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农产品贸易ARIMA模型的建立及预测:2009——201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特点,构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ARIMA模型,对2009-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所构建的ARIMA模型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平均顶测误差仅为3.291%和3.248%,达到了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效果;2009-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持续双增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大于农产品进口增长的速度;同时,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但逆差缺口呈现缩小态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颖 《技术经济》2009,28(8):87-92
本文阐述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呈总体扩大趋势。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次,中国对东盟主要农产品贸易逆差国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再者,主要出口农产品形成的贸易逆差是构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下降,东盟主要农产品贸易逆差国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也是引起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数字     
《经济导刊》2008,(6):5-5
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贸易由去年同期4.6亿美元的顺差,变为36.6亿美元的逆差。贸易逆差主要是因畜产品贸易逆差增长以及食用油籽与食用油进口量增长所致。其中,大豆进口同比增长36.1%.畜产品逆差更是增长了74.4%。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元差额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娥  朱晶 《财经科学》2015,(10):74-81
本文从贸易的种类差额、数量差额和价格差额角度,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不同农产品类别及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三种差额的表现,预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发展趋势.建议对不同产品区别对待,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应在满足粮食自给率前提下,继续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但应注意避免农产品贸易来源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出现大量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本文利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汤姆和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主要的贸易形式为产业间贸易。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企业能得到最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6.
从日中贸易战看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巧珍 《经济问题》2001,(11):47-49
以日中贸易战为基本背景,按照WTO的法律规则,对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事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严重违背了WTO规则,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体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产生较大影响。由此讨论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非关税贸易壁垒巳被各国广泛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其实施的效果如何量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运用1995年~ 2010年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HS6分位农产品进口需求弹性,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非关税贸易壁垒进行了量化.量化结果揭示了现行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因保护效果差异而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今后可以结合农产品特征适当地调整政策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8.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入世以来,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非常迅速,但主要表现为中国进口规模的快速扩大,201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达39亿美元,占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的85%,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但受中国进口关税和配额的约束,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占其产量的比重仍然维持  相似文献   

10.
发展服务贸易 成就贸易强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粤 《时代经贸》2005,(3):37-41
2004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尽管服务贸易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服务贸易的逆差趋势不但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在逐年增强。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56亿美元,2001年服务贸易逆差593亿美元,2002年服务贸易逆差678亿美元,2003年逆差进一步扩大到857亿美元,2004年全年贸易逆差预计超过100亿美元。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其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呈阶梯状递进。服务贸易以其巨大的贸易利益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受到所有贸易大国的重视。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也必将成为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