小的风险来获得MBO这种制度安排为产权改革探索带来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以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是国有企业组织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过程。入世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向就是要在较低的制度耦合成本下,打破原有秩序,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引入负熵流,提供一种高效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从而使市场中的国有企业形成类“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完成不发达经济系统向发达经济系统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