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7年至今,中国汇率水平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理论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结论。文章从外汇市场压力的角度,重新审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四季度整个时间段中中国外汇市场存在升值压力情形比较多见,即从外汇市场压力(EMP)的每个季度的具体数值衡量当时人民币汇率水平可以得出人民币汇率水平存在一定低估的结论,在2005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外汇市场压力情形与之前大不同,中国外汇市场升值压力与贬值压力瞬间转化。这一现象警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需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其市场化进程加快,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未能反映真正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外汇市场开放性和竞争性不足以及中央银行的干预力量仍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加快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完善做市商制度等时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成机制不合理、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不完善、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高度市场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强化相关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逐渐升温。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金融霸权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谨慎抉择,沉着应对,加紧自身改革,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规则不透明、汇率浮动区间狭窄等问题,仍然影响着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影响,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改变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适当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完善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等政策措施是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7.
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比较日元与人民币的升值历程发现,当前人民币的升值与1985年的日元一样都受到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强权势力的压力。但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中国应注重人民币升值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金融监管,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弱化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段时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颇有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会影响到中国国际地位之意。面对这种压力,中国政府在前年的“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真正的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一直坚持这种说法。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到底应该适当升值来满足国际要求,还是致力于完善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呢?本文将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淑慧 《经济师》2005,(12):235-236
近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引发了对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弹性、汇率调整无据可依、维持成本较高等缺陷。因此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相应对策,即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及选择合适的改革时机等。  相似文献   

10.
随 着中国加入世贸 ,中国经济的繁荣 ,一些西方人士感到了不安 ,以至于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以压抑中国的出口增长势头。西方舆论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议论颇多 ,美日等国的官方人士也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对此 ,我国官方重申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及缺陷自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 ,我国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然而 ,现实说明 ,人民币汇率实际上已异化为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制度在稳定我国外汇市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它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央行被迫入市“干预” ,其结果是汇率的小幅波动或者不动 ,从而弱化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也妨碍了汇率生成的市场化。而且这种制度也没有较好地适应我国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形势 ,关于这一点 ,可以从我国外汇储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动地快速攀升中略见一斑。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仅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资本项目仍实行比较严格的管...  相似文献   

11.
考虑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等基本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我国实际汇率和经常账户问题的计量模型,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经常账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并非由汇率低估所致,人民币汇率调整难以根本解决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问题。资本管制放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收入差距逐渐加大是我国1994年以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妥善处理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稳定实际利率、名义汇率升值、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潜在资本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的由本币升值汇率风险而导致的资本损失。文章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该项损失:一是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由于货币错配而招致的现实以及潜在资本损失的角度;二是从以一篮子货币或者一篮子商品来衡量的中国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损失的角度。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面临的资本损失是显著的;中国外汇储备国际购买力的波动显著高于市场价值的波动,尤其是用油价来衡量的外汇储备购买力波动相当剧烈。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stimates 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based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of China’s economy.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MB real exchange rate is overvalued in the period of 1982–1991, but the extent of the undervaluation has an enlarging trend since 2004. Then, we put forward a new theory called “Prior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d apply it to RMB, finding that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need to be appreciated about 20% between 2008 and 2010, and the appreciation range of bilateral nomin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RMB and the world’s key currencies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Policy im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decision makers need to refer to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which i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theories and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adjust it towards equilibrium level and establish RMB “Prior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eanwhile, policymakers should implement a potential objective interval system of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The appreciation range of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USD from 2008 to 2010 may be set between 6% to 10%.  相似文献   

14.
汇率的决定与外汇市场供求、经常账户平衡、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产价格、经济基本面、国民收入及国际收支账户等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从外汇市场拓展到本外币政策深层次协调,从涉外经济拓展到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一个存在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结论认为,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市场垄断程度关系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的结论。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拆分重组、发展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从而缓解部分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6.
冯跃 《经济问题》2012,(9):112-115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就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争议不断。1994年以来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并未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央政府基于国家发展水平就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境地,期望建立健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升值,并使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加重.针对人民币升值是否已经过头以及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这一问题,运用Elbadawi的均衡汇率模型即修正的ER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高估;在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中,贸易条件、政府支出和经济开放度在长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而贸易条件、国际利差和净资本流入在短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应改变过去那种单边升值态势,进入一种双向波动的状态;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国内外利率差、净资本流入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在长期则可以利用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两年多的汇改,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影响.根据传统的汇率理论,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不利.通过分析汇改以来我国外贸状况,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通过对几种重点进出口商品的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影响及成因.  相似文献   

19.
许培源 《技术经济》2008,27(10):85-89
以Faria和Leon—Ledesma简化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为基础,运用Pesaran、Shin和Smith的边限检验法实证分析了1980—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伴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不成立。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对高估的汇率进行贬值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奏,非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阻断了BS效应中价格传递机制的发生。但是,如果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将经历一个升值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总体呈小幅升值态势.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货币政策将突出汇率政策;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展望2007年,对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判断为: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