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飞 《魅力中国》2014,(15):317-317
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之中,加强宗教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法制建设对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逐步实现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才能为国家发展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和谐、团结、有序的社会环境。本文试图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法制建设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中国特色宗教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宗教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以一种世俗化的方式继续发展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宗教世俗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大背景下,宗教世俗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在思考宗教世俗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对于宗教世俗化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败实践的结果而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它对于规范宗教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江泽民同志很据邓小平区志的特色理论提出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于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明确方针,又是宗教部门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宗教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由于宗教产生较早,在人们…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宗教,其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的宗教,其发展与繁荣更离不开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环境下藏传佛教寺庙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型寺庙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形成的一些新型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从而引导寺庙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宗教狂热反弹现象是宗教信仰背离其本质而出现的一种极端的、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严重危害的异化现象。应对宗教狂热反弹现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组织。  相似文献   

6.
明月 《北方经济》2002,(5):30-32
在当前我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社会里,当代宗教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自觉吐故纳新。这样,才能减少宗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因素,发挥宗教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积极作用。否则,当代宗教就会失去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赵党锋 《魅力中国》2010,(5):159-160
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范畴,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组织形式,它由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所构成。民族则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结成的建立在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宗教与民族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宗教总是某个民族的宗教,宗教以民族为载体;民族总是信仰一定宗教的民族,宗教对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宗教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因素。实现宗教和谐的重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宗教对话,而宗教对话也有多种途径。以往对宗教对话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寻求宗教间的共性的认识层面,而较少讨论共同行动层面。文章认为,各宗教在行动领域上寻求合作,共同开展活动,有助于增进各宗教间相互理解、提升宗教宽容,进而促进宗教间的平等对话。其中,社会工作及其发展是实现宗教时话的重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由于宗教的社会服务与专业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观、行动原则与方法、服务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契合性,也由于新时期专业的社会工作的迅速发展及国家和社会对宗教关系和社会工作的高度重视所带来的重机遇,使社会工作成为促进宗教对话的重途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邪教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邪教打着传统宗教或新兴宗教的旗号,歪曲宗教经典教义,极化教主崇拜,鼓吹末日将临,摧残信教群众身心健康。它的发展蔓延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危害社会稳定,威胁国家安全,已成为社会机体上的一大毒瘤,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0.
闫续金 《魅力中国》2011,(15):371-371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其社会稳定对国家的安全统一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新疆地区宗教信仰普遍,民族众多,如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宗教因素对新疆稳定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宗教的看法可以从历史文化、历史地位、宗教个体、统一战线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研究。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从历史地位角度看,宗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从宗教个体角度看,毛泽东对三大宗教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贯彻毛泽东关于宗教的思想,加强党对宗教界的领导,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宗教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光芒,宗教成为"祛魅"时代的私人事物.宗教发展逐渐的世俗化,但是,宗教与社会仍是紧密联系的,它在社会生活中对政治产生着影响,对民族进行整合,对文化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宗教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对自然产生的理性与非理性认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同时,二者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彼此又存在着对立与同一.本文拟通过对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探讨,说明宗教还不会消失,面对地球上出现的新危机,它将与科学趋向整合,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隋亮 《魅力中国》2010,(5):152-153
对寒教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研究,在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宗教表象中找到被异化的人的本体。人通过宗教想表达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人与宗教在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笔者试图从宗教的人本属性,宗教与人的关系中找到人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还原现实中人的本性,使宗教为人实现幸福生活而服务。  相似文献   

15.
境外宗教势力利用宗教渗透活动对国家的危害,已经严重地侵袭到国家的政权稳固,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全,影响到校园的稳定,危害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推行、国家的政权制度、公共秩序、宗教秩序的稳定,认识境外宗教势力利用宗教渗透特点与危害,有助于社会构建防范宗教渗透的机制,建立反渗透的应对策略,维护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稳定秩序,确保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推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暴力恐怖事件是宗教极端分子打着宗教的幌子所制造的恐怖活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根本不同,宗教倡导的是和谐、和睦的社会关系,推崇的是和合、宽容的社会文化;而宗教极端主义,则歪曲了宗教信仰的本意,以错误的解读、偏激的阐发,诱使人离开信仰的正道,而堕入歧途。面对宗教极端主义频频发动的暴力恐怖事件,须理清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的区别,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和考量宗教的作用,引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通过从人性善恶论、禁欲主义与纵欲主义、今生与来世观念等三个方面分析宗教中的伦理观,可以感悟到宗教伦理思想对反思个人不良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宗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因公民的年龄及身份差异而有所区别:未成年人应接受义务教育,信教公民可对子女进行家庭宗教教育,法律不予禁止;成年公民可依法参与社会宗教活动,接受社会宗教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应接受宗教院校教育,积累宗教学识。在严惩利用宗教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应澄清现行法律对宗教教育的定位,从学校教育和公共宣传两个领域着手,对新疆在校学生和信教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独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崇尚自由与竞争;崇拜英雄。这在古希腊宗教里都有一定的反映。古希腊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宗教的一些要素经过演变而形成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希腊社会和文化精神世界中永存的因素。古奥运会是古希腊宗教特有的仪典和祭礼,尤其是宗教所培育出来的人人平等的人格观念和灵肉并生、身心两全的人生理想是维系古奥运会千年史的精神支柱。现代奥运会正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要使其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以史为鉴,创建奥运“共同信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卢晓东  马欣 《魅力中国》2010,(28):181-182
本文阐述了农民的精神信仰情况以及宗教发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农村宗教的发展特点和原因,并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宗教发展的特点,最后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