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通讯     
《金融科技时代》2020,(5):96-101
国务院: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鼓励加大小微信贷投放。会议还提出,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一方面将会增强银行分支行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银行总行层面也会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在信贷额度、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  相似文献   

2.
财经信息     
《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1):127-128
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1年1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会议决定,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3.
发展普惠金融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还能满足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金融长尾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对促进金融资源公平有效配置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监管机构的决策部署要求,国内各金融机构纷纷聚焦普惠金融,着力打造特色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以此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的雨露滋润至经济底层和末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普惠金融服务建设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建设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不论从内部自身条件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农村中小银行都面临着巨大的数字化转型压力。本文在分析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优劣势的基础上,指出其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短板,认为在实施差异化竞争中,农村中小银行应结合乡村振兴政策优势,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立足零售金融,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争取与科技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息和资金利用方面的合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监管部门则需要优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促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推动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的双轮并进,加强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与“三农”等领域呈现出量增、面扩、质优的发展态势,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下阶段如何更好地适应形势需求变化、聚焦解决突出问题,是推动发展质量再提升的根本出发点。部际协同多措并举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协同财税、工商、担保、纾困等配套政策,着力于扩规模、提效率,通过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调整绩效考核、支持金融机构改革等政策举措,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断提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普惠金融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普惠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动力,金融支持是促进普惠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随着众金融机构在普惠道路上的持续深耕,小微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支持,其经营也日趋成熟,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目前金融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过程中的阻点进行梳理,结合四平市实际情况,多维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特别是做好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和培植管理工作,是金融机构落实监管部门小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的要求,也是金融机构立足地方、发展自身和落实普惠金融的服务需要。本文围绕对百色市小微企业金融融资难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尝试探索百色市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政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波 《中国金融》2022,(8):27-28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太原中支”)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人民银行总行相关决策部署,增强政治担当,坚持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引导金融机构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稳企业保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2年1月末,山西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54亿元,同比增长16.3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出4.7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31.81万户,同比增长16.05%;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2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及其金融需求不断提高的局面,中小银行必须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储量大、服务成本低的优势,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发展小微金融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所进行的业务创新,为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0,(1):3-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12月23日在成都考察时的讲话国家会加大对直接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的支持,推动贷款需要的涉企信息共享,完善考核办法,促进大中小银行形成服务小微企业合理分工机制,希望中小银行也进一步提高小微贷款比重。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1.
刘萍  樊巾 《甘肃金融》2016,(7):30-33
文章在综述了测度和评价普惠金融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体现金融机构覆盖率、金融服务便利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金融服务可持续性、各项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就业创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24个指标,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并对白银市4个辖区(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各县区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普遍不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不一、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足、民生金融专项业务类型单一等结论,并提出了完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民生金融产品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重构了传统信贷模式,极大地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促进了普惠小微金融的发展。其中,大型银行普惠贷款规模显著超过地方中小银行,成为此轮小微信贷的主角。以山东省为例,截至2020年年末,该省四大国有银行分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885.7亿元,同比增长63.5%,增速较全省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分别高出27.8个、27.1个和38.2个百分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大行开展普惠小微贷款业务更多出于监管考核压力,是一种短期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功能不完备等摩擦性因素,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与可持续性不强。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的不断重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本文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和金融基础设施等不同角度对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和政策剖析得出四点主要结论: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最大、增速最高;二是农村类金融机构金融覆盖度持续扩大;三是信息不对称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四是要密切关注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领域的风险积聚和商业可持续。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兼顾社会效益和商业可持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提升服务价值、打造差异化特色普惠金融产品等多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传文 《银行家》2024,(3):59-63
<正>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的普惠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台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民营经济高度活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蓬勃发展,金融服务需求十分迫切。通过“民营主导+政府推动”,形成了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台州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相似文献   

15.
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效果,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切实为农户、农村小微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更有质量、负责任的金融服务。本文在介绍湖南省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从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机构治理有待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可持续不强等方面分析湖南省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支农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方式,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探讨运用互联网金融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优势与潜在风险。结合赤峰地区商业银行采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情况,对更好发挥金融科技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视角,分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要困难在于难以有效克服小微企业融资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责任重等压力,而目前对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存在考核激励不够、考核导向不足等问题.为从根本上提升国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内生性动力,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单项考核激励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侯雄 《银行家》2020,(4):128-129
国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据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6.10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7.8%,较年初增长8.24%。但是,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存在短板。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三农三牧等客户的金融服务一直较弱,作为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金融主力,城商行亟须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这些社会痛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视角,通过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审计调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字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够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敞口,进而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数字金融科技的推动下,普惠金融工作中能够利用系统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提出贷款需求的个体或小微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信用评估,从而减低普惠金融的信用风险。并且基于数字金融平台的搭建,社会各界能够自主获取更加多元化的真实交易信息,从而减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在普惠金融工作中融入金融科技,并将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资方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普惠金融的工作效益,促进中小微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金融的基本内容以及政策背景,并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于普惠金融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若干策略建议以期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