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组码、防伪物流监控技术,是目前最安全的防伪技术之一。它不仅不能批量复制造假,而且连酒瓶回收、经销商造假售假都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2.
前三期防伪史话为书画防伪絮谈之第一部分:古书画鉴别。自本期开始,防伪史话将开始书画防伪絮谈之第二部分:书画造假,通过这部分絮谈,我们将部分造假手段公之于众,旨在打破造假人与收藏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打击造假行为。书画防伪絮谈连载以来,有读者提出能否将真假书画刊登出来以便对比,在此需向读者说明,由于本刊防伪史话是黑白印刷,细部特征不明显,故本文中提到大量书画的真伪对比无法刊印,请读者鉴谅。以后有机会拟在网站上刊出,敬请读者留意本栏预告。  相似文献   

3.
造假与贩毒、走私同列为世界的三大公害。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争取一切手段造假售假、不仅给生产厂家带来的损失,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防伪问题对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包装要有防伪功能。包装防伪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包装本身防伪,比如BOPP激光防伪收缩膜包装和透视全息介质包装;另一  相似文献   

4.
邮票交易是实物交易,因此,在邮票交易中如何防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邮票造假的历史和邮票发行的历史一样长。自从1840年世界上出现第一枚邮票起,伪造邮票的活动就几乎同时开始了,但早期的伪造者主要欺骗对象是邮政当局,而且批量较小。近几年来随着邮市的升温以及印刷技术的提高,邮品造假也向着大批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受假冒伪劣产品影响而缺失的市场金额达到3000亿美元,是世界贸易总额的10%。在我国,假冒伪劣产品亦是无孔不入,造假手段花样翻新,给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随着仿冒产品的"与时俱进",防伪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高科技、信息化的特点,更趋于多种防伪技术的综合应用。鉴于防伪技术多且复杂,本文特将防伪系统中防  相似文献   

6.
二维条码技术及其在防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伪造技术也趋于高科技化,由此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产品的防伪性能成为包装工程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市场上各个厂家的商品防伪手段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标准,老百姓难以识别,打假部门和厂家只能被动打假,效果不理想,急需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防伪手段,由此,条码防伪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纹理防伪整体解决方案”?答:“防伪整体解决方案”是东方防伪在国内防伪行业首家推出的一种全新业务模式,打破了防伪行业的传统认识、传统观念。在东方防伪提出这种业务模式之前,人们对防伪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产品,认为所谓防伪产品,就是采用了一定的防复制技术制成的产品,客户采用这种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制造假;进一步的认识,也仅仅扩展到技术层面,  相似文献   

8.
李若琦 《现代商业》2023,(11):189-192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财务造假事件频发,造假手法也越来越复杂,造假事件恶劣程度愈演愈烈。目前,识别造假行为难度越来越大。造假者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伤害投资者合法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瑞幸咖啡从闪电上市到跌落神坛,其财务造假涉案金额高达22亿元。本文以瑞幸咖啡为案例,首先对其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回顾,使用CRIME五因素理论分析其财务造假动因,然后对其造假手段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瑞幸咖啡现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码防伪自1996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经过各界人士和防伪企业的不懈努力,它已经成为防伪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防伪技术之一,在商品防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数码防伪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但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查询手段,多种功能,而且标识也多种多样,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虽然如此,对于防伪效果的研究却一直是一块空白,既无理论上的依据又无统计学的验证,是行业的一大缺憾。本文意图通过概率论,从理论上来揭示这一防伪技术防伪奥妙和效果,也希望抛砖引玉,以此开启防伪行业的数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查获许多伪劣假冒名酒的案件中得到证实,酒类的防伪通过外包装、瓶贴、标签、瓶盖、激光防伪标识等单一防伪手段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目前假冒名牌、品牌酒类,已经可以在包装上做到与真酒包装一样惟妙惟肖,有的甚至连生产企业也难辨真假,给生产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损失。尽管许多生产名牌、品牌的企业,采用结构、外观、封装防伪技术,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防伪设备和技术,但防伪效果仍不尽人意。要从根本上解决酒类的防伪,只有结合内涵防伪手段,才能真正达到防伪抵御伪劣假冒酒类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历朝历代,造假钱和使用假钱都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有网友曾问:纸币和金银币的防伪还好理解,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铜钱也能防伪吗?其实,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为铜钱的防伪操碎了心,下面笔者就来简单说说古代的防伪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防伪是一个古老的行当,我国古代就有在瓷器、字画上添加印记或警告以来确定制作者身份、防止假冒的做法。而防伪作为一个行业迅速发展则是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假钞票、假证明、假商品的泛滥,防伪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发展的行业,出现了专门从事防伪技术开发和安全防伪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公司,将大量高新技术和成果应用干防伪实践。本文仅就近几年来国外防伪的有关情况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吴欢 《致富时代》2010,(1):65-65
从国外的“安然事件”到国内的“银广厦”等重大财务造假案的陆续披露,独立审计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影响审计质量的诸多因素加以系统分析,是我国审计行业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该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审计行业审计质量明显偏低的现象及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和内销并重的商品之一。茶叶包装是为了保护茶叶所采用的外裹物,将茶叶分类分级按一定体积或重量进行包裹,以便保存和销售。这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叶生产的最后工序,其在茶叶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在茶叶包装方面的技术还很欠缺,有很大一部分产品不能做到“一线产品,一线包装”,以至于得不到良好的市场效益。尤其在防伪包装方面还有很大空缺,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制假的机会,所以茶叶防伪包装很有必要。如果我们根据茶叶包装的特点,在包装设计阶段就考虑对其防伪,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茶叶的防伪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防盗包装。因为,茶叶本身的自然特性就决定了其造假途径只可能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所以,造假者只有在得到完整的茶叶外包装袋(盒、听)之后才有可能造假制假,根据这个特点,进行防伪包装设计,就有可能减少造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木的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复杂,会计造假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做假账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对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企业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造假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假货不仅给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每个国家的经济市场。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币的防伪要求和提高人民币的防伪质量,便于人们分辨真假,我国也已经陆续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这次中国人民银行又于2004年7月30日,根据199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在全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货币职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假冒伪劣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对自身品牌的保护意识也在日益加强和深化,从而推动了防伪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据了解,目前在应用防伪技术产品的行业中.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可以说是最早的。这里,介绍一种纹理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18.
Kingston品牌内存自进入国内市场,就以极高的品质性能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在短时间内就一跃成为了目前国内内存市场上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内存品牌。为了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广大金士顿内存使用者的根本权益不受侵害,确保您所购买到的金士顿内存都是品质优秀,性能稳定的正品金士顿内存条,金士顿公司开始采取行动了! Kingston此番打假行动,主要是以改进防伪措施为重要着眼点,三重辨别防伪的措施让造假产品无处容身: 1、首先是在国内所有的 Kingston内存上将会出现采用特殊工艺制造的内存防伪号码,这种防伪措施是采用将内存防伪标贴上的其中4位数和采用特殊  相似文献   

19.
徐露 《致富时代》2010,(1):49-49
财务遣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形成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数码防伪对造假成本和利润的影响。通过对制假者要承担的“三类风险”分析中可以看出:数码防伪技术的有效推广和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造假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而且为政府行政执法提供了有效的打假线索,从而使得造假风险提高, 有利于从源头打击和扼制大规模造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