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孔古城如何保护与修复?南孔文化如何挖掘与传承?“有礼”城市品牌如何打造与擦亮?这一系列的命题,如今正在衢州诗路文化带建设有序推进中逐一得到解答“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5次到衢州视察时作出了以上重要指示。自此,“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成为衢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
文娜 《浙江经济》2022,(7):37-39
<正>衢州,一座具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两子文化”(孔子、棋子)、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桥头堡”……当文化和旅游融合交汇,“诗与远方”在这里从憧憬变为日常。孔庙、烂柯山、水亭门、诗画风光带……移步换景,悠久历史蕴藏深厚底蕴,平凡生活点缀诗情画意,汇成衢州独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主张。近年来,衢州以一带(“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一园(衢黄南饶“联盟花园”)、一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三大平台为载体,聚力打造千万级诗路文化景区和“耀眼明珠”。未来,这座“有礼的城市”将在钱塘江诗路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
衢州为南孔圣地,东南阙里。南宋初年,宋室南渡,孔子第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扈跸南渡,使得儒家思想在江南迅速传播,并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南孔文化。作为孔氏家庙所在地,南孔文化无疑是衢州文化最为独特的一张“金名片”。本文旨在探讨南孔文化与衢州城市旅游休闲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弘扬兵团精神,有助于推动兵团事业发展,激励兵团人为兴疆固边不懈奋斗;有利于促进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传承与弘扬兵团精神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命题,通过“明确主体,加强兵团精神的培育”“整合创新,加强兵团精神的宣传”“划分责任,助力兵团精神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对兵团精神进行传承弘扬,对于兵团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观宁波杭州湾新区这5年发展史,在积极成效的背后,最核心的理念是机遇意识强大、最关键的前提是规划科学严谨、最牢固的基础是产业经济发达、最突出的特色是生态环境美丽、最明显的优势是人民富裕安康、最诱人的魅力是发展前景光明.其发展模式及精神内核就是,“坚持以重大机遇为聚焦点与着眼点,弘扬善创业精神;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切入点与进军点,弘扬讲科学精神;坚持以产城融合为基本点与支撑点,弘扬肯务实精神;坚持以生态美丽为着力点与突击点,弘扬敢担当精神;坚持以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弘扬为人民精神;坚持以续写蓝图为创新点与进取点,弘扬钉钉子精神”的“六坚持六弘扬”为主要内容及特点的建设发展战略模式与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6.
7月28日,第三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在海西州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此次民族文化艺术节是以展示海西艺术成果。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柴达木旅游品牌,引领现代文明风尚为主题,以歌颂祖国。繁荣文化创作,弘扬柴达木精神,宣传大美海西,推进“两区”建设为目的。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抓手.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进一步展现柴达木“自信、开放、...  相似文献   

7.
饶雪玲 《特区经济》2022,(11):139-142
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夏商的“礼神”到周朝的“礼制”,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礼治”,礼仪文化贯穿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兴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但在近现代社会,由于时代变迁、战争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偏差,我国引以为荣的礼仪文化不断凋零。进入新世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也迎来了礼仪文化发展的春天。本文就礼仪文化产业化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礼仪文化的传播与运用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及民族归属感、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葛燕 《浙江经济》2023,(5):58-60
<正>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作为钱塘江诗路上的重要文化载体,浦江有着“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的文脉传承,是“中国诗词之乡”“中国书画之乡”,诗词书画文化底蕴尤为深厚。近年来,浦江吹响“上山文化”号角,以“万年上山”为引领,积极推进“文旅富县”战略,着力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做优诗路文章,致力于打造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之邦”,“诗画浦江”愈发光彩熠熠。  相似文献   

9.
赵斌 《宁波通讯》2013,(1):67-67
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宁波有礼》,介绍了“富而有礼”的宁波人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一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报道了富而不骄、谦让有礼、相扶相助,在宁波已蔚然成风的情况,应该说,这是我市长期优化社会环境,奠定“知礼”基础,培育向上力量,滋养城市精神的结果。人类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礼仪文化。在中西方礼仪文化中,“礼”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政治制度、敬意的统称、表尊敬而举行的仪式、礼品、礼物等等;“仪”指法度、准则,典范、表率,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玲 《魅力中国》2010,(10):152-15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是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真正的把语文教学从以“应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文化”教育为中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11,(5):72-73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礼品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礼仪的精神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礼文化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物质交换,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平,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正是礼文化的初始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文化已脱离最本真的内涵,成为目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人情投资”。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23,(5):21-23
<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势推进“五带、四路、百珠”打造,将“文”字在浙江大地上镌刻得越来越深刻生动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是晋唐以来,文人名士的入浙之路、求慕之路、抒情寄身之路,也是浙学文化的孕育成长、包容并蓄、传承发展之路,更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之路、浙江精神萌发之路。201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四条诗路”的决策部署,建设诗路文化带;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蓄积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和文明的精华,是民族文化传统所蕴含的一种根本精神,对打造诚信公安机关构成强有力支撑,容易为广大民警和群众所接受;打造诚信公安机关是继承党的革命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以德治国”的需要;它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是公安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促进公安工作和使人民满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与战略》2005,(4):i010-i011
他,是一个“花神”:他,是一个“画神”。在诗与画的海洋里,他驾驭的小舟,已轻轻抵达成功的港湾。在成熟的季节里。笔头的另一端,李文秀把我们领到了他的诗画世界里——“东风送我来深圳,矢志他乡笔耕勤,苦得铜钱有几块,满头黑发已镀银。”“高风亮节不屈身,垂叶以礼待世人;试问因何得人爱,可知傲骨也虚心。”“碧竿巍然抖精神,青叶舞姿撩我心;若非天生惹人怜,怎会从古爱到今?……”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下,通过文化创新来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正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23,(5):30-31
<正>以诗为魂,以山水为纽带,厚植诗画、山水、佛道三大文化基因,高水平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城市”“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一首《琼台》,使得台州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台州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浙东唐诗之路主要目的地,是名人雅士探访佛宗道源的求慕朝觐之地,先后留下400多位诗人足迹、1500多首古诗。2019年以来,台州以诗为魂,以山水为纽带,厚植诗画、山水、佛道三大文化基因,高水平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印象”茶器、“巴渝风情”镇纸、“文艺的笔”文旅套装、“山城宝盒”……在重庆本之缘禅艺生活馆内,各类“渝”味十足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这都是我的原创设计,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好礼,以礼为媒,传递重庆魅力。”本之缘重庆文创品牌创始人谭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8.
封兰  常康 《中国经贸》2010,(2):171-172
师范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院长树立“育入第一”、“学生上帝”观,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本,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育人需求。校园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职工在人性化管理中服务、在个性化服务中育人。院校管理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彰显院校所属地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撑起地方高教“文化育人”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9.
诗礼堂位于孔庙东路的第一个院落内,是孔子故居的纪念性标志建筑。《论语》记载,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前走过时被孔子叫住,第一次问他学习《诗经》没有,孔子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第二次问他学习《礼》没有,孔子又告诫他:“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回去学《诗》学《礼》。从此以后,学《诗》学《礼》就成为了孔子后裔的相训。  相似文献   

20.
马桂馨 《改革与开放》2012,(24):128-129
以“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为主要内容的新疆精神,是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体现,是新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精神动力.通过理论宣传、实践养成、榜样引领、建章立制等途径培育和弘扬新疆精神,对促进新疆发展、创造“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实现新疆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