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使用汇率波动率、人均消费增长率的相关度、未抛补的利率平价偏差、双边贸易强度、利率相关度这五个指标来反映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任意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大小。最后,本文依照分析结果结合目前东亚金融合作现状、东亚经济体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提出了促进东亚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亚金融一体化:基于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生后,为了避免对外国资金的过分依赖,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东亚各国(地区)陆续开放本国资本账户,加快区域间的资本流动以推进东亚金融一体化。本文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对东亚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做出分析,研究发现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加强,而其中东盟是东亚各子区域中金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虑居民预期行为的作用,实际汇率与居民消费风险分担的动态关系是一个附带预期的渐进调整过程。在利用东亚9个主要经济体的数据对该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1)东亚各国居民之间的消费风险分担程度较低,但是从2000年之后,居民消费风险分担程度在逐渐提高;(2)实际汇率变动基本上没有平滑东亚各国(地区)居民的消费变动;(3)持有静态预期行为的居民朝向长期消费风险分担均衡的调整程度较小,并且该调整速度较慢,同时持有理性预期行为的居民、持有适应性预期行为的居民背离长期消费风险分担均衡的调整程度较大,并且该调整速度较快,这是造成非完全消费风险分担均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亚一系列区域金融合作引起了学术界对地区金融一体化现状和收益的极大兴趣。文章基于价格和数量的测度考察了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抛补利差和股权溢价的β收敛结果表明,危机之前东亚金融市场的全球和区域一体化并行,但在近几年,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强劲,超过了全球一体化;金融引力模型的结果表明,东亚主要的跨境金融投资者的区域内金融资产持有量比金融引力模型预测的水平更大。此外,面板回归确定了较高的金融一体化作为更广泛的金融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会显著降低东亚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失衡,因此,区域层面的金融一体化可以作为加强东亚国家的增长来源和提高经济弹性的重要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5.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实现了由投资拉动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再加上"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我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市场中所占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其不管是在监管方式、相关法律政策,还是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对此,本文就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8.
客户资产管理中不仅存在委托代理风险,而且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还要共同面对市场风险。不同的资产管理合同除了具有克服道德风险的激励效应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风险分担机制。我国现有的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大多没有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有效匹配,需要在风险分担机制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风险与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本文将探讨如何从金融创新监管、金融创新主体、行业组织和监管国际协作角度对金融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
国内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行过程中,未能形成合理的代建管理服务取费标准,严重影响了代建企业参与代建市场的积极性以及良性代建市场的培育。文章针对当前代建服务取费不合理的问题,考虑政府委托人和代建人的风险态度,从风险分担的视角建立代建服务取费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固定报酬和风险报酬两种报酬方案,在两种方案下形成代建服务报酬激励机制。固定报酬方案下,通过确定影响代建服务价格的基准价、费率、调整系数三个核心要素形成服务价格,并设置里程碑事件、履约担保等实现对代建人的激励和约束;风险报酬方案下,根据风险因素对于服务价格的影响途径,从成本、工期、安全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激励合同条款设置,形成对代建人的激励。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东亚和世界市场中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对中国与东亚和世界13个经济体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在东亚和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及经贸合作中的地位,并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International Risk Sharing and Government Moral Hazar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olf Wagner 《Open Economies Review》2007,18(5):577-598
This paper analyzes incentive problems caused by international risk sharing. They arise because international risk sharing
contributes to the insurance of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thus lowers governments’ incentives to increase output. We show that
the resulting distortions can lead to substantial efficiency losses. Complete risk sharing is, therefore, undesirable and
the optimal degree of risk sharing may be low.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households’ risk sharing decisions are socially inefficient
and are effectively maximizing government moral hazard. As a result,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may reduce welfare
by increasing households’ risk sharing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Wolf WagnerEmail: |
13.
《新疆乌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新疆财经》2008,(1):19-23
本文是在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金融手段进行支持.首先在总结了乌昌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乌昌地区金融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存在的机会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是国家战略,两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金融本身不创造价值,其收益来自实体经济,其作用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够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争夺利益的"零和"游戏局面,转变为互利共赢关系。扎实的实体经济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完善金融中心的功能,由实体经济带动的金融中心更加持久稳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更好发挥规模经济,能构建更加完善稳定的产业链,发挥产业间的互利效应,发挥产业内的集聚效应。建议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以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为本,以制造业与金融业协同为先,肩负起产业和区域经济稳定器功能,成立长三角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传染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传染性 ,金融传染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金融传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信息的不对称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限制。金融传染国家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导致金融传染的根本原因 ,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加剧了金融传染的可能性。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可能为将来防御金融传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为基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有着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东亚地区国际投资态势的实证分析--邓宁投资阶段论在东亚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邓宁的投资阶段论为基础,对东亚地区10个样本国家、地区30年左右的国际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确实经历了邓宁理论所描述的从无到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进而成为净投资者,最终会到达一个内外均衡状态的过程。不过,在某些国家/地区的部分时期,国际投资的态势与邓宁理论的描述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尚需进一步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财务共享已成为促进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财务会计信息的纵向相接和财务业务数据的横向融合,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专业的数据信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财务共享模式下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一系列重难点问题,并为如何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对策,从而改进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却步履蹒跚,相对滞后。本文拟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进程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一较为客观、深入的探讨,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包括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民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历史包袱较重、经营困难、潜在风险较大,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从近年来农村发生的金融纠纷入手,阐述金融风险的内涵,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风险原因,最后找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