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浪 《乡镇经济》2014,(3):29-32
财政分权体制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出发点和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先后经历了由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到财政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演化过程,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在财政分权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自利性行为的内涵及特征,并分析了其具体影响的表现形式。通过研究得出克服政府自利性的三大路径的结论:一是构建约束政府自利性的制度安排,二是合理界定政府职能,三是加强政府官员行政伦理素质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当前征地己经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与政府对立最激烈的方面之一就是土地征用问题.土地征用出让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征地出让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从而提出优化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跃龙 《浙江经济》2004,(15):28-29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必须以市场经济模式推动土地征用工作。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使用,使失地农民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使社会更安定,经济更繁荣,政府更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征地己经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民与政府对立最激烈的方面之一就是土地征用问题。土地征用出让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征地出让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从而提出优化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倪羌莉 《乡镇经济》2010,1(2):73-7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作为流转形式之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势,实现了农地利用效率目标和集体福利目标的统一,在农地流转中显示出较好的绩效作用。因此,文章以江苏省如皋地区土地股份合作制为典型,探求股份合作制中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办法,以求更好的推广这一制度,实现好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6.
杨宏宇 《宁波经济》2006,(3):26-27,39
在对当前农村土地征用信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征地信访的主要特点、内容和成因,并结合当前农村征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睿  张利云  邹蕴 《黑河学刊》2012,(10):186-18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因土地征用而导致的系列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却普遍缺乏从宗教视角来分析土地征用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为例,从宗教视角,初步探讨了宗教因素在回族穆斯林聚居区土地征用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尝试提出纳入宗教因素考量的有关土地征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地产权为核心,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展开立论。首先分析土地征用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绩效,接着讨论土地征用制度的约束条件和制度变迁的动因及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以城乡土地产权对等、城乡土地市场统一和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为途径,以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和分享城市化成果为目标的土地征用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安全阈值,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000-2008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并对黄山市历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态势,提出了维护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利益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公民个人利益最终的价值取向,它是对一定区域内不特定的大多数人需要(利益)的一种满足。各国均在法律中专门规定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是土地征用权行使的合法依据和前提。今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重构应坚持公益性、合法性、公平性等原则,统一法律规范,明确法律规定,完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财政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已经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欠发达地区降低经济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其次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各地的资源、地缘、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借助国家分税制、土地制度以及官员政绩考评机制等制度层面的改革,为欠发达地区降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利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03-2007年<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探讨了土地市场宏观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广东省清远市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适应产业发展理论及促进农民非农化方式等方面的建议.旨在为实现土地的有效供给,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实现城镇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芳  岳隽  马凯 《特区经济》2012,(2):52-54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边界不断从中心区向外扩展延伸,城中村得以产生,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二元结构。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中村改造是存量土地盘活的主要来源之一,改造的核心则是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整合和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个制度的缺陷日益凸现,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权益。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与消费的不协调,我国的土地征收和由此出现的失地农民现象日益严重,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笔者运用博弈理论对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利益均衡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博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汤米娜  杨智旻 《魅力中国》2011,(21):313-313
在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对土地利用产生巨大影响,针对长沙市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土地二次开发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既是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又以“经济人“的身份参与到利益重构中。由于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使得土地二次开发不同主体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地方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对二次开发产生阻碍,规避地方政府的某些利益成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将农村转变为城市,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忽澜 《北方经济》2012,(Z1):116-117
正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居民搬迁安置情况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在乌达区淹没范围包括乌兰淖尔镇和滨河西区部分区域,涉及1948户、5702口人。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点工程,是公益事业。涉及移民搬迁的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总体按照《乌达区城乡一体化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乌达段征迁安置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补偿标准和操作办法开展淹没区居民搬迁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征用日益成为焦点问题。该文以1934年3月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建厂征地为例,对民国时期建厂征地问题进行了探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征地过程中采用了经济补偿和佣工补偿的方法,当地政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该案例中,企业保障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充分尊重了当时的土地政策与法规,顺利实现了对土地的征用,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