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方关注。但是,我国在绿色债券的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绿色债券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不够规范绿色认证评估体系和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等。本文主要从建立保障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构建统一的绿色债券标准体系、明确绿色债券评级、构建较为完善的绿色认证评估体系、统一并细化规范信息披露标准、加强信息披露指引和完善自律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绿色债券的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绿色债券市场中,信息披露制度发挥着消除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项目的重要作用,是应对绿色债券“洗绿”风险的基础手段。但目前我国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多头监管”模式下的信息冗杂、制度空白以及各监管主体规范不一,“宜粗不宜细”的立法理念下形成的粗放式规范,以及外部评估认证机制不完善等,给绿色债券实际环境效益的实现带来障碍。对此,我国应建立统一协调的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监管机制,并形成统领性的信息披露规范,以确保监管的专门性和规范的统一性;建立类型化、全要素的信息披露标准,以增强披露要求的可利用性;建立有效的第三方认证评估机制,以保证整体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防范绿债“绿色”属性现实存在的异化风险。  相似文献   

3.
绿色债券市场中的“洗绿”现象表现为发行方将依托绿色债券募集到的本该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用于其他非绿色项目。“洗绿”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良好发展,而通过法律途径来规制“洗绿”有利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形成平稳健康的发展环境。尽管当前相关职能部门从整体上构建了绿色债券的法律规范体系,也有以《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为首的行业自律规范作为补充,但依旧存在着监管统一协调机制、信息披露、资格审查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基于国外在绿色债券领域标准统一、强化信息披露与提高“洗绿”违法成本的实践经验,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与社会在绿色债券领域的联动机制,逐步推行强制信息披露,并设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战略性“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完善了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本文以“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实现“双碳”目标内在要求,梳理了绿色金融的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现状,从中发现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绿色金融业务普及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吸取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统一绿色金融标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整理了主要国家(地区)和机构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健全完善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分布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环境信息披露基础设施、建立双重环境信息披露管制的政策体系、培育专业的绿色金融第三方服务机构、强化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宣传和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是绿色资产证券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采用法教义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在监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原始权益人供资真实性判断标准及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规则尚不健全,内部信用增级和第三方认证缺乏规范体系。鉴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首先,厘清绿色资产预期收益权利的性质,以保证原始权益人在专项计划中供资的真实性;其次,明确基础资产认定的法律适用,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的高效配置;最后,建立多元信用增级方式,规范第三方认证评估机制,制定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配套扶持政策。本研究为健全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监管体系,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7年以来,为低碳经济发展融资而形成的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从2016年1月开始发行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出发,总结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从绿色债券类型和品种,发行人主体和所在行业分布,绿色投资主体,第三方认证和信息披露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为此,应当创新绿色债券品种和类型;多层次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发行绿色债券;培育和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加强监管协调,完善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落实“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工作。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发展迅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研究发现,我国绿色信贷监管实践中仍存在环境法律责任规制缺位、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备、激励机制不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现阶段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仍离不开监管力量的有效推动。通过参考国际赤道原则及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责任法》CERCLA“潜在责任人”等制度,我国应继续强化绿色信贷的法律责任制度,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绿色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以高效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仍在探索阶段。文章试以经济法学为视角,梳理分析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实践现状,论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究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在借鉴各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顶层设计、细化权利义务、建立统一的披露框架和标准、完善监督机制等方式,构建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中国首次为绿色金融债券制定明确指导标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开始初步建立。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有关“双碳”的战略目标,自此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开始迅猛发展。本文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其存在绿色债券政策标准不统一、市场整体活跃度较低、绿色信息披露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债券评级不单单是针对债券的信用评级,还涉及到对债券发行方"绿色意识"、履行绿色承诺的行为及其对筹集资金使用、管理和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评价.近期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在绿色债券评级方面的实践却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研究了绿色债券评级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绿色债券评级的思路进行了初步设想,最后指出应该通过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量化环境测算因素以及培养专业人员推动绿色债券评级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长春  王雪 《北方金融》2021,(4):107-109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第十二条中提到“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债券市场经过三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在这种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对继续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债券市场中的基础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韩国和俄罗斯的证券市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历史沿革、最新发展以及监管机制。同时重点介绍了两个国家在防范证券市场风险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大信息披露以及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此外,对金融犯罪的政策和法律调整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业务规模、互联网支付、收单业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指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平台存在一定资金安全风险隐患、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客户信息存在泄露风险、机构监管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等,提出加强备付金集中管理、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等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健康发展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绿色金融内涵及我国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在制度层面、法律层面、意识层面存在的机制障碍,提出应完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绿色债券标准体系、绿色债券发展现状、绿色债券发展经验三个方面梳理了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实践,总结了其发展经验在于:注重初期公共示范、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引入信用增级制度、量化绿色评估认证.之后对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研究法,提出了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路径的建议:统一标准体系,强化激励措施,加大示范引领,培育投资主体,规范全程认证,严格信息披露,创建绿色评级等.  相似文献   

17.
潘晓滨  朱旭 《海南金融》2022,(10):45-53
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动下,碳金融市场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后盾,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然而,金融市场的固有缺陷以及碳金融市场各层级存在的风险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一定挑战,我国亟需对碳金融市场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管制度。碳金融法律监管的制度设计要兼顾其主体、客体以及客观风险形成机理的复杂性,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监管维度予以立体式的交叉建构。在横向监管体制下,应建立碳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传统的“一行两会”进行协调,加快推进碳金融实体法律的出台,完善落实碳金融市场相关主体的责任制度。在纵向监管体制下,应进行一定的风险监管创新:设立碳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及处置机制、信息强制披露机制、信用惩罚机制、绿色倾斜机制、碳金融犯罪防治体系以及司法协同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绿色社区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区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绿色社区创建与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两者协同发展路径不断完善。国外绿色社区建设起步早,已形成较为全面的金融支持绿色社区发展体系。本文对相关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并分析得出我国金融支持绿色社区发展仍面临着绿色社区各地评定标准不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滞后,财税等激励性措施缺乏,信息共享、数据披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出构建统一的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创新特色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财政、税收、金融三方合力,加大绿色社区信息共享以及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第三方网络平台成为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电商平台在保险产品销售中地位的不同,不能一概将其认定为第三方网络平台,而应当坚持“区分原则”,进行类型化分析。现有电商平台的保险业务中存在违反保费结算规则、违法搭售和产品信息披露不全等合规问题。面对当前不完备法律下的新金融样态监管现状,针对第三方网络平台从事保险业务的法律规制应在健全身份识别机制和完善平台责任体系两方面集中发力。尊重市场创新,坚守法律立场,不随意干预商业行为是法律规制应当秉持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绿色金融的补充与延伸,转型金融能够为传统高碳行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转型金融概念提出以来,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实践,包括明确转型金融支持原则和标准、充分运用转型金融工具、逐渐规范转型信息披露、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政策等,为我国转型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建议从标准体系、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政策激励、配套机制五个维度,推动完善我国转型金融体系建设,与绿色金融共同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