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可持续报告可信度,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寻求独立第三方机构对其ESG报告进行鉴证。同时,欧盟、美国法令或规定提出强制鉴证要求,国际可持续鉴证准则也在制订过程中,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明确提出鉴证是ESG报告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ESG实践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本文建议,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尽快引入可持续发展报告强制鉴证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ESG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的趋势和商业规范,对ESG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增长。其中,ESG信息披露作为ESG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指企业针对其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的信息披露。ESG信息披露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文献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合法性理论对ESG信息披露动因进行辨析,进一步梳理了ESG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造成的经济后果的现有研究成果。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以期为ESG信息披露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余蓉 《新会计》2024,(2):4-7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ESG信息披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学术界也出现ESG研究的热潮。本文梳理了ESG信息披露与鉴证的理论与制度、动因及影响因素、实践发展、影响效应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ESG信息披露动因、影响因素、现状问题和效应上,对ESG报告鉴证领域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应在此基础上,拓展ESG鉴证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ESG投资理念在资本市场投资活动中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者越发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具有必要性。尽管我国ESG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实践情况有一定成效,但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欠缺,主要原因在于披露主体范围较窄、自愿披露的约束力不足、没有第三方鉴证机构对报告进行增信以及虚假陈述责任不够明确,这使得ESG信息披露难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美国、欧盟及中国香港ESG信息披露的发展过程和制度经验,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披露主体范围、实行半强制披露模式、引入第三方独立鉴证以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精准化等路径进行完善,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ESG信息质量,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5.
孙艳 《金融纵横》2022,(9):67-71
商业银行积极践行ESG信息披露对促进银行自身绿色发展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ESG信息披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借鉴了国际上ESG信息披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披露标准建设、提高信息披露能力、完善披露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ESG投资市场方兴未艾,但借绿色之名、行牟利之实的“漂绿”现象不容忽视。“漂绿”现象的出现,既是企业天然的逐利动机使然,更重要的是法制缺失和监管缺位所致,具体表现为ESG投资中协同监管乏力、规则执行不到位、强制披露欠缺等方面。要刺破“漂绿”假面,助力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有赖于形成健全有效的ESG制度体系。本文从增加制度供给和规则约束的视角,结合ESG信息披露、评级、鉴证的不同功能定位,找寻刺破“漂绿”气球的解决之道,为绿色金融赋能,探索建构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ESG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行业信息披露是注册制下高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分批次颁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行业信息披露义务是否改变了公司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且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度、法制环境、业绩预告属性和经营风险在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是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行业为属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完善我国业绩预告制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ESG信息进行鉴证是增强ESG可信度的重要机制。ESG理念源于金融机构投资活动,随着ESG投资较快增长,ESG鉴证需求相应增加,对ESG鉴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A股上市金融企业为例,从责任划分、独立性和质量控制、鉴证依据及鉴证程序、鉴证范围及局限性、鉴证结论等维度分析了国内ESG鉴证报告的主要特征,并与国外部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ESG鉴证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国际ESG鉴证标准制定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ESG信息披露准则与制度建设、ESG鉴证规则与制度设计、ESG鉴证市场建设与监管、ESG鉴证配套措施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内ESG制度体系亟待建设与完善。本文借鉴中资美元债市场的实践经验,以2010—2020年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ESG信息披露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表明,ESG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通过进行ESG信息披露,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可下降59个BP;进一步,ESG评分越高,降低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作用越强。影响机制方面,ESG信息披露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和提升公司治理效应,降低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积极作用,为完善国内ESG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这四大会计假设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基石,对于确认、计量和报告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不容小觑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会计主体假设回避了企业经营的外部性、持续经营假设忽略了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会计分期假设制约了财务信息的前瞻性、货币计量假设限制了计量上的多元性。四大会计假设的局限性导致以此为基础的财务报告不能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日益增长的多元信息需求,促使学术界和实务界寻找救赎之道。经过不懈探索,ESG报告脱颖而出,有望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四大会计假设引发的财务报告缺陷,与财务报告共同形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公司报告体系。本文系统论述四大会计假设的局限性,并尝试根据互补原则及对经济环境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和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的观察分析,归纳提出ESG报告的四大基本假设:外部性假设、适应性假设、前瞻性假设和多重性假设。本文的研究旨在为ESG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展和ESG报告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使ESG报告披露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投资者保护机制还不完善。笔者认为,证监会"两维护一促进"的监管目标有其内在逻辑层次:"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是根本手段,"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其直接结果,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则是远期效果和根本目标。"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如果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  相似文献   

13.
金融保险消费者保护是一个由点及链、由链织网的全系统工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以低成本高效推进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涉及监管定位和方式、市场运行理念和规则、法制建设的系统性重大课题,将极大地改变保险资源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企业ESG正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构建个人ESG评价制度迫在眉睫,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有力抓手。本文分析了建立个人ESG评价制度的必要性与急迫性,分别从指标选择、评价模型及评分应用三个方面构建个人ESG评价体系框架,结合衢州个人碳账户及信安分制度优势,利用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初步验证个人ESG评价制度的可行性。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本文认为个人ESG评价落地仍存在接受度不高、指标分散且隐私指标难采集、应用场景少等难点,并针对性提出自上而下、部门协同发展,打破数据壁垒、提升指标可得性、提高应用场景覆盖面、构建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制度的兴起和完善伴随着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变革及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是推动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动力。《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提高银行透明度》、《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等报告和协议为国际银行业信息披露标准提供了借鉴,折射了国际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变革方向。美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其改进信息披露的举措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披露效能、加强信用风险披露和按业务线披露经营信息等。以《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要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细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推进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信息披露水平的可选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杜坤 《时代金融》2011,(30):149
本文在研究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对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茜  彭珏  左永彦 《会计研究》2012,(7):39-47,96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现了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遵守和执行,同时增加了公众对上市公司行为的了解;反过来,这将促使上市公司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本文在给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定义的基础上,采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年报和独立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即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同时研究验证了公司治理具有增强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的出台提供了证据支持、为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吴昊  沈瑾 《现代会计》2002,(2):12-14
分部报告是指将企业集团中风险和回报具有显著差别的分支机构的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业务的地区标准分解、归类而编制的财务报告。编制分部报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通过编制分部报告,披露分部信息,不但可以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关于多元化企业不同业务分部和不同地区分部的规模大小、利润贡献和发展趋势的资料,使他们对整个企业的前景作为更为准确的判断,而且能够满足一些与企业中特定分部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利益关系人的特殊需要。其次,分部报告可以将不同风险和报酬的产业和地工分开,所披露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了解各产业或地区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在经营产业或地区上有所取舍,从而促使经营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国家决定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指明了我国社会救助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我国社会救助顶层设计存在瑕疵,主要表现为救助体系模糊、基本制度缺失、治理体系低效。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迫切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社会救助主体架构及发展方向,包括明确社会救助的含义及体系、突出强调社会救助价值追求和基本原则、统一社会救助对象范围等。同时需要创新治理体系,推动依法救助全面落实到位,包括健全社会救助治理机构、创新基层社会救助治理方式、强化救助政策执行、优化救助工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考察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由“辖区监管”变更为“分行业监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的实施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且对于低质量信息披露以及高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代理成本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重要路径。在排除了替代性解释和内生性问题以及通过安慰剂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