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强音     
方彬 《中国电业》2010,(10):6-8
伴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国电业》走过了60年的春秋。从《人民电业》到《中国电业》,伴随着电力工业的成长,这本刊物的外观和内容几经调整,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在电力行业刊物中的领军地位以及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锐意求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崔毅 《中国电业》2004,(8):32-34
今年5月,《中国电业》推出专题报道——《电煤恩怨》,对电煤供应失衡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充分肯定这组报道的同时,有读者认为在电煤问题上应该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特别是听取电力业外人士的看法,以避免《中国电业》作为电力媒体在立场上的偏颇。随着夏季电力供应矛盾的加剧,作为联结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重要环节,电煤的产供问题日益凸现,吸引着更多的“眼球”。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资深撰稿遍访电力、煤炭、铁路等相关业界人士,特别是煤炭专家,以电力“局外人”的身份,对电煤问题继本刊《电煤恩怨》专题报道之后进行纵深分析,再度解读“煤电之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业》2006,(1):35-35
在湖南湘西电业局的直接支持下,《中国电业》2005年度“湘西电业杯封面专题有奖策划”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业》2005,(1):27-27
在湖南岳阳电业局的直接支持下,在越来越多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参与下,《中国电业》2004年度“岳阳电业杯封面专题有奖策划”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业》2004,(11):80-80
2004年,《中国电业》杂志在刊物价格上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实现了发行量稳步增长。这样的局面应该说源自于电力行业内外众多读者对《中国电业》的认同、理解和配合。在又一个刊物集中发行订阅时期到来时,我们想对读者说几句发行订阅以外的话题,也就是《中国电业》现在正在实践和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办刊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6.
4月12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电价管理办法后不久。《中国电业》记者就中国电价改革和能源约束等问题,对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中国能源项目的主任经济学家林伯强进行了专访。此前的2004年7月,林伯强曾就中国电力改革和能源问题接受了《中国电业》专访,其对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和电力短缺问题的独到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蒲青 《中国电业》2005,(12):28-29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从一个不起眼的新闻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的东西,这是《中国电业》专题策划的看家本领,从近年来的诸多选题中都可以看到杂志强大的策划能力。2005年,《中国电业》突破传统的宣传报道模式,在关注电力行业宏观决策和重大事件的同时,还精心选择了独特鲜活的企业和人物个案进行报道,通过第一手资料的现场把握、新闻背景的深刻挖掘,以及对新思维和新理念的高度提炼,不仅保证了专题的可读性与纵深度,也向电力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掀起了一股争读《中国电业》的热潮,特别是今年第3期介绍扬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深度报道,在公司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9.
前两年,有关收取预付电费的案件频繁曝光于媒体,《中国电业》也在2002年第1期进行了专题讨论,但究竟该不该收、如何收取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朱成章 《中国电业》2010,(10):19-19
《中国电业》杂志好像是中国电力工业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电业》见证了新中国电力行业60年的历史,《中国电业》记录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内涵和外延。有好几任美国总统来中国时都登临过长城,1972年,来访的尼克松说,“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墙”。  相似文献   

11.
6月29日,二保紧修服务队的灵魂人物——刚刚成为荣誉队长的赵二宝在紧修服务队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电业》杂志专访。  相似文献   

12.
看了《中国电业》杂志第二期论坛的《微时代下供电企业品牌建设路径》一文,文章结合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指出了微时代下供电企业品牌建设的可采取措施,并提出一些有理有据的思考和建议。这对从事供电企业品牌传播人员来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IT经理世界》2013,(22):101-101
10月17日,《IT经理世界》主办的“IT创新中国行”暨2013中国优秀CIO评选活动——北京站巡回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IT经理世界》打造的技术商业论坛的一个了论坛。  相似文献   

14.
更正     
2008年,《中国电业》打造出了一本新刊物《中国发电》,这本刊物在更细分的电力传媒市场以更专业更深入更权威的姿态进入了公众视野。《中国发电》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电力传媒发展的一个高点,更是代表着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第2期《中国电业》封面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缺少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管”一行字。不知是杂志社刻意为之,还是美术编辑疏忽被黑底淹没。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电业》创刊60周年纪念。60年来,《中国电业》与新中国电力工业共同成长,为中国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多方面有益探索,发表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文章,为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60年来,《中国电业》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共同拥有的新闻宣传平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了共和国电力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燕艳 《中国电业》2006,(3):46-47
2001年第4期《中国电业》曾刊登大型专题调查《庐山要做“无烟山”》。4年后,一篇来自庐山的调查表明,江西省人民政府在2005年底前全山基本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承诺。至今似未完全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渝 《中国电业》2005,(1):37-37
加快实现多年来提出的向产业经济刊转型的预期,为《中国电业》赋予更多的研究型媒体和新闻型媒体特征,是《中国电业》2004年的办刊重点。  相似文献   

19.
7月2日,宝鸡下着朦朦细雨,空气中透露着些许凉意。宝鸡供电局局长李生权在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电业》的专访。  相似文献   

20.
张渝 《中国电业》2005,(10):28-29
甘肃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前沿管理成果专题调查《靖远管理模式》在《中国电业》第6期刊登后,其反响之强烈令我们有些始烊不及,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也给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增加了不少接待“负担”。8月下旬,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把国投集团2005年年会的地点选择在兰州,并且组织与会代表到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观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高度评价了“靖远管理模式”,称赞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是国投集团系统的“标杆”,并表示要在国投集团的成员企业中推广这一创新管理成果。传统的电力行业更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引入,更需要在传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对于有志于提升管理水准的电力企业家和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探索,《中国电业》愿意提供广阔的成果发布平台。为此,我们特将各方面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对“靖远管理模式”的分析和评价集纳刊登,供读者参考。由于版面容量所限,我们将各种反响文章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节,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