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1,(1):10-11
中欧达成共识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商务部消息称,在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中欧双方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贸易与投资、竞争、创新和海关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2.
杜建芳 《中国经贸》2013,(15):20-21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 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望双方按照平等对待、互利合作的原则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表示将适时举行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相似文献   

3.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中欧贸易遭遇寒流2012年,中欧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15.6%  相似文献   

4.
资讯     
第二十七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 日前,第27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双方就中欧经贸关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坦诚的讨论,就尽早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促进货物贸易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等五个领域的十多个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欧经贸关系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经济基础良好、互补性强,经贸利益深度交融。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460亿美元,双方在相互投资领域开展了互利共赢的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5.
在日前北京召开的“中欧经贸论坛2005”上,来自外交、经贸、化等各专门领域的专家学和企业界人士,及欧盟使团、欧盟企业的代表相聚一堂,就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品牌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欧盟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同时在经贸方面又有巨大的共同利益。本文分析了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发展中欧经贸关系应遵循的战略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欧盟双方的贸易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断增长的贸易额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双方的贸易状况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中欧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和曲折。回望中欧贸易走过的历程,从反倾销到技术壁垒.从知识产权事件到市场经济地位承认问题.中欧贸易之间不时出现摩擦.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  相似文献   

9.
张敏 《西部论丛》2007,(7):40-41
中欧关系新矛盾 在中欧贸易发展史上,1985年中欧双方签署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中欧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原材料、初级产品、一般制成品逐渐向技术产品、服务贸易方向转移,实现了中欧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产品优势互补,加强了中欧政界、商界和企业界等的多层次往来。2003年中欧战略性伙伴关系的确立,将中欧的经贸合作关系纳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双方在经贸合作上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已成为我国对欧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对陆港地区开行的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效益进行研究,重点考虑和所在地区的经贸联系影响因素,将相关指标列入中欧班列开行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以时间的维度,通过序关系法、熵权法及乘法组合法确定权重后,再采用障碍度模型评价,评价结果侧重了解其开行质量效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行经济效益的重点发展指标是发送箱数、货重和货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11,(23):7-8
为促进中欧贸易的健康发展,巩固和深化中欧关系,配合高访开展有关贸促活动,按照商务部相关部署,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组织“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轻工分团”于10月23日至11月4日前往希腊、荷兰、德国进行贸易促进和商务考察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欧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中欧双方在平等、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合作。双方都认为要加强经济与战略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扩大合作与共识,这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础。中欧关系的发展使得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推动地区和全球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于磊 《中国经贸》2007,(3):50-50
欧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技术进口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地。中欧经贸关系既是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要支柱,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欧贸易流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与扩大,中欧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欧洲内部大市场的建成和完善不仅会影响成员国的生产与贸易,也将影响中欧贸易。本文从欧盟成员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调整入手,在引力模型框架下使用面板协整技术,就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贸易效应、生产效应、经济规模及汇率因素对均衡的中欧贸易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短期在生产效应和贸易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欧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欧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魅力中国》2009,(31):41-42
近期的中欧关系结束了持续十多年的"蜜月期",进入摩擦期和困难多发期。但中欧关系还是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中欧关系的顺利发展是中欧关系的主流。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进行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推动。中国应坚持从战略高度发展对欧关系,千方百计减少摩擦,努力使中欧关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3,(15):24-25
在欧盟积极主导贸易新战略,以及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愈演愈烈之际,如何开拓未来中欧经贸前景,构筑中欧贸易新框架意义重大。 欧盟积极推动贸易新战略 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日益恶化的欧债危机,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一份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战略文件中,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贸易政策走势,被称为欧盟贸易新战略。欧盟贸易新战略包含六大部分,即推进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深化与美国和中国等战略伙伴的经贸关系、启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全面投资协定谈判自贸区战略,以贸易促欧盟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 ,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 2 0 0 3~ 2 0 0 4年之交 ,随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意义深远重大。与此同时 ,我们对此也须有清醒认识。在中国 -欧盟关系中 ,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 ,都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如何使中欧关系具有更多、更强、更高的对称性与互补性 ,乃是双方应共同致力善处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虽然中欧贸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后危机时代”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还将更复杂和更艰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40-40
从G20峰会,到20日召开的中欧峰会,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同时,全球贸易摩擦案件却呈上升之势,其危害不啻于一场新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