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利息的本质和特征利息的性质问题是利息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各种经济理论对利息的性质都有自己的界定.至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利息性质界定有如下几种:(1)利息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2)利息是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货币的时间价值;(3)利息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4)利息是货币资金买卖“价格”等.表面看来,这几种界定各有其合理性,但细究起来,对利息的性质仍未完全明确.第一,“利息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这种界定是以马克思的论述“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特殊名称,特别项目”为基础而得出的,即社会主义利息来源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  相似文献   

2.
(一)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的比率。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利率的升降决定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贷款收取利息,是促进经济核算的一种方式;利率的高低是根据客观经济条件和国家对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1985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有30多人参加的全国农村信贷利率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就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率的必要性及其本质,利率的作用与特点,制定利率的依据和原则,现阶段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和任务等四个专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利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本质 (一) 社会主义利息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利息和商品、货币一样,同属于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不同的利息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独占,工人所创造净增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构成剩余价值,而利息是从剩余价值中分割出来的.因此,利息具有剥削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所有,劳动人民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5.
学习《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论述,尤其是学习其中的利息学说,有助于剖析社会主义银行利息与资本主义银行利息的异同之点,使我国农村信贷利率的改革工作有所参照、有所借鉴、有所遵循。一、利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增殖利息从何而来,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性,还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所创造? 的确,从形式上看,“创造价值,提供利息,成了货币的属性,就象梨树的属性是结梨一样”(《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1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者同)。“货  相似文献   

6.
<正> 银行贷款的回收形式,表现为利随本清,利息内扣,利息搭帐,还息挂本,还本挂息这五种形式。对亏损企业的贷款采取哪一种回收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造成企业亏损的具体原因,作出适当的选择,才是明智的。《福建金融》1988年第3期发表林文畴、应安华同志《对亏损企业实行“还本挂息”方法的探讨》一文,引起深圳特区同行的强烈反响,因为特区同样面临对亏损企业的贷款回收形式选择问题。“还本挂息”一文中某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还本挂息”与国家经济政策问题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对亏损企业必须计收利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7.
《上海会计》1992年第4期刊登了李玉生同志《我国贷款利息支出渠道亟待改变》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文章认为“将利息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原理的”“改变企业利息支付的渠道,有必要把利息从计入成本改为在企业税后留利中支出”。笔者认为这一见解,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值得商榷的。谈点刍荛之见,与作者及同仁切磋。 一、利息计入产品成本是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的。 《李文》认为企业把利息计入成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和利息理论不符”。笔者认为这一见解没有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8.
实行农贷按年结息,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好处多,有的认为好处并不多.我县是全面推行农贷按年结息办法的,有实践体会,对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农贷结息,从“利随本清”到“按年结息”,是农贷工作中的一项改革.有的所、社在推行实施这种办法中,因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仍实行“利随本清”的办法.但从长远看,从银行、信用社内部的经济核算看,实行“按年结息”的办法是势在必行的.按年结息办法好处多还是少?必须弄清为什么要实行按年结息?一是核算的需要.今年在信用社会计科目中增设089“盈亏调整”这个科目,并开设应收未收利息、应付未付利息、呆帐准备金三个帐户.通过分录调整增、减当前盈亏.根据这一精神,应收未收利息将会由表外核算转入表内科目核算.二是企业经营管理增盈减亏的需要.作为信用社本身来说,银行对信用社实行按年结息,而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仍实行利随本清的话,逾期、未到期的贷款所欠的利息,则要用其他营业收入来低偿银行的贷款利息,不利于核算,农贷的发放,不论在存差社或贷差社来说,每年都允许有一个差额,贷差社的差额经营成果则反映不出来,存差社的差额与定期储蓄的应付利息是否平衡,都要通过应收应付利息的计算,才能说明当年是盈余或亏损.我县大巷信用社83年年底各项农贷余额为100.  相似文献   

9.
沈炯 《新疆金融》2004,(10):22-23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突破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二是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科学地阐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明确地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两种经济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这就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四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统一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五是科学地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使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利率改革的时候,不少同志提出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要把贷款利息支出和企业及职工的利益挂起钩来。为此,应当改变那种把利息支出计入成本的做法,从企业利润中直接分割利息。似乎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真正关心贷款的使用效益,利息才能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做些探讨。主张利息应出自利润的根据是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论述。马克思说:“借入者是把货币作为资本,作为会自行增殖的价值借来的。……它要通过使用才自行增殖,才作为资本来实现。但借入者必须把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即当作为价值加上剩余价值(利息)来偿还;而利息只能是他所实现的利润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资本论》第三卷第395页)利息既然是利润的一部分,那么显然就不应计入成本。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异化热”。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概念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也可以运用它来解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许多现象。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政治上、思想上的异化,而且也有经济上的异化,并且说当前的经济改革正是为了克服这种异化。这就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概念的理解,而且涉及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以及当前经济改革的实质。为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贷款收取利息,属于社会纯收入的再分配,其目的在于利用利息这一经济杠杆;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并鼓励人民储蓄,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利息的来源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  相似文献   

13.
一、全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一)技术方面的差错 1.一些单位不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为了减化会计核算手续,总账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账户,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还有一些单位总账不设“利润分配”账户,而是以“未分配利润”账户代替之。有的单位把购买手机的费用、招待费用列入办公费,资本化利息作财务费用等,造成企业的账实不符和数据失真。 2.会计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记账凭证制作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差,如有的原始凭证内容不够齐全,缺少填制单位名称或审批付款手续,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应附未附原始凭证。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率杠杆的运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调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利率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他们对银行利率的制定、种类的划分以及结息的规定等非常关心,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问: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所谓利息,就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金,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它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经济信用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态。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信用的主体是银行信用。因此,银行利息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社会主义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存放款计付、计收利息,反映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利息只是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四:一是利率:二是信贷收支计划:三是对社会信用制度的管理;四是汇率和外汇收支计划。这四方面都起作用于正确处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者的关系。表现于总量平衡、结构协调和企业效益。 (一)从利率手段来说。 1、利息是劳动创造价值中所增殖的剩余产品的一部份、是从产业利润中分割出来的金融的借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利息就是它转让使用权的价格。利息、股息以及包含在租赁和期货价格中的利息部份,都是按资金分配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  相似文献   

16.
银行利息的性质是由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和质的规定性而决定的。虽然理论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与资本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但是,社会主义银行利息在质的规定性方面即价值实体,究竟是成本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有不同看法的。第一种看法:认为利息就是成本的一部分,利息应计入成本支出。其理论根  相似文献   

17.
1955年第7期“中國金融”上發表了我的“論儲蓄存款利息的性质”一文以后,曾經接到很多讀者來信,提出一些意見和問題。玥在把这个問題再申論一下,供大家参考。为了搞清楚儲蓄存款利息的性質問题,我觉得必須簡單地說明一下利息的發生。关于利息發生的原因,一些反动的資本主义經济学者不是归之于个人主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行业的税收,是地方的重点税源。金融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无论是业务种类、经营管理,还是会计核算,都明显地区别于其它行业。因此,在征收营业税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一、偷梁换柱逃避纳税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逾期贷款三年、二年、一年以上的催收贷款应收未收利息,可列入表外“未收利息”科目核算,不征收营业税。但一些银行却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把当年已收回的贷款利息,作为逾期催收贷款利息核算,有意逃避纳税。如江油市某银行将1997年收回贷款的利息1.16亿元,列入表外“未收利息”科目,少缴税款579万元。19…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不仅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正确规范人们行为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以往我们在讨论确定社会主义利息率的依据时,大抵都说: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银行贷款利率必须小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波动”。如果这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说,也未始不可,但实际上我们是把这一观点作为确定社会主义利息率的全部理论依据,好象是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存在这一现成的答案,因而没有必要去具体地研究现实经济活动中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了。这却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与平均利润的关系时有这样的表述:“利息本身就成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