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12,(15):114-114
每个人购车都有自己的目的,因此,看车也便有了不同的视角;汽车就是一件艺术品,不同的视角观察,就有不同的体验感触。若这种体验感触够好,就会产生购买的冲动。奔驰就是这样一种车,唯雅诺就是这样一件艺术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视角,产生不同的购买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前管理者口里就常喊:“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并要求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把企业当成家。那么实施效果如何?口号、空话、大话、标语漫天飞的企业大多都昙花一现,甚至很快就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所吞噬。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很多,从企业主体来讲,人是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个企业里的每个人都因为压制情感的宣泄而产生大量的情感垃圾,并且每天都在不断孳生。管理者要像垃圾桶一样不断收集分类,才能化解情绪对工作的负面影响。而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就应该成了垃圾车,需要有更大的容量和处理能力化解中层管理者的情绪垃圾,才能让情感垃圾的处理链循环起来,让所有人都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4.
关于价格的思索一川对于市场经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人从书本学习而来,有的人从国外经验观察总结而来,有的人从计划经济的对立面推断而来,有的人则是道听途说而来.也有人则靠想当然……。虽然不同的理解来由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的相近甚至完全相同,那就是...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打麻将、玩扑克、抽烟喝酒,有的喜欢下象棋,打乒乓球。而我则不同,无论是高考落榜后在村任团支部书记和代课教师的那几年,还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工的这几年,业余时间,都有一个痴心难改的爱好:读读写写。家搬到哪里,书就跟到那里。  相似文献   

6.
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但要把自己本身担任的角色演好,除能力外,角色意识非常重要。现实中,往往有的人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不努力,可就是与成功无缘,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角色意识。任何一名中间层经营管理人员都在工作中担任着管理者、领导者、被管理者、被领导者等4重角色。要想成功的话,那他就必须同时把这4种角色扮演好,缺一不可。首先,要扮演好管理者角色。作为一名主管,管理着10多个人,协调着一摊子工作,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员工管理好,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从而维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圈子     
现在圈子很多,只要打开网站,便会发现不同的圈子都在圈人。不同职业的人都在寻找自己适合的圈子。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进入过自己想进的圈子,有的人进入了很多个圈子,并且在不同的圈子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圈子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但实质差不多。圈子形成后往往会在社会上产生  相似文献   

8.
婷婷 《中国广告》2009,(4):89-91
时尚与艺术家的Crossover常有美妙火花,带来美好体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热衷领域的名牌或流行。因为不属于该领域,就选择无视,动画无疑创造了一个脉络的入口,联系了不同族群的共鸣,当然其中也包括了称作潮流或流行的时尚领域。  相似文献   

9.
老鼠偷油     
赵波 《商界》2006,(2):92-95
对管理问题的诠释,仿佛是多棱镜,不同的表达者描述出不同的镜像——距离真相都有距离。对于管理者来说。他要明白这段距离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也要知道如何在彼此间架设一条通道,消弭由于距离而产生的隔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追逐财富成了人的本能,财富就成了一座围城。有的人千方百计地想进去;有的人明知这是是非之地,却又不肯出来;还有的人是想出却出不去。在财富这座围城前.各种人把自己人性中的善与恶表现得淋漓尽致。谁都知道财富并不等于幸福,但都难以抵御财富的诱惑。有的人在为财犯罪后才了解了财富,有的人在年老力衰时才知为财而悔,还有的人至死都不忘对财富的追求。幸福的人生应该从对财富的理性认识开始。无论你在这座围城之内还是之外,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就会幸福终生。财富是每个人幸福的物质基础。正确的人生应该从理直气壮地向财富这座围城进发开始。人生就是创造财富并享受幸福的过程,创造财富并实现幸福必  相似文献   

11.
蓉晖 《经贸世界》2005,(2):76-77
小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而且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很大的。长大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世的变故,心中的梦想就会越来越小。到了现在,能活着就觉得不错了……可是,只是活着吗?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吗?  相似文献   

12.
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已经成为管理企业的一个有效维度。激励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键钮。按动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来自同事、团体、组织方面的激励,相互之间的激励和自我激励。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要充分认识激励的重要功能,这在实施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任语宁 《创业家》2011,(4):54-55
有些创业公司发展得很好,有大股东支持,有供应链支持,有价格优势,有品牌效应,有渠道支撑…但为什么创始人还有那么多困惑呢?其实这是个心态问题。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行动。心态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就会影响个人的力量,最终影响整个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心态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5.
对于确定的战略目标,不同的管理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而落实到具体执行的过程之后,战略目标的损失就会更多。如何才能把战略目标细化到组织的每个细胞,发挥最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李青卓 《商》2013,(2):271-271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对于世界、社会、家庭、生活和自我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观点、需要与意识,这就是个性心理。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每个人的对事物的看法千差万别,兴趣也不尽相同,需求也迥然有异。世界观上,有人是享乐主义者;有的人是拜金钱至上,有的人秉持艰苦奋斗;有的人不甚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世界观不同致使个性心理也不同。而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个性心理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相似文献   

17.
品牌如人     
品牌的产生并不是你在广告里宣传或许诺了什么,而是你与客户的关系如何。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朋友一样,有挚友,有损友,有自己常见面却不喜欢的人,也有自己虽然不认识却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谈到的人,更多的是茫茫人海中见过面却没有印象的人。这些“人”对人们来讲,有的是好品牌,有的是可以选择却没有忠诚度,有的是不喜欢的品牌,更多的根本称不上品牌,这种关系的形成是由这个品牌与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5,(4):113-119
以下案例,仅供业内人士参考。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一样,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案例。我们希望抛砖引玉,增加更多的案例。仅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前言赠送各同仁:  相似文献   

19.
唐江华 《销售与管理》2005,(10):116-117
不管是多大的终端,超级卖场也好,大型酒楼也罢,都是有一批人在负责、在打理。如果我们跟这些终端的直接管理者搞好关系,多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成为他们的参谋或者智囊团人员,对这个终端的掌控就变得自然而然了。因此,每一个与终端关系处理得好的品牌或企业,都与这个终端的管理者沟通得非常好。以下几个原则可以帮你“掌控”人。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千头万绪的现场工作中,针对所出现的故障及时找出解决方法,是每一个基层管理者经常面对的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能迅速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却做得不够好。这其间有什么秘密?或者,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程式性的方法?管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分析式解决问题法”。 也许你是一位很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已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这样的一些方法。让我们看看“分析式解决问题法”是怎样做的?是不是你也在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