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接包质量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国际外包市场的竞争力,构建服务外包接包联盟势在必行。本文对接包联盟的概念、形成动因进行阐述,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就促进接包联盟的构建进行双向分析,以期为推进我国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梦楠 《中国经贸》2014,(22):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垂直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在服务外包领域也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第二大接包国。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印度、爱尔兰这些服务外包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承接业务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如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价值链地位升级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实现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的服务外包接包过程和服务外包风险来源拟订了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综合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企业接包的五个风险来源:源于接包项目的风险、源于发包商的风险、源于接包商的风险、源于交易过程的风险、源于外部环境的风险。本文就在接包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展开了具体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2012,(6):30-33
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成果喜人,尤其体现在产业创新、市场开拓、企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未来,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人才供给日渐充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外包产业实现持续增长的条件将更为优越。横向比较来看,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一接包国家,但我国具有更加庞大的内需市场,随着这一市场的逐步释放,也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5.
郑岩 《港口经济》2007,(10):41-43
香港离岸服务外包已经形成了独特模式,其中离岸转包是近年来香港离岸服务外包的一个显著趋势,"香港接包-转包内地"日渐成为一种相对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吴果能 《改革与战略》2012,28(2):153-155
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已经成为中国新兴的产业,企业界和理论界逐渐对这一研究领域给予高度关注。文章从我国企业的服务外包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在服务外包中遇到的风险,并分别从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本身三个层面提出规避我国企业在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接包国或地区承接服务外包的风险来源是:来自发包国经济、政治或自然环境的巨变造成外包市场需求剧烈波动的风险;来自其它接包国竞争压力的风险;来自接包国或地区自身不足引发的风险;来自对接包国或地区自身负面经济影响的风险;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其防范措施是:接包市场多元化,接包业务多样化应对来自发包国、来自汇率波动及对接包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加强中国国家竞争优势应对其他接包国竞争压力和本国自身能力不足引发的风险;改进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套完善的汇率风险规避机制应对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8.
胡飞 《特区经济》2009,(5):213-214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全球服务业正在迅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把握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外包人才的开发、构建企业联盟和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的出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作为外包产业的主要载体,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也得到迅速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效应——基于微观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外溢的研究成果,分别就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接包方的技术效应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外包合同技术要求和流程管理的知识系统内部转化是接包方获得技术效应的源泉,并受到接包方自有技术能力和学习机制影响的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其中,对制造外包而言,价值链"模块化"以及产业网络形态的动态趋势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而对服务外包而言,用户导向的属性则决定了接包方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创新空间中具备更加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日软件服务外包新动向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是世界上的软件发包大国,目前也是中国的主要软件发包国。进入新世纪后,日本对华软件外包合作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对华软件服务外包由沿海向内陆发展;在华设立软件研发中心的步伐加快;对华软件服务外包开发的规模不断提升。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软件接包国,因此,在中国软件外包市场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仍应选择积极拓展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陆瑞光 《中国经贸》2012,(15):78-79
自2008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的出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作为外包产业的主要载体,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也得到迅速提升.根据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公布数据,中国十大服务外包领军企业2010年服务外包营业总额为18.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参与到国际经济中,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本文首先从规模、行业、内容、区域四个角度概括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外包的模式,其次对比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和印度企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外包的相对优势,最后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外包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服务外包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关乎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分析服务外包中商业秘密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对商业秘密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莉 《首都经济》2010,(10):32-34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首现万人企业。 不久前,文思创新、软通动力两家北京服务外包企业成为国内首批达到"万人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这也标志着北京的服务外包产业迈上了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与支撑 在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由服务外包引发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体化的深入和发展。当我们将服务外包上升到现代服务业的层面去分析时,才更能深刻理解这种新型业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受其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慢,金融危机正逐渐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服务外包产业无法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它必将同样经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给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带来的机遇,要发挥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方面的优势,弥补劣势,制定相应的对策,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外溢的研究成果,分别就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接包方的技术效应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外包合同技术要求和流程管理的知识系统内部转化是接包方获得技术效应的源泉,并受到接包方自有技术能力和学习机制影响的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其中,对制造外包而言,价值链"模块化"以及产业网络形态的动态趋势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而对服务外包而言,用户导向的属性则决定了接包方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创新空间中具备更加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服务外包作为新兴的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高校应科学合理设置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营造外语学习环境,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近年来服务外包业的迅猛发展,国外企业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本文对服务外包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