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方国家中,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引领世界。1970年10月APB发布的Statement No.4所定义的公允价值概念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经过了二十多年,美国公允价值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其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这一理论框架是不断吸取失败教训、总结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令人震惊的安然会计丑闻案正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安然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失败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爆发的金融风暴如潮水般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成为人们质疑的焦点.公允价值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公允价值在今后如何应用,是否应该停止公允价值计量都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本文结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规范,分析公允价值的走向,以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作为-种全新的计量方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界纷纷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此次危机的"帮凶",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严重恶化了信贷危机,对此会计界予以否认.两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压力下修改了对公允价值的规定.我国在与国际接轨中也逐步引进了公允价值模式.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有关文献资料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爆发的金融风暴如潮水般席卷全球,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成为人们质疑的焦点。公允价值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公允价值在今后如何应用,是否应该停止公允价值计量都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对公允价值在美国这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结果会影响每股收益,进而影响股价,造成股价不正常波动,对形成经济中的泡沫或加速经济的衰退的机理进行了说明,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环境变化将导致会计目标转变,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热点、难点问题.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发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在会计计量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明确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换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开始首先在上市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则从数据上为我国的公允价值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材料.形成了公允价值研究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8.
衍生金融工具的盛行推动了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在全球范围内初步确立.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退去,经济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本文在综述公允价值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含义,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广泛运用将无法回避。如何借鉴外国经验准确恰当地运用公允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美国为例,通过对公允价值在国内外的运用比较,总结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公允价值运用模式以及尚需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广泛运用将无法回避。如何借鉴外国经验准确恰当地运用公允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美国为例,通过对公允价值在国内外的运用比较,总结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公允价值运用模式以及尚需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会计准则饱受质疑。以银行家为首的一派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 而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本文分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最令人瞩目的是公允价值的运用.虽然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运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在我国如何应用公允价值,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原因,揭示公允价值的弊端,指出其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一个放大镜的作用。结合美国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对待公允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能够真实反映实际价值,并且具有"公允性".但是,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被企业滥用,进行会计舞弊.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求有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和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剖析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会计:争论、局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允价值会计:历史回顾及其争论 (一)历史渊源及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渊源是资产现值概念,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储蓄和贷款危机,由此引发了公允价值计量概念的提出,它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让公众更早地获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17.
卿春 《绿色财会》2009,(7):48-49
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公允价值的正确确定是有效实施新会计准则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在充分肯定公允价值重要地位的前提下,提出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将长期共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l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很难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完善公允价值运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市场占据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时代,事实已经证明公允价值成为现代会计主要计量模式的重要性,企业会计准则施行的最大亮点就是正式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及计量属性,并且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本文论述公允价值的涵义,进而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