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在自然界,草原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生态位上介于湿润的森林和干旱的荒漠之间。草原生态系统和其它生态系统一样,在外界自然环境变化或人为因素干扰下,不断发生生态演替,可能演替成森林或农田,也可能演替成裸地和荒漠。利用生态系统这种动态变化的属性,进行合理的人为干预,就可以使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朝着有利人类的方向发展。变草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世界上的草原主要有欧亚大陆草原、北美草原和南美草原这三大片,其中以欧亚大陆草  相似文献   

2.
以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谢高地等人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利用2005年的研究区专题绘图仪(TM)遥感影像数据和单位面积平均产草量数据,评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计算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文化娱乐等9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得出结论:(1)200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63.41亿元;(2)草地服务价值占到研究区总服务价值的80%,其平均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高于耕地和荒漠;(3)生态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价值差别较大,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16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评价问题。本文应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准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TOPSIS模型,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借鉴"虚拟土""虚拟耕地"等理念,创造性地提出"虚拟草原"概念,通过运用当量因子法、构建横向补偿调节系数及优先级公式,得到省际横向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对2004—2017年各地区支付/受偿金额进行测算,同时确定其所属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14年间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受偿区和支付区分布一直较为稳定,虚拟草原呈现"北土南流"格局,总受偿和补偿资金均呈逐渐增多趋势,但优先受偿区及优先支付区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优先受偿区为内蒙古、西藏等地,优先支付区为上海、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6.
高娃 《时代经贸》2012,(20):63-64
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8%,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草原有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草原也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草原在促进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草原的退化、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致使赖以草原发展的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视角,在横向制度层面上,探索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及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草原财产权与草原环境权,认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原因,即草原权属不清和责、权、利不明所致。我们应正确认识草原的自然资源属性及生态价值,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从而实现草原三价值之间的平衡,完善草原保护利用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目前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的经济学基础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如何从经济学角度来选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对象,才能保证结果的可信性。同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存在的难题和困境,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稳定性较差,人类活动更加频繁,功能和结构不完善,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城市生态建设,逐步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健康已成为生态学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目前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很多,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进行了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是同一层面的意思,一个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或者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农业生物、合理的时空结构、清洁的生产方式,以及具有适度的生物多样性和持续的农业生产力。文章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研究生态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重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健康已成为生态学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目前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很多,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进行了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是同一层面的意思,一个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或者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农业生物、合理的时空结构、清洁的生产方式,以及具有适度的生物多样性和持续的农业生产力.文章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研究生态系统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应该重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社会利益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要建立起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建立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的价值理论。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看,一切能增进人类利益的社会生产与自然活动,都是价值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都具有价值,因此价值的分配,应快包括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企业范式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企业不仅是经济实体,而且是生态经济实体,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无论是经济人假定,还是“新经济人”假定,都存在根本性缺陷,不可能实现人类最高利益--生态利益。为此,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说,即社会生态经济人假定,从而确立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的现代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13.
杨方东 《经济师》2008,(2):33-34
文章在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经济与环境冲突的固有规律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学假设。为下一步解决其发展模式奠定不可或缺的条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发展竹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竹产业是云南很有希望的潜在优势产业。竹子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云南应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竹产业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生态经济建设带动产业开发的路子,实现绿山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超 《经济师》2007,(3):8-9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人类实践负效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甚至畸型发展引起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的。从现阶段的认识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体”,可持续发展是“用”,后者是前者应用的数字化体现,但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的发展观念以“线性”模式向系统性模式突破时的临界状态。从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方向性”与“非方向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非常重视“可持发展”的非方向性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弱持续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整合为基础的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官田湖区内实行“渔牧结合,种养结合,治湖与治虫、治穷结合,鱼、草、牧、果、沼协调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湖区水陆相洲滩低地开发治理模式的作法及经验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为类似湖区的生态建设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强劲,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又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通过实施确立新的经济发展观、树立新的资源观、建立生态产业、完善支持保障体系等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足迹是定量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人类需求与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的颇具操作性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了成都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状况,并与2007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的SWARM博弈仿真模拟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晔  叶民强 《财经研究》2002,28(1):57-63
本文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预警问题。文章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使用SWARM软件平台来模拟实际的区域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实现对系统中的警情的实时监控,建立起了基于SWARM的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