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     
《中国经贸》2013,(8):10-12
第二十七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日前,第27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双方就中欧经贸关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坦诚的讨论,就尽早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促进货物贸易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等五个领域的十多个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
杜建芳 《中国经贸》2013,(15):20-21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 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望双方按照平等对待、互利合作的原则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表示将适时举行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  相似文献   

4.
朱小群 《中国经贸》2013,(15):18-19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一大议题就是近期备受瞩目的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问题。根据会后披露的消息,中欧双反已对和平解决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初步一致,将通过协商妥善解决问题。其实,从今年年初起,光伏产业纠纷就使得中欧双边贸易寒风阵阵。但是,中欧所谓的“贸易战”是打不起来的,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是最好出路。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一大议题就是近期备受瞩目的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问题。根据会后披露的消息,中欧双反已对和平解决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初步一致,将通过协商妥善解决问题。其实,从今年年初起,光伏产业纠纷就使得中欧双边贸易寒风阵阵。但是,中欧所谓的"贸易战"是打不起来的,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6.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1,(1):10-11
中欧达成共识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商务部消息称,在第三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中欧双方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贸易与投资、竞争、创新和海关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双方经贸关系发展总体上看态势良好。欧盟东扩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之下,同时在双方的努力之下,中欧经贸关系将得到更加深远的发展。因为加强合作对双方的长远利益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张敏 《西部论丛》2007,(7):40-41
中欧关系新矛盾 在中欧贸易发展史上,1985年中欧双方签署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中欧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原材料、初级产品、一般制成品逐渐向技术产品、服务贸易方向转移,实现了中欧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产品优势互补,加强了中欧政界、商界和企业界等的多层次往来。2003年中欧战略性伙伴关系的确立,将中欧的经贸合作关系纳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双方在经贸合作上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的进出口贸易及投资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欧债危机前后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及投资的变化可知:欧洲国家内需疲软导致中欧双边进出口总额增速减缓、贸易结构有所调整,中欧双边投资需求增大;从整体看,欧债危机并没有彻底扭转中欧经贸关系的基本格局,双边贸易、投资领域合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还出现了些难得的新机遇。从短中期看,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会继续扩大,但局部贸易摩擦会呈现常态化;如果中欧双方能够采取相互妥协、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出现的争端,中欧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以实现长久的互惠互利、共进共赢。  相似文献   

10.
最近的这五、六年是中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迅速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期,良好稳定的政治关系极大地推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在两国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双方政府确立了合作发展战略,以能源、航空和铁路交通三大领域为双方合作重点,进而推动两国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带动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全面发展。经过努力,双方的合作已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双方的贸易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断增长的贸易额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双方的贸易状况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中欧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和曲折。回望中欧贸易走过的历程,从反倾销到技术壁垒.从知识产权事件到市场经济地位承认问题.中欧贸易之间不时出现摩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加经贸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珏 《世界经济研究》2004,(10):62-65,61
中加经贸往来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但规模十分有限,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未超过2亿美元。1970年两国经贸关系正常化,其后双边贸易不断增长,进入90年代后速度有所加快。到2002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到79.32亿美元,中国成为加拿大第四大贸易伙伴,加拿大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加进出口增长幅度都超过前一年同期,总额突破百亿美元。此外,双向投资也在增加,中加双方还在优惠贷款及发展援助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加经贸关系已从单一的贸易发展为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两国间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流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4,(11):27-28
中国和爱沙尼亚自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等,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中爱双方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拓对方市场,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工程承包、交通领域合作的成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2013,(15):5-5
近年来,在全球化曲折前行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迈进的大背景下,中捷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捷克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捷双向投资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新西兰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经贸关系及较强的互补性产业结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有深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基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新西兰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经贸关系及较强的互补性产业结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有深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于磊 《中国经贸》2007,(3):50-50
欧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技术进口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地。中欧经贸关系既是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要支柱,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9.
牟岚 《特区经济》2014,(1):84-86
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盟经济饱受债务危机之害,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欧盟对其贸易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影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贸易政策变化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与欧盟沟通、积极进行自贸区谈判等对策,以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能源、交通、电信、矿产等领域合作逐步深入,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以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大项目合作为现阶段主要内容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适时启动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中国与各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应采取切实措施,将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经贸关系推向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