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选取A股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反收购条款对并购的影响存在一个作用区间:当并购交易规模达到10%以上时,反收购条款能显著降低目标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这时错列董事会条款将发挥主要的反收购作用;当交易规模低于10%时,反收购条款对并购概率没有显著影响,这时累积投票制能显著促进并购的发生。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类似,反收购条款对目标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反收购条款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对管理层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和反收购措施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方式.文章以2006—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股权激励、反收购条款和企业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中,考察两种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但反收购条款负向调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情景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创新效果相对稳定,但反收购条款的负向调节作用明显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低、股权分散程度低及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的企业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及反收购条款的公司治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与收购者、目标公司股东和目标公司管理层等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处于弱势地位,故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实有必要;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应遵循全体股东待遇平等原则、信息充分披露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反收购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累积投票权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诚信义务制度等方面来对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徐龙炳  汪斌 《金融研究》2021,487(1):188-206
在股权质押的背景下,理性的控股股东会利用投资者的有限理性,通过增持向市场发送行为信号来提振股价,以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下控股股东更有可能增持;短期内增持公告产生了正向的市场反应,其程度在非质押组和质押组间无显著差异;而长期来看,增持后质押组的长期股价以及经营绩效表现弱于其对照组,而非质押组则好于其对照组,说明股权质押下的增持并不是价值信号,而是行为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质押对增持的正向效应在高平仓压力组、低公司质量组、监管环境较宽松的欠发达地区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表明,在考虑减持影响后,股权质押下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和竞价交易实施净增持,并且管理层与其他大股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控股股东的增持行为。最后本文排除了传统增持动机假说对上述结论的替代性解释。  相似文献   

5.
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用所持股份换购ETF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股东换购ETF不会直接冲击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且国有股东换购ETF被视作推动国企改革的举措。本文研究股东换购ETF比例的影响因素,发现国有企业股东换购ETF比例高于民营企业,2019年的股东换购比例与其他年份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股东换购ETF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产权性质对市场反应不产生影响,2019年的市场反应比其他年份更为负面。研究表明,尽管股东换购ETF存在可取之处,但资本市场将此视作股东减持。2019年11月以来,监管机构开始参照股东减持规定严格监管股东换购ETF,这与本文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6.
陈智  陈学广  邓路 《会计研究》2023,(6):150-166
近年来,在债券违约频发的背景下,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作为平衡债券投资者和发行方利益的机制引发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债券契约条款成为聚焦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影响公司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通过改善公司的信息环境、降低代理成本等机制,显著减少了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这种影响在承销商声誉较低时较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公司自身层面能缓解股东和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通过债券契约条款的增信措施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较为有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理解公司基本面特征如何影响债券契约条款的设置以及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双层股权结构发挥积极效用,代理成本上升、内外部监督机制失灵等问题,应设置日落条款来规范控股股东权力,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然而,我国当前对日落条款适用缺乏强制性规范和相应惩罚性措施;普遍存在固化套用低触发率条件,缺少相应豁免机制;缺少期限型日落条款和创新性日落条款等问题。基于此,为使日落条款在我国本土化适用中发挥更好的效用,立法层面规范日落条款的规定,在其适用中增加强制性适用条件,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并设置相应的惩罚性措施,增设外部强制审查机制;适当对事件型日落条款进行扩大化解释,放宽稀释型日落条款触发条件,设置转让型日落条款的豁免规定;灵活引进期限型日落条款,设置忠实诚信义务型日落条款。  相似文献   

8.
邓柏峻  李仲飞  梁权熙 《金融研究》2016,437(11):142-157
是否对境外资本开放我国上市公司股权以及开放程度大小,是我国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境外股东持股数据,研究了境外股东持股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境外股东持股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在股票信息含量较低的公司,境外机构股东对流动性的负向影响更强,但境外个人股东对流动性的负向影响减弱,并且这种增量效应只体现在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出发,基于手工搜集的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信息,创新性地将企业成长能力与财务杠杆、债务期限、契约条款三个财务政策变量视为联合内生,研究企业成长能力与财务政策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契约条款保护程度随着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而增加,同时契约条款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力度越大,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就越有利;契约条款作为缓解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的一种机制,对短期负债具有替代效应;而且契约条款和短期负债可以减弱成长能力与财务杠杆之间的反向关系。该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契约条款缓解代理冲突、优化财务政策,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限制性条款在债券契约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实证研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置事件类限制性条款越多,信用利差越高。(2)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或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与债券信用利差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有所减弱。债券发行人所处行业存在债券违约、债券发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越强或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与债券信用利差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有所加强。(3)事件类限制性条款的设置会降低公司未来价值,但能够帮助评级较低的公司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限制性条款经济后果及债券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条款设置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持股是为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和激励问题而产生的。自其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及其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通过管理层持股和不持股情况下的对比分析,发现了管理层持股与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为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章彪 《浙江金融》2002,(12):28-28,20
长期以来公司治理运动常常将重点放在股东(特别是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方面,而小股东与大股东、管理层的关系常常被忽视.小股东因其在公司结构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不仅要负担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代理成本,还可能受到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的侵害.事实上,对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乃至一国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和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各国投资者保护中,小股东保护都是最重要的,以至于在公司治理中我们常把投资者保护归结为小股东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送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随着质押比例的升高,股价崩盘风险也增大。同时,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更倾向于推行高送转,持续正向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5—2022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转股价格下修公告事件为研究样本,考察下修公告的发布是否给上市公司正股带来异常收益,并进一步分析累计异常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上市公司发布下修公告对其正股存在正向影响,其累计异常收益从公告发布两天前便开始显著,在公告后第七日达到峰值。第二,可转债相对融资规模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对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下修幅度、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对累计异常收益解释力度则较弱。上述结论带来的启示:上市公司应合理设计可转债向下修正条款,选择下修转股价格的恰当时机;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可转债下修转股价格期间可能发生的内幕交易的监管,重点关注已经发布下修公告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情形。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股权激励旨在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但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却鲜有讨论。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探究了债券市场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公告的反应。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公告呈现消极反应,债券异常信用利差与股权激励强度显著正相关。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跨市场检验支持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财富转移效应。此外,在股东与债权人冲突水平较高、大股东持股水平较高和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中,债券市场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消极反应与财富转移效应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文献,对维护债券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视角,以手工收集的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特殊条款为样本,研究公司债特殊条款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债券评级的调节作用,并基于公司治理机制和代理冲突角度,探究公司债特殊条款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司债特殊条款数量越多(约束强度越大),发债主体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债券评级越低,公司债特殊条款对会计稳健性的正效应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低以及代理冲突严重的情况下,公司债特殊条款数量对债务主体会计稳健性具有正效应。本研究为不同缔约主体以及政府监管部门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治理违约事件、提高债券契约执行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上市公司债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显著减少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越少;(2)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缓解了债券发行人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从而减少了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3)当机构投资者非独立、持股稳定性较强、机构数量较少以及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对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积极稳定作用,为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上市公司债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显著减少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越少;(2)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缓解了债券发行人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从而减少了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3)当机构投资者非独立、持股稳定性较强、机构数量较少以及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对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积极稳定作用,为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肯定了中国背景下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提 《中国外资》2013,(8):210-210
本文以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其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配套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分红新政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更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