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不稳定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金融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通过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冲击的传导,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开放度的增加和利率调整时滞的缩小有利于减少中国技术冲击产生的福利损失,但会增加国外产出冲击和利率冲击给中国造成的福利损失.根据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应该坚持适度、灵活的金融开放策略,并且坚持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金融摩擦及金融开放程度差异纳入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量化分析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开放程度与产出波动呈现U形非线性关系,金融摩擦是使得产出波动出现拐点的关键;随着金融摩擦程度的减小,越大程度的金融开放越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外国冲击与金融摩擦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产出波动非线性变化的关键;福利分析显示金融开放可增进福利,但更强的外国冲击则可能逆转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出现下降,表现为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减弱。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和预期管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现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大幅减小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同时,福利损失分析表明,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预期管理,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损失下降近40%。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7,(4):34-47
本文通过引入政府生产性支出拓展了包含灾难冲击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数值分析表明,相对于不含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灾难冲击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等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在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两种情形下对比分析了我国面对灾难冲击时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发现:(1)应对灾难冲击时,相对于相机抉择,规则行事造成的经济福利损失较低;(2)政府生产性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难冲击对消费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但同时会弱化债务对灾难冲击的吸收作用;(3)引入通货膨胀惩罚(或厌恶)后政府可以更多地倚重于债务发行来吸收外部不利冲击,从而缓解相机抉择下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减少经济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金融加速器和经济波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建立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目的之一是探究中国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性;二是针对中国1997—2008年间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差异,以验证相对浮动汇率来说,固定汇率是否会加大经济波动。通过使用中国数据和ML方法估计含和不含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发现,似然率检验接受前者而拒绝后者。模拟结果显示含金融加速器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特征更接近,再次验证了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固定汇率下金融加速器效应强于浮动汇率,部分解释了1997—2008年间中国经济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变量波动的差异。金融加速器主要传播和放大投资效率和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对货币需求和国外冲击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但对技术和偏好冲击的放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邓创  吴健 《当代财经》2024,(3):3-16
极端事件冲击是宏观经济尾部风险滋生的重要来源,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明晰尾部风险指标是否以及如何有助于改进宏观经济管理范式,对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意义重大。基于预期经济增速下行概率评估中国宏观经济尾部风险,并检验包含尾部风险的利率规则适用性与优越性的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尾部风险在金融危机之前处于低位平稳波动态势,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上升,而在后疫情时代趋于下降;第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对尾部风险的放大效应要显著大于其好转带来的缓释效应,在跨期替代效应影响下,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加速背离在中长期对尾部风险的驱动作用更明显,尾部风险可以作为判断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货币政策指示器;第三,仅以产出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利率政策效果可能会偏离预期,盯住尾部风险目标的利率规则框架有利于更好实现稳增长、防风险与维护经济金融双重稳定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于担保品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频频亮相,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传统金融加速器模型进行拓展,构建了包含央行担保品框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着重探讨了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所产生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外移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可以通过违约风险外移效应而降低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也会提高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降低社会福利;第二,经济面临负面冲击时,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所产生的违约风险外移效应可以抑制金融加速器效应,从而稳定宏观经济;第三,信贷资产抵押率与总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取决于政策工具,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但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较小;第四,担保品扩容之后,扩张性借贷便利操作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显著增大,并使通胀率显著下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基于担保品框架的借贷便利工具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期在广义虚拟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即是通过引导公众形成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以达到维护经济稳定的目的。本文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运用贝叶斯方法,从预期的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需针对的主要经济目标及预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数量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短期效应更强;货币政策预期冲击对通胀的影响显著,其次是对就业的影响,对产出、消费、投资和资本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胀与产出、消费、投资和资本同方向波动。实行货币政策前瞻性应主要针对通胀和就业目标,引导公众形成可预期的货币政策环境有助于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宏观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更加复杂多变,货币政策的实体经济效应趋于弱化。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借助TVP-FAVAR模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动态效应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传导机制,且具有时变效应;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期限特征,企业金融化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投机套利动机”随期限而改变;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效果;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与企业金融化动态机制的宏观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主要创新在于从企业金融化的关键机制诠释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为抑制过度企业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借鉴,且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垂直体系的两个生产阶段的企业定价皆存在信息黏性的DSGE模型,并对由此产生的两条黏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及其货币政策含义与此类模型中的两条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发现:(1)在模拟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外生惯性时,瞬时冲击下黏性信息与黏性价格两大系统中的脉冲响应并无明显不同;(2)Ramsey问题的绝对福利损失值和最优简单规则下的相对福利损失值显示,黏性信息模型仍优于黏性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D SGE 模型,系统探讨了存在零利率下限时外生不利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时,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会显著增加,外生不利冲击对产出、通胀、信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会明显放大。(2)当存在零利率下限时,传统泰勒规则已无法有效稳定经济,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应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应对资产价格和信贷给予重点关注并做出适度反应。(3)货币政策更适于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稳定,但难以有效减缓房价和信贷的波动。只有将逆周期监管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搭配,才能保证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全面稳定。为了应对不利冲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将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搭配以保持宏观经济的全面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宏观-金融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动态过程中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进行定量估计,在此基础上,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成分和风险溢价成分进行分解,并且模拟了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中存在着显著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不同期限利率可以明显地分解出预期成分和风险溢价成分,风险溢价成分的变动具有阶段性特点;宏观经济冲击在短期内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整体水平与坡度均有明显影响,在长期内则仅对整体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可以体现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增加、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反之则反是;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化更敏感,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生态更敏感。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扩张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扩张时,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非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表明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及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的RBC模型,研究金融摩擦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稳态时,金融摩擦异质性造成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0.987%—2.577%,总产出损失为1.971%—4.685%,总消费损失为2.188%—5.2%。当经济面临宽松的货币冲击时,金融摩擦异质性可以解释国有部门相对于非国有部门的显著扩张。在动态经济中,金融摩擦异质性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了额外的配置效率损失和产出损失,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损失是重要的。此外,金融摩擦异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非国有部门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配置效率,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加速器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金融加速器概念与原理 理解经济总量波动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目标,不同宏观经济流派对引起经济总量波动的原因及其传导机制有不同的解释。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强调技术冲击和政府购买冲击等实际变量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而货币经济周期模型强调名义变量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6,(2):16-29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透明、连贯和可信。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含有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易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中小企业产出下降幅度约是大企业的三倍。造成这种非对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受到限制。此外,货币政策冲击通过信贷市场放大了经济波动,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现象。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到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非对称效应,并谨慎选择名义利率的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冲击下,货币数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等原因,完全基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调控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究竟应如何实行货币政策调控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采取BVAR模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模型中参数施加先验约束,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得到参数的后验分布,结果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利率规则中应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率;第二,在总需求方程中,除了包含实际利率外,还应包含实际货币增长率;第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不只体现为名义利率的上升,更为突出地体现为名义货币增长率持续的下降;第四,当模型中包含货币量时,货币政策冲击对于通胀率和产出变动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表明了在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外,还存在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进行传导;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动不只体现在利率的变化上,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在货币量的变化上。因此,数量与价格相结合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适合转型期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含消费惯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解析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下通胀预期偏差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型工具调控下,通胀预期偏差对经济有正面影响,而数量型工具调控时有负面影响;短期内,数量型工具能更有效遏制通胀,长期看,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应更显著.研究表明,央行应有针对性的搭配不同政策工具,构建基于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标和通货膨胀预期测度,提高政策的可信性和可测性,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引导与调控.  相似文献   

20.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估.(4)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著关注了金融稳定目标,逐渐趋于按照含有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进行操作,因此将金融稳定目标加入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